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金融
  • 2篇金融监管
  • 1篇道德风险
  • 1篇偏好
  • 1篇企业
  • 1篇企业竞争力
  • 1篇企业竞争力评...
  • 1篇逻辑分析
  • 1篇竞争力
  • 1篇法经济学
  • 1篇法经济学分析
  • 1篇次贷
  • 1篇次贷危机

机构

  • 3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经贸大学
  • 1篇天津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张保刚
  • 1篇刘奎宁
  • 1篇张英涛
  • 1篇程丽梅
  • 1篇张紫薇
  • 1篇李谨

传媒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中国物价

年份

  • 3篇2013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绝对偏好度指标赋权模型在企业竞争力评价中的应用
2013年
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个因素,由于其影响力不同,所以在对企业竞争力进行评价时应该被赋予不同的权重。文章在直觉模糊集的范畴内提出绝对偏好度这一概念,指出并证明其具有类似于效用函数的公理性性质,正是由于绝对偏好度的优良性质,可以有效地对直觉模糊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基于此文章提出一种新的指标赋权模型,并将其运用到企业竞争力评价当中。
张英涛张保刚刘奎宁
关键词:企业竞争力评价
金融市场失灵、权力介入与道德风险——金融监管的内在逻辑分析
2013年
市场失灵导致效率损失,为了提高效率需要金融监管介入,而金融监管介入又产生了道德风险。只有较好地解决了道德风险问题,才能有效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要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应从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重视监管绩效的评估、借鉴国外有关制度等方面着手,加强和改善金融监管。
张保刚程丽梅
关键词:道德风险金融监管
次贷危机背景下金融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金融监管从实质上看是一种政府管制,目的在于防范金融市场失灵,保持金融市场稳定,维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外部性与信息不对称是金融监管的内在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及产生的影响正是对内在原因的外在反映。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基于次贷危机而进行的金融改革,应当且实际上也是以效率和公平为价值目标的。而对于金融市场发展尚未成熟的中国而言,需要借鉴次贷危机所带来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适合自己国情的金融监管之路。
张保刚李谨张紫薇
关键词:次贷危机金融监管法经济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