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兴康

作品数:54 被引量:123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理学
  • 19篇生物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7篇荧光
  • 15篇光谱
  • 11篇电子转移
  • 7篇荧光光谱
  • 6篇荧光寿命
  • 5篇配合物
  • 5篇卟啉
  • 5篇量子化学
  • 5篇分子
  • 4篇豆素
  • 4篇量子化学研究
  • 4篇化学研究
  • 4篇激发态
  • 4篇光合作用
  • 4篇光谱研究
  • 3篇电荷
  • 3篇电荷转移
  • 3篇叶绿
  • 3篇植物
  • 3篇溶剂

机构

  • 54篇中国科学院
  • 6篇中国科学院植...
  • 5篇云南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2篇河北师范大学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上...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54篇张兴康
  • 22篇张启元
  • 21篇艾希成
  • 19篇冯娟
  • 17篇孙照勇
  • 14篇徐四川
  • 9篇张建平
  • 8篇匡廷云
  • 8篇马淑华
  • 8篇张慧娟
  • 7篇徐广智
  • 7篇徐红
  • 6篇张汝波
  • 6篇李良璧
  • 6篇张小东
  • 5篇陈建新
  • 4篇张纯喜
  • 4篇屈正旺
  • 4篇史强
  • 4篇葛茂发

传媒

  • 8篇科学通报
  • 7篇物理化学学报
  • 6篇化学学报
  • 5篇中国科学(B...
  • 5篇光谱学与光谱...
  • 4篇高等学校化学...
  • 4篇Acta B...
  • 3篇中国化学会2...
  • 2篇第七届全国量...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感光科学与光...
  • 1篇发光学报
  • 1篇现代图书情报...
  • 1篇第七届全国化...
  • 1篇中国化学第八...
  • 1篇第三届全国现...
  • 1篇第七届全国生...
  • 1篇中国稀土学会...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4
  • 4篇2003
  • 9篇2002
  • 13篇2001
  • 6篇2000
  • 7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1
  • 1篇1990
  • 2篇1989
  • 2篇1982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MicISIS与Access数据库数据格式的转换
1996年
本文介绍了 Mic ISIS与 Access两种数据库数据格式的转换过程 ,并概述了所建数据库的主要特点及作用。
马莉莉张兴康
关键词:数据格式数据库书目数据
金属离子对嗜盐菌菌紫质光循环的影响
菌紫质(Bacteriorhodopsin,bR)是嗜盐菌紫膜中唯一的膜蛋白.它具有光驱动质子泵的功能:吸收光子后,进行光循环,产生一系列中间体;同时将质子从细胞内泵至细胞外,使细胞膜内外产生质子梯度及电位差.这一特性使...
聂玉生胡坤生孙照勇张兴康
关键词:嗜盐菌金属离子光循环
文献传递
电子激发态分子弛预过程测量中的数据处理——(一) 解卷积方法被引量:1
1982年
电子激发态弛予过程参数测量中,常常由于激发光脉冲的宽度而影响了时间分辨能力。借助于“解卷积”方法处理实验数据,能使测量方法的时间分辨能力不受限于激发光脉冲宽度。尽管解卷积方法在数学上早已圆满解决,但它同测定装置和实验方法相结合后就使过程复杂化。本文在介绍解卷积方法一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作者工作实践,着重讨论了荧光寿命测量中,在对数据进行解卷积处理过程中影响精度的因素,并叙述了用电子计算机校核数据精度的一种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可测量的下限值低达0.5毫微秒、时间分辨率为0.15毫微秒,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胡定国张兴康马纫兰郭础
关键词:荧光寿命仪器响应数据处理
电子激发态分子弛预过程测量中的数据处理——(二) 激发函数的修正被引量:1
1982年
毫微秒荧光发射光谱测量的标准计算方法是利用一个实验测得的激发函数对数据解卷积。但这一测量有可能会因为仪器响应和激发脉冲的形成随波长变化而影响计算结果的精度。本文通过介绍几种修正计算方法,着重讨论了如何消除由激发函数引起的计算方法中的误差。文中提及的几种计算方法都可在不同程度上提高计算的可靠性,但也存在一些尚未克服的困难,本文对此作了讨论。此处,结合实际工作,作者还提出了通过选择发射波长来减小由激发函数引起的误差的实验方法。
牛二平张兴康郭础胡定国
关键词:发射波长激发波长激发函数等式数据处理轻子
多足化合物的分子内激基缔合物形成及pH对其荧光的影响被引量:1
2001年
研究了含萘脲基多足化合物溶液的稳态和瞬态光物理行为 .由于分子内不同足间脲基的相互作用干扰了萘基的π π叠合 ,使分子内萘基的激基缔合物生成受到影响 .实验表明 :由于三足化合物存在着给电子叔胺基团 ,因此当萘基被激发时、可因分子内的光诱导电子转移而导致荧光猝灭 .正因如此 ,在三足化合物归一化后的稳态光谱中激基缔合物的发光强度很弱 .用皮秒级单光子记数技术测得该化合物的瞬态荧光为三指数衰变过程 .其中最长寿命的物种 ,即属于生成激基缔合物后再分解为萘激发态的部分仅占总量的 4 % ,与稳态的结果相一致 .工作表明对这类可用作荧光化学敏感器的三足化合物 ,如利用其激基缔合物的强度变化为其识别外来物种的敏感部位并不适合 .相反 ,如引入的外来物种能影响化合物的分子内光诱导电子转移 ,进而影响萘基的发光强度 。
解宏智孙照勇艾希成张兴康吴世康
关键词:激基缔合物光诱导电子转移主客体化学荧光
蛋白环境对紫色细菌Rb.spheroides光合反应中心原初电子转移的影响的量子化学研究
得到一些新的结果,主要如下:(1)在色素分子与蛋白质链上相应的氨基酸残基形成的轴向配位及或氢键复合物的超分子中,这些残基对超分子的前线轨道组成基本没有贡献.用ODA-ENFC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首次得到Rb-sphero...
徐红张汝波屈正旺张兴康张启元
关键词:电子转移光化学反应量子化学
文献传递
端粒DNA碱基重复序列光谱
2001年
端粒是真核细胞内线状染色体末端的蛋白质-DNA结构复合物, 它具有保护染色体完整性和维持细胞复制的能力. 从单细胞的有机体到高等的动植物端粒的结构和功能都很保守, 人和脊椎动物细胞中端粒DNA序列都是(TTAGGG)n. 采用合成的寡聚核苷酸模拟端粒DNA体系, 测定其吸收和荧光光谱, 从相对荧光量子产率角度上预测端粒DNA的性质; 并且推测细胞分裂缩短的端粒DNA碱基序列形式. 寡聚核苷酸5′-TTAGGGTTAGGG相对荧光量子产率较低, 激发能内转化效率较高, 与端粒DNA碱基重复序列(TTAGGG)n相吻合, 其结果表明端粒DNA具有较强的非辐射和内转化能力.
徐四川艾希成孙照勇张启元张兴康
关键词:端粒DNA寡聚核苷酸荧光量子产率荧光光谱
蛛丝和蚕丝化学元素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及其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方法研究蛛丝和蚕丝的化学元素组成,探讨成丝机制中金属离子的作用及生物丝性能优良的元素基础。XRF分析蚕丝中C含量是47.10%、O为29.92%、N是16.52%;金属元素包括:Ca含量0.166 2%、Mg含量0.104 0%和K含量0.039 5%,而Na,Zn,Ni,Fe和Cr是微量元素。Ca和Mg元素含量高,在桑蚕吐丝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蛛丝中,主要的非金属元素是:C含量44.09%、O含量26.64%和N含量22.34%。高含量的N元素可能是蛛丝优异的刚性和韧性性能的元素基础。在蛛丝中,Na含量0.268 0%、K含量0.081 4%和Mg含量0.011 6%,而Ca,Zn,Fe,Cu和Cr则是微量元素。蛛丝中Na和K元素含量高,在蜘蛛吐丝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运用数学统计方法研究生物丝元素组成与XRF元素分析结果吻合。
袁波徐泽人谢卓君史强张兴康徐四川
关键词:桑蚕丝蛋白XRF
取代氨基香豆素衍生物的DSC研究被引量:1
1989年
在7位上有氨基取代基团的4-甲基或4-甲氟基香豆素衍生物是目前得到广泛应用的蓝绿色激光染料。
黄为钧张兴康马纫兰徐广智谈夫吴正亮
关键词:香豆素衍生物DSC
Quantum Chemical Studies on Proteins in the Reaction Center of Rhodobacter sphaeroides被引量:1
2001年
The electronic structure of protein chains L and M in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PRC) of Rhodobacter sphaeroides (Van Niel) Imhoff, Truper et Pfennig) was studied by using the Overlapping Dimer Approximation method and the Extended Negative Factor Counter method at ab initio level. 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1) Amino acid residues, the molecular orbitals of which composed the main components of frontier orbitals of protein chain L (M), are located at the random coil areas of chain L (alpha helix areas of chain M). Since the random coil is flexible and more easy to change its conformation in the electron transfer process and to reduce the energy of the system,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alpha helix is reletively stable, this difference might be one of the causes for the electron transfer in photosynthetic reaction center (PRC) only takes place along the L branch. (2) The His residues which axially coordinated to the 'special pair' P and accessory chlorophyll molecules (ABChls) are essentially important for the E-LUMO levels of P and ABChl. But, the corresponding molecular orbitals of these His residues do not appear in the composition of frontier orbitals of protein chains. It means that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pigment molecules and protein chains do not influence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frontier orbitals of protein chains explicitly, but influences the corresponding E-LUMO levels significantly.
徐红马淑华沈玲玲张晓东张兴康张启元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