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婷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艺术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电影
  • 1篇地域文化
  • 1篇电影改编
  • 1篇语境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人性
  • 1篇思潮
  • 1篇重返80年代
  • 1篇文学
  • 1篇文学艺术
  • 1篇现代思潮
  • 1篇小说
  • 1篇蒙太奇
  • 1篇国文
  • 1篇国文学
  • 1篇非人
  • 1篇非人性
  • 1篇改编
  • 1篇《白鹿原》

机构

  • 3篇石家庄信息工...
  • 1篇广东金融学院

作者

  • 3篇张婷
  • 1篇陈超
  • 1篇王靖

传媒

  • 2篇电影文学
  • 1篇文艺争鸣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张爱玲与电影的“不了情”被引量:1
2008年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不能说张爱玲是伟大的,但可以说她是独特的。她对电影的热爱几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正是由于与电影之间的"不了情",使张爱玲的小说创作融入了电影的技巧——多种镜头运用、蒙太奇手法、可视意象等,使小说在与电影手法的两相融合中走向审美的复合。
张婷王靖
关键词:小说电影蒙太奇
重返“80年代”语境下文学的“反现代”审思被引量:1
2014年
考察新时期的中国文学,文学反现代意识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存在。从更宽泛的范围来看,“现代化与反现代思潮间的冲突正好代表着人性与非人性的冲突,不易消解。近两百年来的文学艺术和哲学上的各种思潮多多少少带有这种冲突的迹象”。[1]
陈超张婷
关键词:现代思潮中国文学语境文学艺术非人性
论《白鹿原》电影改编——地域文化的综合展示被引量:3
2013年
陕西作家陈忠实的"枕棺之作"——《白鹿原》自1993年出版以来受到了旷日持久的关注。其中有不少论文对作家作品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集中于文化研究、社会历史研究等方面。但总的来说,《白鹿原》电影改编的研究目前还是一片空白。本文主要从忠实原著、女性困境与圆形叙事等角度探析《白鹿原》影像改编的得与失,为经典小说成功改编成电影影像提供理论支撑,进一步确认《白鹿原》对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贡献。
张婷
关键词:《白鹿原》电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