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鑫
- 作品数:18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黄河三门峡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纤支镜引导下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插入对食道癌患者术中气道峰压增加率及术后咽痛VAS评分的影响
- 2017年
- 目的探讨全麻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插入对食道癌患者术中气道峰压增加率及术后咽痛视觉数字疼痛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食道癌76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在全麻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对照组采用双腔支气管导管实现单肺通气,观察组采用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插入实现单肺通气。统计对比两组插管用时、定位用时、气道峰压增加率及术后咽痛VAS评分变化及肺萎陷情况。结果观察组插管用时、定位用时、气道峰压增加率、术后咽痛VAS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萎陷优良率(100.00%)与对照组(97.3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麻诱导后纤支镜引导下Coopdech封堵支气管导管插入应用于食道癌手术患者,可缩短插管用时及定位用时,降低术中气道峰压增加率及术后咽痛VAS评分,且肺萎陷效果较好。
- 石小龙秦革萍杜睿马平康张宏鑫王彦伟
- 关键词:食道癌双腔支气管导管
- 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处理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分析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12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给予局部神经阻滞麻醉,B组给予连续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 A组患者血流动力学较B组稳定,术后恢复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B组短(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7%)较B组并发症发生率(61.7%)低(P<0.01)。结论对老年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采取局部神经阻滞麻醉,术后恢复快,效果显著,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 张宏鑫
- 关键词:局部神经阻滞麻醉
- 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地佐辛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剖宫产术后行静脉镇痛的产妇随机分为地佐辛组和芬太尼组,进行术后镇痛评分、镇静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的镇痛评分、镇静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恶心、呕吐、嗜睡、呼吸抑制发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组,且无尿潴留和皮肤瘙痒发生。结论地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中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秦革萍马平康杜睿张宏鑫
- 关键词:地佐辛剖宫产术后镇痛
- C型臂引导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对照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 探讨C型臂X光机引导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7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2例,观察组予以C型臂机引导的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观察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 d、1个月、3个月采用流式细胞法检测外周静脉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定疼痛症状程度、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定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治疗第7d、1个月、3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评分,T淋巴细胞亚群CD4+和CD8+水平检测结果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C型臂机引导脊神经根脉冲射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细胞免疫能力.
- 张宏鑫杜睿马平康秦革萍张应生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综合征脊神经根脉冲射频
- 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髋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黄河三门峡医院收治的60例髋部骨折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和参照组(30例),两组均进行喉罩通气,参照组给予静脉麻醉,而观察组则是在超声引导下实施腰丛、骶丛神经阻滞后行无肌松静脉麻醉方式,对两组的麻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舒芬太尼用量、PCA药物用量、术后拔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参照组(P<0.05);VAS评分中显示观察组术后的2、4、8、24h的分值低于参照组(P<0.05);且术后观察组的认知功能障碍(POCD)\术后谵妄的发生率(POD)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与全麻相比较,超声引导下腰骶丛神经阻滞联合全麻在高龄髋部骨折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值得推广。
- 杜睿秦革萍赵丽丽田金元张宏鑫马平康
- 关键词:全麻
- 超声引导下胃窦部横截面积与胃窦评分对ASAⅠ~Ⅱ级急诊剖宫产产妇麻醉胃肠反应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分析术前胃窦部横截面积(CSA)与胃窦评分对ASAⅠ~Ⅱ级产妇急诊手术麻醉胃肠反应发生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黄河三门峡医院ASAⅠ~Ⅱ级的急诊剖宫产手术麻醉患者90例,积极术前准备同时于麻醉前行CSA及胃内容物超声检查,并进行胃窦评分。根据麻醉胃肠反应分为呕吐组(阳性组)和未发生呕吐组(阴性组),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及多因素分析,CSA、胃窦评分及联合两指标ROC曲线分析对麻醉胃肠反应的预测价值。结果 CSA、胃窦评分与阴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是独立影响因素,CSA、胃窦评分、联合CSA+胃窦评分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8、0.771、0.914;联合CSA+胃窦评分对ASAⅠ~Ⅱ级急诊剖宫产麻醉胃肠道反应较单一指标有更好的预测效能,敏感度为90.5%,特异度81.2%。结论 联合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及胃窦部内容物评分可以预测急诊剖宫产产妇麻醉胃肠反应结局。
- 石小龙秦革萍张宏鑫张飞闫振弘薛华燕马平康
- 关键词:急诊剖宫产胃肠反应
- 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喉罩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方法和推广价值。方法对本院980例患者喉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次成功的769例;对喉罩位置进行抽气调整再次注人空气后得以改善的或再次置入获得成功的164例;前两次失败后,第3次用中指成功引导置入46例;患者中只有1例是经置入和调整多次后,仍存在明显的漏气,且胃内明显充气,最后改换气管内插管;使用喉罩的979例患者中,喉罩放置时间为1.5~3h,平均放置时间为2.56h,放置过程均通气良好;置入LMA时,成人组HR、SBP、DBP、MAP较置入前和置罩时、置罩通气5min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喉罩操作简单,通气良好,且术后不良现象得到明显改善,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临床麻醉应用工具,值得推广。
- 杜睿秦革萍马平康张宏鑫李晓展
- 关键词:喉罩麻醉
- 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全身麻醉腔镜手术患者的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对全身麻醉腔镜手术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98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麻醉的基础上予以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记录2组患者的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和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于患者手术结束时(t_(1))、手术后1 h(t_(2))、手术后4 h(t_(3))、手术后12 h(t_(4))和手术后24 h(t_(5)),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阵痛效果进行评分;于t_(0)、t_(1)和t_(2)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于t_(0)和t_(1)检测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_(0)相比,t_(1)、t_(2)、t_(3)和t_(4)时间点2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t_(1)和t_(2)时间点2组患者TNF-α、IL-10和IL-6水平均较t_(0)时升高,且观察组TNF-α和IL-6水平更低,IL-10水平更高(P<0.05);t_(1)时2组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和皮质醇水平较t_(0)均升高,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盐酸氢吗啡酮超前镇痛可减少全身麻醉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躁动,缓解应激反应,减轻炎性反应,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 石小龙张宏鑫薛华燕闫振弘宋禹强马平康章云飞
- 关键词:超前镇痛腹腔镜胆囊切除术镇痛效果炎症
- 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对术后应激反应及VAS评分的影响
- 2020年
-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对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72例择期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观察组施行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对照组施行单纯全身麻醉,比较两组麻醉前(T0)、插管5min(T1)、术中30min(T2)及术后(T3)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及皮质醇(Cor)水平、比较两组术后6h(T4)、12h(T5)、24h(T6)、48h(T7)咳嗽及静息状态下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结果两组T1、T2及T3时血清Cor和NE水平较T0时升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T4、T5、T6及T7时V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麻复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阻滞能显著减轻食管癌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缓解术后疼痛。
- 张宏鑫石小龙秦革萍张应生田金元杜宝媛
- 关键词:胸椎旁阻滞应激反应
- IL-1β、TNF-α、IL-10在PHN高电压脉冲射频治疗前后变化及预后价值
- 2024年
-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高电压脉冲射频(PRF)治疗前后变化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42例PHN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PRF治疗;比较PHN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IL-1β、TNF-α、IL-10水平。对出院后的PHN患者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根据随访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98)和预后不良组(n=44);比较两组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以单、多因素Logistic分析治疗前后血清IL-1β、TNF-α、IL-10差值与PHN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评估三者联合检测对PHN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PHN患者经PRF治疗后的IL-1β、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HN患者经PRF治疗后的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病程、皮损面积、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使用间补救镇痛药物、治疗前后血清IL-1β、TNF-α以及IL-10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治疗前后IL-1β、TNF-α以及IL-10差值减少均是影响PHN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IL-1β、TNF-α、IL-10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0.881,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PHN患者经PRF治疗后,血清中的IL-1β、TNF-α、IL-10水平改善明显,且治疗前后三者的差值对于PHN患者预后风险评估具备较高价值。
- 张宏鑫石小龙杜睿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