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建生

作品数:45 被引量:184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计划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9篇切除
  • 18篇切除术
  • 17篇腹腔
  • 17篇腹腔镜
  • 16篇十二指肠
  • 15篇胰十二指肠
  • 15篇胰十二指肠切...
  • 15篇胰十二指肠切...
  • 15篇十二指肠切除
  • 15篇十二指肠切除...
  • 11篇血管
  • 11篇胰腺
  • 10篇胆管
  • 9篇肿瘤
  • 9篇腹腔镜胰十二...
  • 8篇胆管癌
  • 5篇血管切除
  • 5篇血管切除重建
  • 5篇术后
  • 5篇切除重建

机构

  • 44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 1篇石家庄市中医...
  • 1篇冀中能源峰峰...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45篇张建生
  • 26篇王文斌
  • 26篇刘建华
  • 19篇吕海涛
  • 16篇闫长青
  • 13篇刘三光
  • 12篇路文彦
  • 11篇李秋生
  • 10篇刘润田
  • 10篇刘学青
  • 8篇王天阳
  • 7篇边伟
  • 6篇戚诚
  • 5篇李冬瑞
  • 5篇赵伟红
  • 3篇秦建章
  • 3篇石运明
  • 3篇陈圣雄
  • 2篇张树彬
  • 2篇赵玉沛

传媒

  • 12篇中华肝胆外科...
  • 6篇中华实验外科...
  • 4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荟萃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肿瘤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腹腔镜外科杂...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外科学杂...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的手术疗效
2006年
王文斌刘三光吕海涛张建生边伟石运明
关键词: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手术疗效手术治疗保守治疗
肝外胆管癌组织中CD66ce和MMP-9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3例肝外胆管癌(EHCC)组织、12例胆管良性疾病组织中的CD66c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分析其与EHCC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显示,EHCC、胆管良性疾病组织中CD66ce和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2%、16.7%和86.3%、41.7%,两种组织的两个指标相比,P均<0.01;CD66ce的表达与EHCC的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CD66ce的高表达与EHCC的预后有关(P<0.05)。认为CD66ce和MMP-9参与了EH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两者的检测有助于EHCC的预后判断。
刘兵王文斌刘明刘三光吕海涛张建生
关键词:癌胚抗原基质金属蛋白酶肝外胆管癌
探讨ERCP在消化道重建胃肠Billroth Ⅱ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 探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在消化道重建胃肠BillrothⅡ吻合(胃肠毕Ⅱ式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回顾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15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89 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治疗的病例资料。根据有无消化道胃肠毕Ⅱ式吻合术病史进行分组,既往未行消化道手术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治疗的为正常组(n=167),既往曾行消化道手术的患者行ERCP取石治疗的为重建组(n=22),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取石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指标。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消化道正常组手术操作时间为(40.18±11.80) min、ERCP取石成功率为97.60%为(163/167),重建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61.81±13.21) min、ERCP取石成功率为81.82%(18/22),两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0.105, χ2=10.400,P<0.05);消化道正常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6.17%(27/167)、术后住院时间(3.47±1.55) d、住院费用(20 620.69±3 117.88) 元,重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18%(4/22)、术后住院时间(4.18±2.08) d、住院费用(22 426.41±5 916.30) 元,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t=4.204,t=10.828,P>0.05)。结论 消化道重建胃肠毕Ⅱ式吻合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取石是安全可行的,有较高的取石成功率,创伤小,值得推广。
陈圣雄金成刘建华闫长青王文斌周泽高段佳悦张建生
关键词:内窥镜逆行消化道重建
VEGFsiRNA、bFGFsiRNA对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的影响
2012年
目的观察VEGFsiRNA和bFGFsiRNA对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bFGF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VEGFsiRNA和bFGFsiRNA处理胰腺癌sw1990、Panc-1及PCT-3细胞,用RT-PCR法检测bFGF mRNA表达变化,用ELISA法检测bF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0±0.05、0.81±0.09、0.46±0.06,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0.08±0.01、0.10±0.04、0.15±0.08,对照组分别为0.42±0.02、0.62±0.03、0.22±0.03。VEGFsiRNA处理后Panc-1、sw1990细胞bFGF mRNA表达强于对照组(P均<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细胞bFGF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细胞bFGF mRNA表达弱于对照组(P均<0.05),bFGFsiRNA处理后sw1990细胞bFGF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P>0.05。VE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蛋白浓度为(490.57±125.23)pg/mL、(77.49±10.07)pg/mL、(13.35±1.63)pg/mL,bFGFsiRNA处理后分别为(142.78±13.95)pg/mL、(11.41±8.14)pg/mL、(2.26±0.65)pg/mL,对照组分别为(316.29±57.39)pg/mL、(36.44±12.29)pg/mL、(3.87±0.42)pg/mL。VEGFsiRNA处理后sw1990、Panc-1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5),PCT-3细胞培养液上清液bFGF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0.05。bFGFsiRNA处理后PCT-3、Panc-1、sw1990细胞培养液上清液中bFGF浓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 bFGFsiRNA抑制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VEGFsiRNA上调胰腺癌细胞bFGF mRNA、蛋白表达。
闫长青赵玉沛刘三光戚诚张建生王文斌
关键词:胰腺癌小干扰RN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联合门静脉系统切除重建LP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分析
2025年
目的探讨联合门静脉系统切除重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行联合门静脉系统切除重建LPD的26例胰头癌或胆管远端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63.0(57.2,66.0)岁。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输血量、血流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26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83.65±118.00)min,术中出血量1100(625,2750)ml,术中输血量为600(438,1050)ml,门静脉系统阻断时间(35.00±6.00)min。中转开腹5例(19.2%,5/26),完成门静脉系统部分切除后修补5例(19.2%,5/26),门静脉系统端端吻合12例(46.1%,12/26),人工血管置换9例(34.6%,9/26)。术后B级胰瘘1例(3.8%,1/26),胆漏3例(11.5%,3/26),胃瘫1例(3.8%,1/26),肠梗阻3例(11.5%,3/26),腹部感染2例(7.7%,2/26),术后出血2例(7.7%,2/26),二次手术1例(3.8%,1/26),围术期死亡1例(3.8%,1/26)。术后住院时间14.00(12.00,20.75)d,ICU住院时间3.0(1.0,6.5)d,肿瘤长径4.00(3.00,5.38)cm,阳性淋巴结数量1.0(0.5,3.5)个。结论联合门静脉系统切除重建的LPD治疗胰头癌或胆管远端恶性肿瘤患者安全有效。
杜成旭于灏天李冬瑞赵伟红刘建华张建生王文斌边伟吕海涛
关键词:腹腔镜血管切除重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临床分析被引量:23
2016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的技术要点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2013年10月至2015年5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60例腹腔镜下肝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60例患者中转开腹手术2例,其余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肝切除术。行规则性肝叶(段)切除术者40例,其中6例为右半肝切除,10例为左半肝切除,2例为尾状叶切除,2例为右后叶切除,15例为左外叶切除,3例为V段切除,2例为Ⅵ段切除;另外20例为不规则肝部分切除。平均手术时间(210±20)min,术中出血量(320±140)ml,平均住院时间(10±2)d。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3天内恢复进食。50例术后随访1~19个月。在获得随访的36例恶性肿瘤患者中(包括3例转移癌),有3例原发肝癌术后复发转移,其余患者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术能安全用于肝段及半肝切除,有望成为临床常规手术。
王文斌闫长青吕海涛张建生边伟刘润田刘学青刘建华
关键词:肝切除术腹腔镜
成熟期单中心102例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临床总结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总结单中心常规化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的LPD 10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共纳入102例患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45例,年龄15.0~79.0(59.9±11.8)岁,体质量指数(23.6±3.6)kg/m2。102例LPD中,实施全胰切除6例,联合血管切除重建3例,均为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节段切除人工血管重建。102例手术时间(376.6±87.2)min,术中出血量350(100,800)ml,术后住院天数(17.0±5.9)d。102例中患者26例发生术后并发症(25.5%),17例患者发生两种以上并发症。术后发生B/C级胰瘘9例(9.4%)、腹腔出血8例(7.8%)、消化道出血2例(2.0%)、胆瘘4例(3.9%)、胃排空障碍5例(4.9%)、肺部感染8例(7.8%)。围手术期死亡5例(4.9%)。结论LPD的技术要点主要包括整块切除、胰肠吻合及血管重建,其核心是整块切除,联合血管节段切除重建是LPD技术成熟的标志及常规化开展的条件。
张建生王天阳刘建华李冬瑞赵伟红刘鹏翔刘润田陈圣雄刘学青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整块切除
电影相位对比MRI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门静脉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采用电影相位对比MRI定量肝硬化门静脉血流,评价其与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49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电影相位对比MRI门静脉血流定量测量,依照病史分为出血组31例,无出血组18例;另选对照组19例。结果:门静脉高压出血组及未出血组门静脉主干截面积与正常组比较均显示明显增大(P<0.05),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流速较未出血组流速增高,但较正常对照组减低,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出血组门静脉血流量明显增高,与正常组及肝硬化未出血组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影相位对比MRI能客观反映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
李彩英张建生刘建华王文彬崔彩霞
关键词:肝硬化门静脉
胆囊癌诊疗80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探讨早期诊断的相关指标,提高早期诊断率,最终达到改善预后。方法收集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治疗的胆囊癌患者80例,以胆囊结石及胆囊息肉患者90例作为对照,对2组进行组间比较及单、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间在患病年龄、腹胀纳差、胆囊占位、胆囊壁厚、肝门区肿大淋巴结、肝内外胆管扩张间存在差异;在实验室检查方面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tigen 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tigen 125,CA125)、糖类抗原50(carbohydrate atigen 50,CA50)、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e,ALP)、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GT)、总胆汁酸(total bile acid,TBA)存在差异。结论原发性胆囊癌的起病隐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综合超声、CT、实验室检查可提高胆囊癌术前诊断率。控制胆囊癌的高危因素能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发生,从而改善预后。对于胆囊癌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是胆囊癌临床治疗的关键。胆囊癌的临床分期对胆囊癌的预后影响大。提高胆囊癌早诊率是提高胆囊癌治疗水平的关键。
闫长青刘学青秦建章戚诚张建生郭建华
关键词:胆囊肿瘤预后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若干关键问题被引量:8
2018年
近年来,临床对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安全性、可行性和肿瘤根治性已达成了初步共识,相关的文献报道也日益增多,相比开放手术其优势已不仅是创伤小,更重要的是手术质量更高。但作为最具挑战性的腹腔镜手术之一,LPD仍处于推广阶段,国内外只有少数医疗机构进入了常规开展期,尚缺乏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验证其疗效。在丰富的开放手术经验和娴熟的腹腔镜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经过相对较长的学习曲线,逐步掌握以胰肠吻合为代表的消化道重建、以胰腺全系膜切除为特征的淋巴结清扫及整块切除等操作技术,成功实施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特别是节段性切除重建后,可以常规化开展LPD。目前,LPD的手术适应证原则上已与开放手术相同,但鉴于其高难度性,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学习曲线及技术条件,由易至难逐渐扩展手术适应证,循序渐进地开展LPD。
张建生王文斌刘建华
关键词: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适应证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