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忠 作品数:149 被引量:1,842 H指数:24 供职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天文地球 更多>>
生物炭表面水溶活性分子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的耐旱性 被引量:9 2015年 生物炭是一种可以改良土壤、增强作物产量和提升作物品质的新型农林废弃物再利用材料。本研究通过振荡方式制备生物炭浸提液,利用水培系统培养水稻幼苗,以20%PEG6000、300 mmol/L和500 mmol/L甘露醇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生物炭表面水溶活性分子对水稻幼苗抗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生物炭浸提液可有效缓解干旱胁迫造成的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抑制,缓解叶绿素含量、鲜重及存活率的降低,同时可以降低体内的活性氧积累等。实时定量RT-PCR检测表明生物炭浸提液促进干旱胁迫响应标志基因的表达量。研究结果说明生物炭浸提液可以提高干旱胁迫下水稻幼苗的抗氧化能力,进一步提高水稻幼苗对干旱胁迫的耐受性。 蒋太英 徐凡 甄晓溪 高继平 张文忠 徐正进关键词:生物炭 干旱胁迫 水稻 超级稻沈农265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 被引量:5 2008年 以辽粳294、辽粳371为对照品种,研究了超级稻沈农265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形成特点。结果表明:超级稻沈农265产量达10.20 t/hm2,比2个对照品种分别增产11.72%和17.38%;有效穗数、千粒重均低于对照品种,但穗粒数达162粒/穗,比对照分别多29.54%和20.28%,结实率超过了96%,比对照分别高2.55%和7.47%;茎蘖发生较少,成穗率高于80%,且与对照差异不显著;叶面积指数小,最高叶面积指数为6.81;高效叶面积所占比例较高,高效叶面积率下降缓慢;抽穗前干物质积累量相对较少,抽穗后干物质积累量多;强弱势粒灌浆属于异步灌浆型,弱势粒灌浆启动慢,但灌浆持续时间较长,籽粒充实率高;穗颈节大小维管束数目、小维管束韧皮部总面积及大小维管束韧皮部所占比例,均显著或极显著地高于2个对照品种,说明其光合产物运输系统比较发达。 张喜娟 李伟娟 李红娇 徐正进 陈温福 张文忠 赵明辉关键词:超级稻 沈农265 产量构成因素 生长发育 水稻穗分化期不同土壤水势叶温及生理性状变化 被引量:5 2011年 以水稻开粳1号为材料,研究不同土壤水势梯度下不同胁迫时间及复水处理对叶片温度、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白天不同测定时间内,各土壤水分胁迫下,随土壤水势的降低,叶片温度升高,但在试验处理梯度内,叶温均低于气温,各处理复水7 d后叶温基本相同,且仍低于气温;在控水期间叶绿体色素含量降低,复水7 d后叶绿体色素含量增加,轻度水分胁迫(-0.02~-0.05MPa)处理高于控水14 d水平,重度水分胁迫(-0.06~-0.08MPa)高于控水7 d水平,表现为补偿现象,15∶00时叶温与叶绿素a呈极显著负相关;丙二醛(MDA)含量在轻度水分胁迫下先降低,复水后升高,但仍与控水初期水平相当,在重度水分胁迫下先升高,复水后降低,但仍高于控水初期,13∶00时丙二醛含量与叶温呈极显著正相关,14∶00时呈显著正相关。 赵晓彤 韩亚东 高继平 陈佳 孔宪巍 张文忠关键词:水稻 土壤水势 叶温 叶绿体色素 钾肥对高产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8 2007年 施钾与未施钾对高产水稻品种辽粳294和超级稻沈农265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差别。施用钾肥后两个品种均表现出生长加快,干物质积累增加,叶面积指数增大,抗倒伏性提高,空粒率降低,穗部性状得到改善,单位面积上的穗数及千粒重增加,从而提高产量。穗部性状中一次枝梗个数和粒数均是未施钾肥的多。不同的是,施钾后对沈农265来说最大分蘖数增加更明显,干物质的转移使库变得相对大些,在产量构成因素上单位面积上穗数、千粒重和结实率都显著增加。二次枝梗个数减少而粒数增多。辽粳294施钾后在成穗率上表现出明显的提高,干物质的转移使源变得相对强些,产量构成因素中只是单位面积上穗数、千粒重显著增加。二次枝梗个数和粒数均减少。 贺梅 张文忠 宋桂云 徐正进 张喜娟关键词:钾肥 水稻 穗部性状 一种基于无线传感技术的水稻试验田微环境监测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田微环境监测系统,尤其是水稻试验田微环境的监测系统,其包括:信息采集机箱、防水底座、支撑横梁、连接杆和中央处理器,所述信息采集机箱底部设置防水底座,所述防水底座顶部设置有与信息采集机箱连接的底座支杆,所... 贾宝艳 王术 张文忠 王岩 黄元财 王韵 徐铨 王文第文献传递 绿色食品产业革命与绿色优质稻米生产 19世纪末20世纪初,农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农畜产品成倍增长,但同时资源破坏严重,环境污染加剧,农药化肥残留量升高,对农业的持续发展及人类自身的食物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因此,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 张文忠 韩亚东 周淑清 陈温福 徐正进2种缓/控释肥对滨海盐碱地区水稻产量及氮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4 2020年 为实现节本增效稻作,缓解大量、多次追肥引发不良环境效应,以中晚熟粳稻“盐丰47”为试材,设常规化肥、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炭基肥料3种处理及空白对照组,研究缓/控释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氮代谢酶活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2种新型肥料的产量与常规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从产量构成来看,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和常规化肥高产主要归因于较多的有效穗数,而炭基肥料依靠较高水平的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维持产量;从氮代谢角度分析,2种新型肥料提高了齐穗期水稻功能叶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而常规处理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和空白对照组。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中硝化抑制剂、脲酶抑制剂等组分保证了较长的养分释放周期,改善了植株生长关键阶段氮代谢能力,特别是分蘖末期起保蘖增穗的作用;而炭基肥料中生物炭等有效组分增强了土壤养分固持能力,提高了可提取态养分含量及其有效性。因此,科学施用中科虹稳定性复合肥和炭基肥料可在稳产基础上减少化肥用量(较常规处理分别减少151.50,187.50 kg/hm2),对肥料投入较高的滨海盐碱地区发展绿色可持续农业具有应用价值。 金丹丹 宫亮 李波 曲航 孙文涛 张文忠关键词:水稻 滨海盐碱地 籼粳稻杂交育成品种的亚种特征性状及其与经济性状的关系 被引量:25 2003年 采用程氏指数法研究的结果表明 :95个籼粳杂交育成水稻品种均划入粳型或偏粳型 ;6项亚种特征性状中穗壳色、酚反应、稃毛、叶毛及籽粒长宽比全部或大多表现典型粳型特性 ,少量为中间型或偏向籼型 ,穗节长表现中间类型最多 ,极少数为籼型和粳型 ;籼粳杂交F1 和育成品种的程氏指数和亚种特征性状与经济性状关系不密切 ,而F2 的相关性明显增大 ; 徐正进 李金泉 姜健 荆彦辉 张文忠 陈温福 张龙步关键词:籼粳稻 杂交品种 特征性状 经济性状 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沈农604 陈温福 徐正进 张文忠 马殿荣 刘丽霞 张树林 张龙步 李国志 孙国财 李雪梅 林洪祥 苏英山 迟岳鑫 李红霞 该项目选育出株型紧凑,高矮适中,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产潜力高,品质优,抗病抗逆能力强,适应性较广的中晚熟常规粳稻“沈农604”。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604为核心,组装集成与之相配套的先进栽培技术,...关键词:关键词:水稻 施用生物炭基肥对盐渍型水稻土肥力及水稻产量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明确生物炭基肥提升盐渍型水稻土养分供应的效果,探讨其在滨海盐渍型稻作区的适用性,以期为施用生物炭基肥保障滨海盐渍型水稻田的高产稳产提供参考。【方法】以“盐丰47”为供试水稻品种,在辽河口滨海盐渍型稻区开展连续3年的水稻栽培田间试验,设置不施氮肥(PK,施入P2O590 kg hm^(-2)、K2O 75 kg hm^(-2))、常规施肥(NPK,施入N 270 kg hm^(-2)、P2O590 kg hm^(-2)、K2O 75 kg hm^(-2))、生物炭基肥(BF,与NPK处理等养分量)3个施肥处理,分析施用生物炭基肥对盐渍型水稻土肥力特性、水稻植株氮素累积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与常规施肥相比,连续3年施用生物炭基肥对土壤容重、孔隙度、pH及速效钾的影响不明显,但使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的含量分别显著提升了22.88%、17.76%和39.50%,土壤酸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也显著提高;BF处理水稻有效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均有提高,尤其是水稻产量比NPK处理提高了6.92%(P<0.05),肥料氮素利用效率由42.58%提高到53.56%(P<0.01)。【结论】在滨海盐渍型稻田施用生物炭基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养分和酶活性,进而促进水稻增产,是实现滨海盐渍型稻田可持续高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杨丹 杨天昱 何娜 张文忠 刘月苹 刘鸣达关键词:盐渍型水稻土 土壤酶活性 水稻产量 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