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伟

作品数:9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根管
  • 3篇根管治疗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口腔
  • 2篇根管充填
  • 2篇根尖
  • 2篇管充填
  • 2篇充填
  • 1篇蛋白
  • 1篇第二根管
  • 1篇第一恒磨牙
  • 1篇牙槽
  • 1篇牙槽骨
  • 1篇牙槽骨骨量
  • 1篇牙根
  • 1篇牙根管
  • 1篇牙髓
  • 1篇牙髓炎
  • 1篇牙周

机构

  • 9篇吉林大学第四...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作者

  • 9篇张洪伟
  • 5篇韩亚萍
  • 2篇王雪
  • 2篇赵雪梅
  • 2篇张安玲
  • 2篇徐文洲
  • 1篇郝艳红
  • 1篇徐纳新
  • 1篇林晓霞
  • 1篇林泓兵
  • 1篇林小霞

传媒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厂矿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血小板胶-胶原复合膜修复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血小板胶(APG)-胶原(Co)复合膜对大鼠牙周组织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将Co分别裁成5 mm×2 mm及7 mm×4 mm大小,抽取大鼠全血10 ml制作富血小板血浆(PRP),再将5 mm×2 mm Co浸润于PRP中制备APG-Co复合膜。将16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制作大鼠下颌牙周骨缺损模型(缺损大小为5 mm×2 mm,磨除牙根面牙骨质)。实验组置APG-Co复合膜于缺损内,并于缺损表面覆盖7 mm×4 mm的Co。对照组仅用7 mm×4 mm Co覆盖缺损表面。术后4、6周每组分别处死4只,HE染色观察牙周组织缺损修复效果,Image-Pro Plus对术后6周HE染色结果进行分析,计算出新生牙周骨面积,应用SPSS 13.0软件对新生牙周骨面积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新生牙槽骨和牙骨质样组织的生成量和成熟度均优于对照组,术后6周实验组新生牙周骨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56 533.04±2 673.61)vs(23 006.05±2 198.10)μm2,P<0.05]。结论 APG-Co复合膜有显著的促进牙周骨组织缺损修复的作用。
林泓兵张洪伟
关键词:胶原
KEY Laser3激光在根尖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索口腔颌面外科根尖切除术中应用KEY Laser3激光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不同性别年龄的患者进行根尖切除术,比较术中及术后患者的感受及疼痛,其中14例患者为第一组采用车针根尖切除术,另外10例采用KEY Laser3激光根切术列为第二组。术中询问患者的不适程度及术后6 h的疼痛程度。利用统计学软件χ2检验对比两组的术后的疼痛分级的差异性。结果第二组患者的疼痛度分级效果明显好于第一组患者,第一组患者术中不但感到明显的震动,且术后疼痛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KEY Laser3激光根切可以使患者术后疼痛减少,无震动及不适,一定意义上降低了患者手术的风险。
张洪伟赵雪梅王雪
关键词:KEYLASER根尖切除术
慢性牙髓炎误诊4例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韩亚萍张安玲张洪伟
关键词:误诊
口腔颌面部281例肿瘤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07年
韩亚萍张洪伟徐文洲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肿瘤病理分析肿瘤临床良性肿瘤病理检查
CBCT与全口曲面断层在口腔种植中的优势比较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比较锥束CT(CBCT)与全口曲面断层在下颌后牙区种植术中的诊断准确率。方法对56例下颌后牙区种植术的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CBCT片进行检查,将其与全口曲面断层影像进行比较,判断其检查结果的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牙槽骨骨量不足的检出率,CBCT与全口曲面断层分别为26.8%和1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种植体没有发生骨结合的检出率,分别为5.4%和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CT与全口曲面断层片相比,可以更准确的分析出下颌后牙区种植术前牙槽骨骨量的多少,且在术后的检查中能更好地反应种植体骨结合的情况。
张洪伟王雪赵雪梅
关键词:锥束CT全口曲面断层片牙槽骨骨量
上颌第一恒磨牙近中颊根第二根管的临床诊治被引量:1
2008年
上颌第一恒磨牙萌出较早,担负着主要咀嚼功能与颌关系建立的重要作用,其患龋率高,行牙髓治疗的机会较多,但其根管治疗的成功率较低,根管治疗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是由于近颊第二根管(second mesiobuccal canal,MB2)不能找到、预备或充填。本文通过对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临床诊治探讨MB,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韩亚萍张安玲张洪伟徐文洲
关键词:上颌第一恒磨牙近颊第二根管根管治疗
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对92例老年患者113颗根管治疗的牙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发生率为17.7%。根尖周炎及牙髓坏死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急、慢性牙髓炎(P<0.05),后牙术后疼痛率明显高于前牙(P<0.05)。结论老年人根管治疗期间疼痛的发生率与牙位、患牙情况及医生的技术操作有关。根管预备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器械超出根尖孔,尽量避免疼痛的发生。
林晓霞韩亚萍张洪伟
关键词:老年人根管治疗术疼痛
Vitapex糊剂用于乳牙根管充填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比较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和 Vitapex糊剂作为乳牙根管充填材料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两种根管充填材料对乳磨牙进行根管充填 ,实验组用 Vitapex糊剂根管充填 ,对照组用氧化锌碘仿糊剂根管充填 ,观察 1年后的疗效。结果 :实验组平均有效率为 97.1% ,对照组有效率为 94 .2 % ,实验组和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 P>0 .0 5 )。结论
郝艳红徐纳新林小霞张洪伟
关键词:VITAPEX根管治疗根管充填
复合骨形成蛋白用于根尖诱导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复合骨形成蛋白-2(rhBMP-2)作为根尖诱导剂的疗效。方法:选未成年3个月左右健康杂种犬2只,在每只狗上、下颌前牙舌面开髓、去全髓,分别以骨形成蛋白复合羟基磷灰石、氢氧化钙糊剂根充,磷酸锌粘固粉垫底,银汞充填。术后2个月处死动物取材,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复合骨形成蛋白组对于根尖形成的作用明显优于氢氧化钙组。结论:骨形成蛋白与羟基磷灰有协同作用,弥补相互间的不足,是一种有骨诱导作用而优于其他根充剂的新型材料。
韩亚萍张洪伟
关键词:根尖诱导成形术骨形成蛋白氢氧化钙根管充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