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泉
- 作品数:18 被引量:8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中国科学院科技支青工程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界及各构造地层框架研究
- 孙镇城乔子真张海泉董宁曹丽袁秀军路艳丽张永华王海玲张红欣
- 该项目采用综合地层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盆地沉积、构造、石油地质特征及盆地沉积演化资料,形成一套符合柴达木盆地实际情况的综合地层研究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各三级构造(高点)地层框架图181张,覆盖了整个盆地所有地面构造和潜伏...
- 关键词:
- 关键词:油气勘探柴达木盆地
- 财务分析理论发展和定位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本篇文章是基于财务学和会计学的知识,将财务分析与其联系起来,研究基于它们的关于财务分析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科学发展财务分析以及如何对其定位,又加之现阶段金融经济市场的变幻莫测对财务分析的影响,所以得出了一些关于财务分析创新、发展和体系改革的构想。
- 张海泉
- 关键词:财务分析会计变革
- 三湖坳陷介形类化石丰度与天然气气源岩
- 2004年
-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上新统一第四系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已成为我国四大天然气产区之一。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原油伴生气与凝析气不一样,三湖坳陷生物成因气的气源岩母质主要是浅水湖泊动植物的有机质。在该区很多门类的生物群落中,具有双壳易于保存为化石的微体动物介形类的丰度,基本上反映了生物成因气气源岩的分布。介形类化石丰度高低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气源岩的好坏或有无。论文以三湖坳陷介形类化石丰度纵横向变化,提出了三湖坳陷天然气勘探方向:北扩伊北(伊戛雅乌汝北坳陷)比西扩红三旱四号方向更有利。
- 曹丽张海泉
- 关键词:介形类化石丰度气源岩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
- 冷科1井古近系地层对比被引量:4
- 2005年
- 冷科1井是柴达木盆地一口深达5200m的科学探索井。多学科综合研究对比解决了该井井下地层的划分,统一了柴达木盆地东、西部其界线的对比。把柴北缘区半美星介、南星介井深标定到赛什腾凹陷1182-1179-1199地震测线上,为该区建立大区地层框架图提供了重要证据。
- 袁秀军董宁张海泉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古近系地层对比介形类
- 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肥胖真星介(Eucypris in flata)向东南扩展200km的控制因素被引量:6
- 2008年
- 距今200万年以前,柴达木盆地三湖坳陷为富含介形类、腹足类等水生生物群的淡水—半咸水湖泊。距今约200万年以来,柴达木盆地马海—大红沟凸起的隆升,阻挡了祁连山水系进入三湖坳陷的北斜坡地区。由于该区湖水急剧咸化,多盐—高盐水介形类肥胖真星介(Eucypris inflata)从柴达木盆地西部向东南舌进200km,替代了该地区原先丰富的淡水—微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然而,肥胖真星介未能进入达布逊湖以东和三湖以南的富含淡水—半咸水介形类高分异度种群区。距今约150万年以来,湖水进一步咸化,介形类动物群无法在高度咸化的水体中生存,肥胖真星介在北斜坡地区绝迹。此时的沉积物中频繁出现石膏晶片和石膏层。论文展示了构造活动控制生物群分布的实例。柴达木盆地生物成因天然气起源于富含淡—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的湖相泥岩——烃源岩。地质勘探家的首要任务是圈定生物成因气源岩区。淡水—半咸水介形类动物群分布范围的圈定对生物成因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作用。
- 孙镇城孙乃达乔子真曹丽路艳丽张海泉景民昌
- 关键词:介形类生物气天然气勘探柴达木盆地
- 柴达木盆地东部微体化石丰度与天然气源岩被引量:3
- 2006年
- 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坳陷上新统—第四系自生自储的天然气藏,已成为我国四大天然气产区之一。与柴达木盆地侏罗系、古近系—新近系原油伴生气与凝析气不一样,三湖坳陷生物成因气的气源岩母质主要是浅水湖泊动植物的有机质。在该区诸多门类的生物群落中,具有双壳易于保存为化石的微体动物介形类的丰度,与生物成因气源岩的分布密切相关,介形类化石丰度高低变化基本上反映了气源岩的好坏或有无。本文以三湖坳陷介形类化石丰度纵横向变化,提出了三湖坳陷进一步勘探天然气的方向向坳陷北、东和南部比向西部红三旱四号方向较有利,因为该坳陷西部湖水含盐量太高,介形类等水生生物能生存者不多,生烃母质量少。
- 门相勇孙镇城曹丽张海泉乔子真孙乃达
- 关键词:三湖坳陷天然气勘探介形类化石
- 柴达木盆地北缘昆特依凹陷始新统下干柴沟组微体古生物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昆2井是柴达木盆地北部昆特依凹陷区潜伏Ⅰ号构造上的第一口勘探井,为了建立该地区地层层序,对该井的岩屑及岩芯样品进行了系统的微体古生物学研究,仅在下干柴沟组发现少量轮藻化石和零星的介形类化石。下干柴沟组下段出现的轮藻类Gyrogona qianjiangica和Lamprothamnium? brevis是我国中始新世最常见的化石。该层段的轮藻类可命名为Gyrogona qianjiangica-Lamprothamniumcurta-L. brevis组合,时代为中、晚始新世。本文以Gyrogona qianjiangica分布的顶、底界作为昆2井下干柴沟组下段的标志,划分结果与其它轮藻及介形类化石的对比结果基本一致。氯离子含量分布显示,轮藻类化石产出的下干柴沟组是整个地层剖面中含盐度最低的沉积阶段,表明下干柴沟组沉积时期,该地区处于水域比较广阔的淡水湖泊环境,但在个别层段出现咸化环境,产出以喜盐的Austrocypris为代表的介形类化石。
- 吉利明乔子真张海泉孟凡巍
- 关键词:介形类始新统下干柴沟组柴达木盆地
- 台吉乃尔构造七个泉组底界的分歧与讨论
- 2006年
- 1998年通过地震地层学和生物地层学的综合研究,统一对比了柴达木盆地露头区基准剖面与覆盖区探井的七个泉组底界。底界之上为强壮青星介带,其下为中华微湖花介带,相当三湖坳陷测井标准层K_(13)(地震T_0)。2005年台吉乃尔构造新探井台吉4井七个泉组底界的设计和对比,仍未摆脱1998年前旧标准的影响,把底界定在中华微湖花介带之下,需要修正。论文强调坚持地震地层学与生物地层学方法的综合对比。
- 路艳丽孙镇城乔子真张海泉
- 关键词:生物地层学地震地层学介形类
-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介形类动物群特征及环境意义被引量:51
- 2006年
- 柴达木盆地新生代介形类动物群依其属种组成及埋葬学特征可区分为河流、滨湖沼泽、浅湖(0~12m)、半深湖(12~25m)和深湖(〉25m)等多种组合。湖相介形类化石组合始见于始新世中期沉积的下干柴沟组下段上部,它们既不同于淡水湖介形类,也不同于溺湖介形类,而是典型的陆源半成水-成水湖介形类动物群;该组合的首次出现,是本区古近纪以来第一次大规模湖侵的标志。介形类动物群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古近系中的纵向横向分布表明,在中、晚始新世(下干柴沟组上段-上干柴沟组下段沉积期)发生规模最大的湖侵,渐新世(上干柴沟组上段沉积期)的湖区虽仍继续向东扩大,但水体明显变浅,标志着湖侵已接近尾声。这一湖侵与邻区塔里木盆地西南始于古新世而结束于始新世末至渐新世初的古近纪海侵相比,发育时期大不相同,在起源上两者间应无因果关系。
- 杨藩乔子真张海泉张永华孙镇城
- 关键词:柴达木盆地介形类新生代沉积环境
- 风6井化石正星介爆发点识别与上油砂山组底界的对比
- 2005年
- 根据生物爆发等时性的原则,提出了柴达木盆地风西构造上油砂山组/下油砂山组对比的新界线,以这一原则对比到红沟子构造沟5井,提出了该井井深4000m上下的下干柴沟组油层应划为上干柴沟组油层。在岩屑录井微体化石地层对比中,提出绘制正星介丰度曲线,并识别正星介属出现的爆发点来对比地层的新方法。
- 路艳丽张海泉乔子真
- 关键词:爆发点底界下干柴沟组微体化石岩屑录井等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