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16 被引量:53H指数:3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甘肃省中青年科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细胞
  • 5篇间充质干细胞
  • 5篇干细胞
  • 5篇充质干细胞
  • 4篇凋亡
  • 4篇胰腺
  • 4篇胰腺炎
  • 4篇细胞凋亡
  • 4篇腺炎
  • 3篇血红素加氧酶
  • 3篇血红素加氧酶...
  • 3篇脓毒
  • 3篇脓毒症
  • 3篇自噬
  • 3篇基因
  • 3篇急性胰腺炎
  • 3篇间充质
  • 2篇心肌
  • 2篇生物学
  • 2篇重症

机构

  • 12篇兰州大学第二...
  • 5篇兰州军区兰州...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作者

  • 16篇张玲
  • 10篇李培武
  • 5篇王存邦
  • 5篇白海
  • 2篇张茜
  • 2篇周进茂
  • 2篇欧剑锋
  • 2篇周雅丽
  • 1篇何晓霞
  • 1篇韦艳
  • 1篇王艳春
  • 1篇马莉
  • 1篇葸瑞
  • 1篇吴冰
  • 1篇杨国嵘
  • 1篇赵强
  • 1篇马晓慧
  • 1篇孙延庆
  • 1篇吴涛

传媒

  • 3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西北国防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医学分子生物...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年份

  • 4篇2021
  • 3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9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与医学人文理念升华被引量:1
2020年
随着医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学人文的回归呼声极高。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席卷全球,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上至中央领导、下至医院及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击COVID-19,使医学人文理念得到充分深化及升华。
黄珍珍张玲赵婧肖丹阳李虹瑶李培武
关键词:全国人民升华
血红素加氧酶1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抗凋亡作用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HO-1对MSC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MSC,反转录PCR(RT-PCR)检测人骨髓MSC中HO-1m RNA的表达;MSC加入HO-1特异性抑制剂锌原卟啉Ⅸ(Znpp-Ⅸ)抑制HO-1后,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检测MSC的凋亡变化。结果人骨髓MSC中有HO-1mRNA的表达,加入HO-1特异性抑制剂Znpp-Ⅸ 12h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MSC细胞开始出现不规则改变且胞体缩小,胞膜皱缩;凋亡细胞(AnnexinV+/PI-)百分数高于对照MSC(61.21%±5.28%比7.48%±0.69%,P〈0.05);细胞周期中在G0/G1峰前出现1个明显的凋亡细胞峰,凋亡细胞数高于对照MSC(21.36%±0.49%比1.02%±0.05%,P〈0.05)。结论HO-1在人骨髓MSC中表达并发挥抗细胞凋亡的作用。
白海王存邦张玲马晓慧葸瑞张茜周进茂
关键词:间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细胞凋亡
自噬在重症胰腺炎免疫抑制中的潜在作用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重症胰腺炎(sever acute pancreatitis,SAP)是常见的腹部急症之一,有病情重且病死率高、预后差的特点。免疫抑制在SAP病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推动作用。自噬作为一种细胞活动,不仅参与SAP期间胰蛋白酶原的活化,还对机体免疫系统具有明显影响。SAP不同阶段,免疫细胞和自噬均出现不同的状态,本文就自噬在SAP免疫抑制中的潜在作用及意义作一综述。
张玲思飞肖丹阳赵婧张海丹李培武
关键词:自噬重症胰腺炎免疫抑制
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大黄活性成分筛选及其靶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筛选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大黄活性成分、活性成分靶基因,探讨靶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相关信号通路。方法依托TCMSP数据库查询大黄所对应的靶基因,通过ADME参数(DL≥0.18,OB≥30%)筛选大黄可能的活性成分及其靶基因;然后,运用Genecards、OMIM、DRUGBANK等数据库获取急性胰腺炎的发病相关基因;并利用R语言将大黄活性成分靶基因与急性胰腺炎发病相关特异性基因交集,进而得到关键靶基因;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关键靶基因生物学功能分析(GO注释和KEGG富集)。结果 TCMSP数据库中检索到大黄活性成分共92个,通过ADME参数筛选到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β-谷甾醇、芦荟大黄素等,活性成分靶基因主要有NCOA2、PTGS2、PIK3CG、BCL2、BAX等。关键靶基因共包括CASP3、BAX、BCL2等30个,主要参与药物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增殖负调控等生物过程,膜筏、膜微域、膜域等重要的细胞组分,G蛋白偶联乙酰胆碱受体活性、G蛋白偶联胺受体活性、乙酰胆碱受体活性等分子功能;其富集在癌症、细胞凋亡、IL-17等多条信号通路上。结论治疗急性胰腺炎的大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β-谷甾醇、芦荟大黄素等,活性成分靶基因主要有NCOA2、PTGS2、PIK3CG、BCL2、BAX等;关键靶基因主要参与药物反应、凋亡信号通路、细胞增殖负调控等生物学过程,相关通路主要有癌症、细胞凋亡、IL-17等信号通路。
肖丹阳张玲赵婧黄珍珍李培武
关键词:急性胰腺炎
活化T细胞及IFN-γ对间充质干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抗凋亡作用的影响
2009年
目的探讨免疫活性细胞和免疫调节因子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IFN-γ及PHA活化的T细胞刺激下,应用RT-PCR方法检测HO-1mRNA的表达情况。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正常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HO-1mRNA在IFN-γ及活化的T细胞刺激后表达下调。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IFN-γ、锌原卟啉-Ⅸ(Znpp-Ⅸ)、IFN-γ+Znpp-Ⅸ的刺激下,间充质干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凋亡率分别为(56.50±0.16)%、(56.85±2.27)%、(82.53±2.65)%,较正常MSCs组显著增高[(7.56±1.43)%,P<0.05]。结论免疫活性细胞及免疫调节因子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HO-1mRNA表达下调,进而促进MSCs凋亡。
张玲白海王存邦欧剑锋杨国嵘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细胞凋亡IFN-Γ
旁观者心肺复苏术培训的认识及进展被引量:1
2021年
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发生紧急心脏骤停事件早期最直接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干预可以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对于旁观者即第一目击者的复苏培训可以使院外心脏骤停事件存活率高出一倍以上。培养正确实施CPR的旁观者也是对现有急救医疗资源紧缺的一种代偿。在全球范围来看,环境、人群等差异使得CPR的效果有所不同。本文回顾了近5年国内外关于CPR培训的研究及认识,旨在从培训对象、周期及培训后CPR应用等方面来探讨我国未来CPR培训中可能采取的模式。
赵婧肖丹阳张玲李培武
关键词:心肺复苏术心脏骤停旁观者
血红素加氧酶-1在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效应中的作用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中血红素加氧酶-1(HO-1)的表达及其对MSCs免疫抑制效应的影响。方法: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纯度。尼龙棉柱法分离外周血T淋巴细胞,用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后,将其与MSCs共孵育,再加入HO-1特异性抑制剂Znpp,MTT法测定T细胞的增殖并计算增殖转化抑制率。RT-PCR法检测MSCs中HO-1mRNA的表达。结果:人MSCs中有HO-1mRNA的表达,MSCs可使异体T细胞增殖转化受抑,加入Znpp可使MSC对T淋巴细胞免疫抑制效应减弱。结论:HO-1在MSCs对T淋巴细胞的免疫抑制效应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张玲白海吴涛欧剑锋王存邦周进茂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T淋巴细胞ZNPP
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20年
脓毒症诱导的心功能障碍(SIMD)往往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始动因素,是重症监护室(ICU)治疗中的难点。作为心肌细胞的能量工厂,线粒体介导参与了SIMD的发生与发展,且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与线粒体密切相关,目前认为细胞凋亡的线粒体机制主要与线粒体通透性转换孔(mPTP)的开放、线粒体呼吸障碍、细胞内Ca2+过载、线粒体出现氧化/亚硝化应激、半胱天冬酶(caspase)家族激活、Bcl-2/Bax凋亡/抑制凋亡蛋白释放等机制有关,但这些机制往往不是单独发生的,而是互为因果,相互促进,最终诱导心肌细胞凋亡,心肌细胞的凋亡会导致亦或加重SIMD。本文将对线粒体在脓毒症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后续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思飞张玲李盼马莉
关键词:脓毒症线粒体机制细胞凋亡
Survivin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培养鉴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检测survivin的表达。方法:应用Ficoll法分离培养MSCs,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特异性表面标志物,RT-PCR检测survivin mRNA表达。结果:培养MSCs的超微结构显示了干细胞特性,流式细胞仪检测证实为MSCs,survivin mRNA表达阳性。结论:Survivin在正常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中有表达,提示它可能参与了其生物学行为并影响间充质干细胞存活。
周雅丽白海孙延庆王存邦赵强张玲何晓霞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基因存活素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辐射基因Survivin和HO-1的表达被引量:1
2011年
本研究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抗辐射基因survivin和HO-1的表达。采用Fi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自人骨髓中分离MSC并进行纯化和扩增,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其表面标志并进行鉴定;用地塞米松、胰岛素、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吲哚美辛等定向诱导BM-MSC分化为脂肪细胞;RT-PCR检测MSC中survivin和HO-1基因表达。结果表明:体外分离培养的MSC中CD34、HLA-DR表达为阴性,CD71、CD44表达为阳性,并且可诱导为脂肪细胞。RT-PCR检测MSC显示有survivin和HO-1抗辐射基因表达。结论 :MSC具有较低的辐射敏感性,这可能与抗辐射基因survivin和HO-1表达相关。
吴冰王艳春韦艳周雅丽张玲张茜王存邦白海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SURVIVIN血红素氧合酶-1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