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玲

作品数:13 被引量:83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婴幼
  • 5篇婴幼儿
  • 3篇血性
  • 3篇亚低温
  • 3篇幼鼠
  • 3篇缺血
  • 3篇缺血性脑病
  • 3篇缺氧
  • 3篇缺氧缺血性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缺氧缺血性脑...
  • 3篇雾化
  • 3篇雾化吸入
  • 3篇吸入
  • 3篇疗效
  • 3篇脑病
  • 3篇川芎
  • 3篇川芎嗪
  • 2篇血清
  • 2篇支气管

机构

  • 7篇东南大学
  • 6篇江阴市人民医...
  • 1篇南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作者

  • 13篇张玲
  • 7篇万俊
  • 7篇李虎
  • 3篇华亚军
  • 2篇王向烨
  • 2篇刘静
  • 2篇刘青
  • 1篇杨希晨
  • 1篇潘伟
  • 1篇王倩

传媒

  • 4篇儿科药学杂志
  • 2篇安徽医学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小儿急救...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雾化利巴韦林治疗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利巴韦林对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构成.方法 选取年龄3个月至3岁之间因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的婴幼儿共179例,行鼻咽分泌物病毒检测,将病毒检测阳性的63例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利巴韦林10 mg/kg,用生理盐水2~5 ml稀释后雾化吸入,每天2次,连用3~5d.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全身激素使用量、住院时间及费用情况.结果 179例患儿共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63例(35.2%).其中,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33例(18.4%),副流感病毒Ⅲ16例(8.9%),腺病毒7例(3.9%),B型流感病毒1例(0.6%),混合感染3例(1.7%),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率最高,占阳性标本的52.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653).经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前与治疗3d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前与治疗5d后症状评分差值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患儿全身激素累计使用量、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但两组间住院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高,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雾化吸入利巴韦林治疗病毒检测阳性的下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疗效显著.
刘静杨希晨张玲
关键词: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利巴韦林雾化吸入病毒
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治疗的152例MPP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重症组以学龄前期儿童为主,年龄较普通组小,两组年龄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发热、咳嗽及住院时间较普通组长(P<0.05),气急发生率、肺部体征阳性率、炎性指标增高比例均大于普通组(P<0.05)。有26例(48.1%)重症组患儿出现肺外并发症,以肝功能损害最常见。重症组激素和静脉丙种球蛋白使用率均大于普通组(P<0.05)。29例(53.7%)重症组患儿进行了电子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两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后小龄儿童更易发展为重症MPP,重症MPP临床症状重,肺部炎症明显,易合并肺内外并发症,经抗感染、免疫支持、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预后良好。
李虎万俊华亚军张玲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儿童并发症支气管镜
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62例和激素治疗组74例,所有患儿均给予抗感染、退热、止咳、化痰等对症处理,激素治疗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甲泼尼龙2 mg/(kg·d)静脉滴注,并逐渐减少激素用量。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指标、炎症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激素治疗组退热时间、咳嗽基本消失时间、胸部X线片肺部阴影吸收时间、肺部湿啰音吸收时间较常规治疗组明显缩短(P<0.05),血沉、快速C反应蛋白水平下降程度比常规治疗组更为显著(P<0.05),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结论:对于儿童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基础上加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能够更快缓解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肺部炎症吸收,减轻全身炎症反应。
刘青李虎张玲华亚军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糖皮质激素儿童
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脑组织自由基代谢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探讨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42只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常温缺血组(A组)、常温缺血+亚低温组(B组)、常温缺血+川芎嗪组(C组)、常温缺血+亚低温+川芎嗪组(D组),建立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模型,各组给予相应的治疗,检测各组幼鼠脑组织内MDA、SOD含量及GSH-Px活性,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B组、C组、D组幼鼠MDA含量均较A组低,SOD含量及GSH-Px活性高于A组,提示亚低温和川芎嗪治疗缺氧缺血性脑病有效;D组脑组织内MDA含量较B组、C组低,SOD含量、GSH-Px活性较B组、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B、C两组MDA和SOD含量及GSH-Px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川芎嗪均能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二者联用疗效更佳。
李虎万俊张玲
关键词:亚低温川芎嗪缺氧缺血性脑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三种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疗效比较被引量:13
2015年
目的:比较三种雾化吸入方案治疗婴幼儿急性喘息的临床疗效,探究更快缓解喘息症状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79例急性喘息婴幼儿随机分A、B、C 3组,A组每8 h 1次雾化吸入硫酸特布他林溶液2.5 mg和异丙托溴铵溶液0.25 mg;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0.5 mg,2次/天雾化吸入;C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每8 h 1次雾化吸入。治疗3-5 d后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及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和全身型激素使用情况。结果:治疗30 min后,C组喘息急性发作评分改善较A、B两组更加显著(Z=-4.26及Z=-3.45,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7,P〉0.05)。治疗3 d及5 d后三组间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86及H=0.60,P〉0.05)。三组速效β2受体激动剂和全身激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4及χ^2=0.95,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喘息急性发作婴幼儿,小剂量吸入型糖皮质激素(ICS)雾化吸入治疗不能明显提高疗效,早期大剂量使用ICS能够更快地缓解症状,但对后续疗效的提高没有明显促进作用。
张玲李虎万俊华亚军
关键词:喘息婴幼儿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大剂量
多因性喘息与发作性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比较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多因性喘息与发作性喘息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的异同。方法随机选取急性喘息婴幼儿71例,分为发作性喘息组和多因性喘息组,给予支气管舒张剂及吸入型激素雾化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入院时及治疗后潮气肺功能及其变化。结果治疗前多因性喘息患儿达峰时间比(TPTEF/Te)、达峰容积比(VPTEF/Ve)较发作性喘息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患儿均存在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多因性喘息患儿小气道阻塞情况更明显。
潘伟张玲王向烨
关键词:婴幼儿潮气呼吸肺功能
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脑组织MDA、SOD含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125只大鼠幼鼠按数字法分为5组,每组25只,假手术组(A组)分离右颈总动脉,未结扎即缝合切口 ,成功操作18只;成功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幼鼠模型82只,其中常温缺血为B组(20只)、亚低温为C组(19只)、川芎嗪为D组(22只)、亚低温+川芎嗪为E组(21只),给予各组相应的治疗,分别检测各组幼鼠脑组织内MDA、SOD含量,比较各组不同处理方法后脑组织内MDA、SOD含量的差异。结果C组、D组、E组幼鼠MDA含量均较B组低(P〈0.01),SOD含量高于B组(P〈0.01),E组幼鼠脑组织内MDA含量较C组、D组低(P〈0.01),SOD含量稍高于C组、D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C、D两组MDA和SOD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低温、川芎嗪均能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但两者联合使用,其疗效更佳。
李虎万俊张玲
关键词:川芎嗪代谢代谢代谢代谢
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的脑保护作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通过检测脑组织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探讨亚低温、川芎嗪对缺氧缺血性脑病幼鼠的脑保护作用。方法将142只大鼠幼鼠随机分为常温缺血组32只(A组)、亚低温组36只(B组)、川芎嗪组38只(C组)、亚低温+川芎嗪组36只(D组),建立缺血缺氧性脑病幼鼠模型,给予各组相应的治疗,检测各组幼鼠脑组织内MDA、SOD含量,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组、C组、D组幼鼠MDA含量均较A组低,SOD含量高于A组,提示治疗有效。D组与B组、C组比较,脑组织内MDA含量较B、C组低(P=0.006,P=0.000),SOD含量(P=0.007,P=0.000)高于B组、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MDA和SOD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P=0.137)。结论亚低温、川芎嗪均能减轻缺氧缺血引起的脑损伤,两者联合使用,疗效更显著。
李虎万俊张玲
关键词:亚低温川芎嗪缺氧缺血性脑病丙二醛
动静脉血栓检测的检验及影像学研究进展
2020年
血栓栓塞性疾病是当前发病率及病死率较高的心血管系统疾病之一。准确检测血栓的存在是临床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传统的血清学、影像学方法结合当前最新的分子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临床和科研的血栓检测工作中。本文将以血栓形成途径的为基础,对现有的血清学、影像学等检测手段的优缺点以及区别动静脉血栓的方法进行描述,讨论检测动静脉血栓的新方法和分子影像学探针的最新研究进展。
陈婉雯张玲姚玉宇
关键词:血栓形成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测
宫内感染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探讨宫内感染及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与早产儿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于该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163例,根据头部影像学检查结果分为脑损伤组和非脑损伤组,比较两组宫内感染率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脑损伤高危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有56例早产儿发生脑损伤,脑损伤组宫内感染率46.4%,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组的23.4%(χ^2=9.10,P=0.003);脑损伤组血清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脑损伤组,IL-10水平低于非脑损伤组(P<0.01);IL-1β(OR=1.403,P<0.001)、IL-6(OR=1.054,P=0.006)是早产儿脑损伤的危险因素,IL-10是保护因素(OR=0.579,P<0.001)。结论宫内感染与早产儿脑损伤密切相关,出生后对早产儿进行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分析对脑损伤有一定预测作用。
张玲万俊王向烨王倩
关键词:早产儿脑损伤宫内感染细胞因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