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琰

作品数:30 被引量:138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泡球蚴
  • 3篇预后
  • 3篇原核表达
  • 3篇质粒
  • 3篇重组蛋白
  • 3篇流式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病理
  • 2篇凋亡
  • 2篇肿瘤
  • 2篇细胞株
  • 2篇临床病理
  • 2篇临床病理分析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细胞
  • 2篇流式细胞术
  • 2篇流式细胞仪
  • 2篇免疫检测
  • 2篇抗体

机构

  • 26篇新疆医科大学...
  • 15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阿拉巴马大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作者

  • 30篇张琰
  • 19篇温浩
  • 16篇林仁勇
  • 14篇卢晓梅
  • 11篇王星
  • 10篇王俨
  • 9篇张静萍
  • 8篇王俊芳
  • 8篇张春桃
  • 3篇张彤
  • 3篇张亚楼
  • 3篇冯晓辉
  • 3篇丁剑冰
  • 3篇苗娜
  • 2篇张建龙
  • 2篇张巍
  • 2篇张蓓
  • 2篇张月明
  • 2篇梁晓慧
  • 2篇张朝霞

传媒

  • 11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中国实验血液...
  • 2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疾病控制杂志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中国寄生虫病...
  • 1篇地方病通报
  • 1篇营养学报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7篇2005
  • 1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疆地区远程病理会诊的应用价值
2020年
随着临床医学对诊断标准要求的提高,作为诊断“金标准”的病理诊断,诊断准确性也更加严格。为了提高病理诊断的精准度,应运而生的是远程病理会诊。1987年,美国RUSH医学院病理科Weinstein首次提出了远程病理会诊这一概念[1]。十年后,在空军总医院,由6位北京地区的病理学专家建立起我国第一个远程病理工作站及在28个大中城市建立二级会诊站[2]。自此,远程病理会诊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发展。而新疆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与其他一线城市大型三级医院距离较远,各地州医院医疗资源分布相对不均,医疗水平参差不齐,加上病理医师稀缺,远程病理会诊成为疾病诊断的必要方法。
张琰廉思谊苗娜
RT-PCR方法检测白血病中NUP98-HOX融合基因的初步研究
2005年
为了研究白血病患者体内是否有NUP98 HOXA、NUP98 HOXB、NUP98 HOXC、NUP98 HOXD融合基因 ,提取了骨髓中单个核细胞总RNA ,用甲醛变性电泳检测其完整性 ;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并设计了 17对引物 ,以巢式PCR法 (nested PCR )扩增NUP98 HOXA融合基因 ;一步法扩增NUP98 HOXB、NUP98 HOXC和NUP98 HOXD融合基因 ,4 12bpGAPDH作为内参照引物 ,2 %琼脂糖凝胶电泳判断PCR结果。结果表明 :所提RNA完整 ,反转录后PCR扩增每个样本中均有内参照GAPDH的表达 ,但是未发现有NUP98 HOXA、NUP98 HOXB、NUP98 HOXC、NUP98 HOXD融合基因。结论 :在本研究所取新疆白血病人群中没有检测到NUP98 HOXA、NUP98 HOXB、NUP98 HOXC和NUP98 HOXD融合基因。
张琰李玲温丙昭林仁勇曹旭王宁哈力达.牙森江明温浩卢晓梅冯晓辉王星
关键词:白血病
泡球蚴Em18重组蛋白的表达及其抗原性检测的研究被引量:17
2005年
 目的 构建泡球蚴18(Em18)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高效表达、有生物活性的Em18重组蛋白,为包虫病诊断试剂的研制奠定基础。 方法 用DNAman软件设计引物,分别在引物5′端和3′端添加EcoRⅠ和 XhoⅠ酶切位点,以pMD18 T/Em18原核表达质粒为模板,PCR扩增Em18基因片断,经酶切,克隆入原核表达载体 pET 41a(+),构建原核表达质粒 pET41a Em18;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DE3),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其插入序列的正确性。经 IPTG诱导表达 rEm18 GST重组蛋白和GST重组蛋白,用谷光甘肽 Sepharose 4B亲合层析柱分别进行纯化,通过 SDS PAGE和Western blot试验分析鉴定。 结果 测序表明构建的 pET41a Em18 原核表达质粒均为正确连接,插入 Em18 基因片断为486 bp。SDS PAGE检测表明Em18基因以 rEm18 GST重组蛋白的方式得到成功表达,在相对分子质量单位 50ku处有表达条带;Western blot分析显示,rEm18 GST重组蛋白能被泡型棘球蚴病人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结论 成功构建了 pET41a Em18原核表达质粒,获得的 rEm18 GST重组蛋白具有生物活性和抗原性,有望应用于泡型包虫病诊断试剂的研制。
王俨林仁勇丁剑冰卢晓梅张静萍王星梁晓慧张亚楼张琰温浩
关键词:泡球蚴原核表达
3种截短的泡球蚴Em18基因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表达及鉴定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构建3种截短的泡球蚴18(Em18)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获得高效表达、有生物活性的3种重组蛋白,并对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DNAman软件设计引物,PCR法扩增并构建3种截短的pET41a-Em18.1、Em18.2和Em18.3原核表达质粒,测序鉴定插入序列正确性;IPTG诱导、表达和纯化rEm18.1-GST、rEm18.2-GST和rEm18.3-GST重组蛋白,SDS-PAGE电泳及Western blot进行初步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3种截短的pET41a-Em18.1、Em18.2和Em18.3重组表达质粒;SDS-PAGE检测表明rEm18.1-GST、rEm18.2-GST、rEm18.3-GST重组蛋白得到成功表达,在分子质量单位为41、45.5和45.5ku处有表达条带;Western blot显示3种重组蛋白均能被AE病人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了截短的pET41a-Em18.1、pET41a-Em18.2和pET41a-Em18.3原核表达质粒,表达的3种重组蛋白均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为Em18抗原表位分析奠定了基础。
张春桃林仁勇王俊芳王星王俨卢晓梅张静萍张琰张彤温浩
关键词:泡球蚴免疫检测
淋巴细胞HLA-B27抗原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评价检测淋巴细胞检测淋巴细胞HLA-B27抗原在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spondylitis,AS)患者、腰痛患者及健康人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珐:取肘静脉血Iml(EDTANa2抗凝),采用荧光抗体HLA-B27-FITC/HLAB7-PE直接标记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中HLA-B27的比例。结果:24例AS患者、35例腰痛患者和55例健康者中HLA-B27阳性率分别为91.67%、5.71%、5.45%。结论:HLA-B27与强直性脊柱炎高度相关,其检测是AS诊断与鉴别诊断的重要标志。但检测阳性并不能作为AS的确诊和筛选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HLA-B27简便省时,稳定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临床检验。
张琰温浩张朝霞林仁勇卢晓梅冯晓辉张静萍王善珍胡安华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流式细胞仪淋巴细胞淋巴细胞
流式细胞仪在医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2
2005年
张琰温浩张朝霞
关键词:流式细胞仪流式细胞术RNA抗原遗传学血液学
泡球蚴18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初步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1
2005年
目的: 克隆、分析泡球蚴 18 (Em18)抗原基因,构建 pET41a Em18 原核表达质粒,并初步诱导表达Em18重组蛋白。方法: DNAman软件设计引物,RT PCR法克隆 Em18 cDNA并构建 pMD18 T/Em18 质粒,测序确定序列,利用DNAman和BLAST软件,对其进行基因序列分析。构建 pET41a Em18 原核表达质粒,测序鉴定插入序列正确性。IPTG初步诱导和表达 rEm18 GST重组蛋白,SDS PAGE电泳检测。结果: 测序结果显示Em18抗原基因长度为 486 bp,编码 161 个氨基酸。BLAST 比对分析表明为一新序列并被 GenBank 收录(AY513691)。构建的 pET41a Em18原核表达质粒,经 IPTG诱导后,SDS PAGE检测表明 rEm18 GST重组蛋白得到成功表达,在相对分子量为50 KDa处有表达条带。结论: 成功克隆并构建了 pET41a Em18 原核表达质粒,初步诱导表达出 rEm18 GST重组蛋白,为新一代包虫病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
王俨林仁勇丁剑冰卢晓梅张静萍王星梁晓慧张亚楼张琰温浩
关键词:泡球蚴重组蛋白
miR-592、miR155-5P及miR20a对肺癌远处转移的判定及预后预测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miR-592、miR155-5P及miR20a对肺癌远处转移的判定及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1-2022.1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分为远处转移组、非远处转移组。检测各组miR-592、miR155-5P及miR20a表达水平并分析诊断价值。1年随访后分为预后不良组、预后良好组,对比资料,并分析预测价值。结果:远处转移组癌组织miR-592、miR155-5P及miR20a相对表达量高于非远处转移组(P<0.05);miR-592、miR155-5P及miR20a三者联合对肺癌远处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高于三者单一诊断;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患者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miR-592、miR155-5P及miR20a相对表达量对比差异显著(P<0.05);临床分期、远处转移、分化程度、miR-592、miR155-5P及miR20a对肺癌预后不良具有独立预测价值(P<0.05)。结论:miR-592、miR155-5P及miR20a三者结合对于肺癌远处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较高,且可对肺癌预后情况进行早期预测。
张琰巩楠李羿兴佐力克谷申森
关键词:微小RNA肺癌远处转移预后预测
中枢神经细胞瘤16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6例中枢神经细胞瘤,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患者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5岁,男性11例,女性5例,病变均位于侧脑室。中枢神经细胞瘤好发于中青年,无性别差异,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为主,部分表现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失明、记忆力减退等症状;病理组织学由中等大小的圆形、卵圆形细胞构成,肿瘤细胞胞质常形成核周空晕,瘤细胞间质见纤细的分支状血管,血管周围可见无细胞核的基质岛网状结构;免疫组化Neu-N均呈强(+)(16/16),Syn(14/16)、NSE(13/16)、S-100(10/16)在细胞间无核原纤维岛区呈弥漫(+),少许瘤细胞胞质(+),14例GFAP(-),2例肿瘤细胞胞质可见GFAP散在(+),肿瘤细胞Ki-67 1%~3%(+)。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是分化好的神经元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好发于中青年脑室内。结合组织学形态、免疫组化、肿瘤发生部位及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这些特点对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具有重要鉴别诊断意义,手术全切患者预后良好,次全切除患者可以辅助放射治疗延缓肿瘤的生长与复发。
李俊芝张琰葛金莲苗娜张巍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预后
半定量RT-PCR检测细胞因子表达的研究被引量:29
2003年
目的 :建立一种客观、敏感的检测IL 2 /IL 4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变化的方法。 方法 :采用TRIzol试剂提取免疫排斥 /免疫耐受大鼠脾脏组织总RNA ,分光光度计法定量。取 2 μg总RNA ,采用RT PCR法逆转录 扩增IL 2、IL 4和内参照 β actincDNA ,扩增产物经电泳分离后 ,用凝胶图像分析仪照相和扫描分析 ,检测其相对表达量。 结果 :RT PCR产物经电泳后 ,β actin、IL 2和IL 4分别在 2 2 6bp、342bp和 332bp处出现明显条带 ,与预定条带大小相一致 ;免疫耐受组IL 4与免疫排斥组IL 2的表达有明显差异 ,在免疫耐受组中IL 4表达增高 ,而在免疫排斥组中IL 2表达增高 ,内参照 β actin扩增条带亮度在两组中相同 ,PCR产物量与扩增初始模板量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 结论 :半定量RT PCR检测是一种从少量细胞中快速、简便。
林仁勇丁剑冰温浩熊海波王笑峰陈新华张琰陈志芳
关键词:半定量RT-PCR细胞因子基因表达IL-2IL-4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