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登明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质
  • 2篇勘查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面沉降监测
  • 1篇地球化
  • 1篇地球化学
  • 1篇地球化学特征
  • 1篇地球物理
  • 1篇地热勘查
  • 1篇地质调查
  • 1篇地质构造
  • 1篇深部
  • 1篇深部勘查
  • 1篇土壤
  • 1篇区域地球化学
  • 1篇区域地球化学...
  • 1篇区域地质
  • 1篇区域地质调查
  • 1篇资源潜力
  • 1篇资源潜力分析

机构

  • 5篇江苏省地质调...
  • 1篇中国地震局

作者

  • 5篇张登明
  • 3篇陈火根
  • 2篇金永念
  • 2篇吴曙亮
  • 2篇刘志平
  • 1篇范迪富
  • 1篇葛云
  • 1篇黄震
  • 1篇冯金顺
  • 1篇朱叶飞
  • 1篇武健强
  • 1篇蒋梦林
  • 1篇吴新民
  • 1篇罗毅
  • 1篇张景发
  • 1篇华明
  • 1篇徐雪球
  • 1篇廖启林
  • 1篇孙磊
  • 1篇贾根

传媒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PS-InSAR的1995—2000年苏州地面沉降监测被引量:14
2010年
永久散射体(PS)技术在传统差分干涉测量(D-InSAR)中引入时间维,分析长时间内保持稳定的像元集相位变化,获得毫米级的地面测量精度,但是该技术要求处理的范围较小。采用分块处理的方法,通过PS差分干涉测量处理,得到1995—2000年苏州地区地面沉降场的测量值。地面水准测量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雷达差分干涉测量精度可达5mm(以水准测量代表地面形变的真实情况),基于分块处理的PS-InSAR技术在进行城市地面沉降监测和时空演化特征研究中具有很大的优势。
朱叶飞陈火根张登明武健强吴曙亮张景发罗毅
关键词:D-INSARPS-INSAR地面沉降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在地热勘查中的应用被引量:31
2006年
以张家港市西张镇地热资源勘查为例,在物性认识基础上,应用重力、航磁、直流电测深、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等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查区地热水盖层、储层、导水构造进行研究;在物探建议的井位钻探,千米深度钻遇低温热水,井口水温45℃,单井出水量810m^1 180m3/d。
金永念张登明刘志平
关键词:储层盖层
江苏土壤区域地球化学特征初步研究
利用“江苏省国土生态地球化学调查”项目所取得的54项指标的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资料,介绍了开展江苏省区域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的基本方法,研究了江苏地表土壤有关地球化学指标的区域分布与分配,比较了主要土壤类型的元素丰度及其分散富集...
廖启林吴新民张登明金洋华明颜朝阳
关键词:土壤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文献传递
1:250000南通市幅区域地质调查
张登明徐雪球陈火根范迪富刘志平蒋梦林冯金顺吴曙亮金永念葛云孙磊
该项目首次运用地层多重划分方法,对测区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和划分对比,建立了第四纪沉积结构模型,重现了第四纪沉积物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了测区第四系沉积相和沉积体系,查明了古地理环境演变过程和长江古河道的迁移...
关键词:
关键词:区域地质调查地质构造
宁芜火山岩区(江苏部分)深部矿产资源潜力分析
笔者在深入系统地总结宁芜火山岩区(江苏部分)成矿地质背景、矿产地质特征和成矿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重点对该地区矿产资源潜力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在该地区开展深部勘查的资源前景和工作方向进行了研究和预测。
贾根张登明黄震陈火根
关键词:矿产资源深部勘查成矿地质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