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岩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提取物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锯叶棕提取物
  • 2篇胶质
  • 2篇胶质瘤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质
  • 1篇凋亡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性
  • 1篇易损性
  • 1篇植物提取
  • 1篇植物提取物
  • 1篇神经胶质

机构

  • 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辽宁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张红岩
  • 4篇车玉琴
  • 2篇沈京莲
  • 2篇吕回
  • 2篇王薇
  • 2篇彭沈君
  • 1篇张立新
  • 1篇樊建华
  • 1篇李洁
  • 1篇李冬梅
  • 1篇朱杰
  • 1篇王元元
  • 1篇高飞
  • 1篇惠林萍
  • 1篇高红华
  • 1篇丁红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与甘露醇联合应用对大鼠脑梗死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1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手术未治疗组、甘露醇组、依达拉奉组、甘露醇与依达拉奉合用组(联合组)。采用Longa改良法制作大鼠脑梗死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6h、d1、d2、d3、d7取损伤区脑组织,观察缺血脑组织形态变化及检测AQP-4 mRNA的表达并比较。【结果】正常组与假手术组脑组织无明显水肿,未治疗组大鼠缺血区的脑组织细胞及血管周围间隙扩大,部分细胞坏死,脑水肿于d3最明显,d7基本消退,甘露醇组未见脑水肿缓解、残留少许神经细胞;依达拉奉组和联合组脑组织水肿减轻、有较多的神经细胞保留。假手术组、依达拉奉组、联合组d1、d7组织中AQP-4 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假手术组6h、d2、d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联合组6h高于对照组(P〈0.05),d2、d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依达拉奉组、联合组各时间点AQP-4mRNA表达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未治疗组、甘露醇组随时间AQP-4 mRNA表达逐渐增多,d3达到高峰,之后下降,但在d7时还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QP-4/TIRNA与脑水肿的过程密切相关,脑梗死后AQP-4mRNA的表达增加,依达拉奉联合甘露醇治疗能够下调AQP-4 mRNA的表达,缓解脑梗死后的脑水肿。
李冬梅张红岩张立新高红华高飞惠林萍
基质金属蛋白酶-9及白细胞介素-6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MMP-9及IL-6与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9例和健康对照者20例,根据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分为易损性斑块组和非易损性斑块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MP-9和IL-6水平,并对二者间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非易损性斑块组患者血清MMP-9和IL-6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00),易损性斑块组表达水平高于非易损性斑块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00),MMP-9和IL-6在外周血中的表达变化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关系(r=0.836,P=0.043)。结论血清MMP-9和IL-6是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的重要因素,IL-6可上调MMP-9的表达水平。
王薇车玉琴王元元樊建华张红岩吕回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6
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比较
2011年
目的比较颅内外动脉狭窄相关危险因素的差异。方法选择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96例,经血管影像学检查后分为颅外动脉狭窄组及颅内动脉狭窄组,分析各组的危险因素。结果颅外动脉狭窄组年龄为(66.58±10.20)岁,颅内动脉狭窄组为(52.52±15.90)岁,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颅内动脉病变患者年龄偏小,而颅外动脉病变患者倾向于高龄。
张红岩丁红车玉琴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动脉狭窄
锯叶棕提取物对GL261胶质瘤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 观察锯叶棕提取物(SR)对大鼠胶质瘤的作用及对其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制作SD大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分成荷瘤组(n=10)、低剂量SR治疗组(n=10)、高剂量SR治疗组(n=10),另取10只大鼠为空白对照组.大鼠造模后饲养1周开始给予锯叶棕提取物及安慰剂,低剂量组50 mg/kg、隔日灌胃一次,高剂量组300 mg/kg、隔日灌胃1次,其他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喂养大鼠4周后,处死大鼠测瘤重、计算抑瘤率,TUNEL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结果 (1)与荷瘤组比较,用药组瘤重明显减少(F =62.678,P=0.000);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抑瘤率明显提高(P<0.05).(2)荷瘤组肿瘤凋亡细胞明显偏少,用药组肿瘤凋亡细胞百分率明显增加,且SR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最显著(F=1.287E3,P=0.000).(3)与用药组及空白组比较,荷瘤组脾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降低;与荷瘤组比较,用药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加,且SR高剂量组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提高(F=103.565,P=0.000).结论 锯叶棕提取物能够激活T淋巴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了胶质瘤的生长,药物浓度越大、其抑瘤作用越明显.
沈京莲张红岩车玉琴王薇吕回李洁彭沈君
锯叶棕提取物对胶质瘤大鼠免疫的调节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观察锯叶棕提取物对大鼠体内胶质瘤的作用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制作SD大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加空白对照组共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n=10)、荷瘤组(n=10)、低剂量SR治疗组(n=10)、高剂量SR治疗组(n=10)。大鼠造模后饲养1周开始给予锯叶棕提取物及安慰剂,低剂量组50 mg/kg、隔日灌胃一次,高剂量组300 mg/kg、隔日灌胃1次,其他组给予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喂养大鼠4周后,处死大鼠后测瘤重、计算抑瘤率,TUNEL染色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活性检测方法检测脾巨噬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4阳性淋巴细胞。结果:1用药组与荷瘤组比较,瘤重明显减少(F=62.678,P=0.000);高剂量组与低剂量组比较,抑瘤率明显提高。2荷瘤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偏少,用药组肿瘤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且SR高剂量组细胞凋亡最多(F=1.287,P=0.000)。3荷瘤组与空白组比较,脾巨噬细胞活性明显下降,用药后脾巨噬细胞活性提高,与剂量呈正相关(F=141.205,P=0.000;F=126.903,P=0.000)。4荷瘤组与空白组比较,CD4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减少,用药后CD4阳性淋巴细胞百分率增加,与剂量呈正相关(F=207.294,P=0.000)。结论:锯叶棕提取物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杀伤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药物浓度越大、其作用越明显。
沈京莲张红岩车玉琴朱杰彭沈君
关键词:胶质瘤凋亡巨噬细胞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