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还原态改变和淋巴细胞凋亡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和淋巴细胞凋亡情况探讨氧化还原态和淋巴细胞凋亡与疾病活动度的相关性.
方法:采集40例SLE患者和40名健康成年人(正常对照组)的静脉血,采用化学比色法... 廖永强 夏洪娇 彭可君 刘剑荣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氧化还原态 淋巴细胞 文献传递 萍乡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糖水平的调查分析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萍乡地区部分健康体检人群空腹血糖水平的调查,了解本地区成人血糖水平的变化趋势,为临床血糖的研究与糖尿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用已糖激酶法对2391例(男1343例,女95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糖进行检测并做统计分析。结果空腹血糖男、女均值分别为(5.44±0.87)mmol/L和(5.24±0.83)mmol/L,血糖平均水平随年龄递增逐渐上升,61岁~年龄组增高明显;空腹血糖异常百分比总体上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长升,男、女在21~30岁组就已出现,男性高于女性。结论成人空腹血糖水平随年龄递增呈上升趋势,高血糖检出率随年龄逐步上升。成人应定期做血糖检测,以预防及早期发现并治疗糖尿病。 彭可君 廖永强 孟芳 任妹关键词:健康体检人群 血糖 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结合荧光染色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 本文从2006年10月至今共采集了54例临床病例,采用涂片抗酸染色法和噬菌体生物扩增技术、结核杆菌荧光染色法同时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并与X线诊断结果和最后临床诊断进行比较、分析。在所检的51例标本中,噬菌体PhaB法... 夏洪娇 刘剑荣 刘冬明 彭可君 陈华良文献传递 原核pprⅠ基因活体转染对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氧化应激的影响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通过检测耐辐射奇球菌ppr I基因活体转染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的氧化应激和疾病活动性指标,探讨其对SLE小鼠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62只纯品系B6. MRL-Faslpr NJU雌性小鼠随机分成3组,未转染组(20只),pEGFP-c1空载体转染组(20只),pEGFP-c1-pprⅠ转染组(22只),纯品系C57BL/6健康小鼠作为健康对照组(20只)。应用活体电转染技术将pEGFP-c1空载体及pEGFP-c1-pprⅠ基因重组质粒转入SLE小鼠股前肌肉。Western blot鉴定转染后SLE小鼠外周血pEGFP-c1和pEGFP-c1-pprⅠ融合基因表达。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氧化应激标志物,ELISA法检测抗ds DNA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补体C4和C-反应蛋白。结果:(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质粒转染一周后均能在小鼠体内成功表达,且无毒副作用;(2)与未转染质粒和pEGFP-c1转染组SLE小鼠相比,pEGFP-c1-pprⅠ转染组SLE小鼠GSH含量显著升高(P<0. 01),丙二醛(MDA)、蛋白质羰基(Carbonyls)和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显著降低(P<0. 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明显升高(P<0. 05),血浆抗ds DNA抗体滴度和CRP含量显著降低(P<0. 01),补体C4明显升高(P<0. 05),与健康组相比,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3)与未转染质粒和pEGFP-c1转染组SLE小鼠相比,pEGFPc1-ppr I转染组SLE小鼠淋巴细胞凋亡率和死亡率明显下降(P<0. 01),与健康小鼠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耐辐射奇球菌ppr I基因活体转染后能在SLE小鼠体内稳定表达且能调节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降低SLE小鼠的疾病活动度。 彭可君 夏洪娇 何淑雅 廖永强关键词:氧化应激 淋巴细胞凋亡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015年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为评估红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的常规参数。过去研究发现,RDW是鉴别诊断地中海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和缺铁性贫血的重要临床指标。最新研究发现,RDW可用于心血管疾病的预后判定,RDW升高可代表心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炎症状态,但是其机制尚不清楚。戴天医等。研究发现,在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RDW与CRP、ESR等炎症因子呈正相关。 彭可君 廖永强 胡建康 王桂良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 病情活动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冠状动脉综合征 红细胞体积 尿蛋白系列检测在肾疾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对各种肾疾病患者的尿蛋白系列检测(包括尿微量白蛋白-简称mALB、尿24小时总蛋白、尿?2微球蛋白检测试剂、mALB/尿肌酐比值).探讨其在肾疾病的诊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健康体检人群作为正常对照组,用免疫比浊... 夏洪娇 彭可君 彭素萍 任妹 张勇文献传递 淋巴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皮肌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与T细胞亚群平衡的影响 2023年 目的分析淋巴血浆置换治疗重症皮肌炎(DM)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辅助性T细胞(Th)与T细胞亚群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6例重症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观察组采用淋巴血浆置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Th及T细胞亚群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常规与肾功能[血肌酐(SCr)、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高于对照组的74.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SR及CK、LDH、AS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h1水平、Th1/Th2均低于治疗前,Th2、Th17、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Th1水平、Th1/Th2均低于对照组,Th2、Th17、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组间及组内WBC、PLT及SCr、H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淋巴血浆置换治疗重症DM疗效确切,可纠正患者外周血Th1/Th2失衡情况,调节Th、T细胞亚群平衡,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伍庆辉 喻斌 尹玉婷 周军 彭可君关键词:重症皮肌炎 多种自身抗体联合检测对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分析各种肝病患者多种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探讨其对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s,ALD)的诊断价值。方法:根据临床诊断将患者分为ALD组(n=96)、病毒性肝炎组(n=135,包括75例乙型肝炎,65例丙型肝炎),另取6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n=62);其中,ALD组又分为自身免疫性肝炎组(AIH组,n=36)、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组(PBC组,n=58)、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组(PSC组,n=2)。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上述各组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ies,ANA)、抗平滑肌抗体(anti-smooth muscle antibodies,ASMA)、抗线粒体抗体(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ies,AMA);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抗肝肾微粒体Ⅰ型抗体(anti liver-kidney microsomal antibody Type 1,LKM-1)和抗线粒体Ⅱ型抗体(subtype of AMA,AMA-M2)、抗可溶性肝抗原/胰抗原抗体(soluble liver antigen/liver pancreas,SLA/LP)、抗肝细胞溶质抗原Ⅰ型抗体(antihepatocyte cytosol antigen Type 1,LC-1)。结果:AIH组ANA阳性率(69.4%)和PBC组ANA阳性率(87.9%)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37.3%)和健康对照组(4.8%)(均P<0.01);AIH组ASMA,LKM-1,SLA/LP,LC-1阳性率(44.4%,11.1%,2.8%,8.3%)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1.3%,1.7%,0,0)和健康对照组(均P<0.01);PBC组AMA-M2阳性率(91.3%)显著高于病毒性肝炎组(1.3%)和健康对照组(0)(均P<0.01)。结论:联合检测ANA,ASMA,LKM-1,SLA/LP,LC-1和AMA-M2等自身抗体可提高ALD诊断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且对ALD分型、诊疗具有重要意义。 任妹 廖永强 彭可君 孟芳 俞丹菁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病 病毒性肝炎 抗核抗体 X线诱发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剂量-效应关系探讨 目的用X线照射离体人血检测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率,建立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和微核的剂量-效应曲线用于受照者的受照剂量估算。方法用BG-6B医用直线加速器在0~5.0Gy的剂量范围内 夏洪娇 彭可君 陈明伟 刘剑荣文献传递 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参考值范围调查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通过测定萍乡地区健康成人血清肌酐值,建立本实验室的血清肌酐的参考值范围。方法:分别采用酶法和苦味酸法测定560例健康成人肌酐的血清水平。结果:血清肌酐水平呈正态分布,男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之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验室的参考值范围对疾病的预防、诊断、疗效及预后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实验室应根据标本类型、检测方法和检测人群制定适合的参考值范围。 彭可君 彭素萍 孟芳 陈华良关键词:肌酐 酶法 苦味酸法 参考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