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涛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房颤动患者
  • 2篇心房纤维化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外科
  • 2篇外科治疗
  • 2篇纤维化
  • 2篇房颤
  • 2篇风湿
  • 2篇风湿性
  • 2篇风湿性心脏
  • 2篇风湿性心脏病
  • 2篇风湿性心脏病...
  • 1篇导管
  • 1篇动脉闭塞
  • 1篇动脉闭塞症
  • 1篇胸导管

机构

  • 6篇武汉大学

作者

  • 6篇夏军
  • 6篇彭涛
  • 3篇罗彬
  • 2篇马乐乐
  • 2篇方震宇
  • 2篇程邦昌
  • 2篇易欣
  • 2篇黎明江
  • 1篇彭毅
  • 1篇吴志勇
  • 1篇周艳丽
  • 1篇康敢军
  • 1篇黄杰

传媒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肝细胞生长因子(HGF)、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探讨房颤心房纤维化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21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术中获取约200 mg的右心房肌组织,分为窦律(SR)组11例和房颤(AF)组10例。Masson病理染色观察心房纤维化,免疫组化测定心房肌组织中CTGF、HGF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测定心房肌组织中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R组比较,CTGF、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水平及胶原容积分数在AF组显著增加,而HGF的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肌组织中CT-GF的表达增加及HGF的表达降低,可能激活了MAPKs信号通路分子的磷酸化表达,从而促进心房纤维化,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易欣黎明江马乐乐夏军彭涛
关键词:结缔组织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MAPKS心房颤动纤维化
TRPM7与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检测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组织中瞬时受体电位通道亚族M7(TRPM7)的mRNA及蛋白水平,探讨TRPM7与房颤心房纤维化的关系。方法:19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于换瓣术中获取约200 mg的右心房肌组织,分为窦律(SR)组9例和房颤(AF)组10例。HE病理染色观察心肌细胞横截面积,Masson染色及心肌纤维化标志物观察心房纤维化,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定量PCR测定心房肌组织中TRPM7的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SR组比较,心肌细胞横截面积、胶原容积分数、心肌纤维化标志物CTGF、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的mRNA水平、TRPM7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AF组显著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房颤患者心肌组织中TRPM7的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促心房纤维化,参与房颤的发生与维持。
黎明江易欣马乐乐周艳丽夏军彭涛
关键词:心房颤动纤维化
主髂动脉闭塞症外科治疗11例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主髂动脉闭塞症是血管外科常见的动脉闭塞性疾病,病变部位以主髂动脉分叉及双侧髂总动脉多见,外科手术目的主要是重建下肢血液循环.本文就我们近两年主髂动脉闭塞症手术治疗病例资料进行分析.
彭涛夏军彭毅罗彬
关键词:主髂动脉闭塞症
原发性肺动脉肉瘤1例
2012年
患者男,56岁。问断左侧胸闷、胸痛2年,劳力性气喘1月。既往有肺结核病史多年。查体:血压135/88 mmHg(1 mm Hg = 0.133 kPa),体温38℃,心率83次/min,律齐,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2/Ⅵ级收缩期喷射样杂音。D-二聚体阴性。
彭涛夏军吴志勇罗彬
关键词:肺动脉肉瘤原发性D-二聚体劳力性收缩期
长效多功能胃造口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部分食管良、恶性狭窄的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或作为辅助治疗措施时会采用胃造口术。胃造口的目的在于胃引流减压、胃饲养或终身胃肠改道。对于治疗食管瘢痕狭窄进行拉线循环扩张者,需要多功能且保留时间较长.但又非永久性胃造口。若按传统术式进行,往往遭致失败.诸如胃管脱出无法再插入,
方震宇夏军彭涛程邦昌
关键词:胃造瘘术食管狭窄食管扩张术
医源性乳糜胸的外科治疗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医源性乳糜胸的最佳手术时机、径路和术式。方法分析46例胸内脏器近期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的临床资料,含食管中上段癌36例,肺癌6例,纵隔肿瘤3例,成人动脉导管未闭症1例。术后6—41d,经再次开胸行胸导管主干结扎或漏口缝扎;另有3例行第三次开胸手术。结果治愈44例(95.6%),发生并发症20例,并发症率43.5%,死亡2例(4.4%)。随访获40例,随访时间1~3年,均未有乳糜胸复发。结论胸内脏器近期手术后并发乳糜胸,经保守治疗,24h胸液引流量〉1500ml连续3d,且无减少趋势,宜再手术;手术首选右胸径路(80%),可清楚显露胸导管主干,对极个别再次手术失败的病例,经左胸游离套索带牵开胸主动脉,显露主动脉椎体夹沟内被遗漏的胸导管予以缝扎。术式以膈肌上胸导管结扎或大块组织缝扎为主,同时争取发现和缝扎乳糜漏口。
方震宇夏军彭涛罗彬黄杰康敢军程邦昌
关键词:乳糜胸胸导管外科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