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时平
-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东台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关系。 方法 对无糖尿病老年高血压病患者 6 0例、正常血压者 (对照组 ) 6 0例的空腹血糖 (FBG)、胰岛素 (FINS)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进行对比。 结果 高血压组和对照组的FBG、FINS、ISI均无明显差异 (均P >0 0 5 ) ,按是否肥胖进一步分组分析 ,肥胖者中高血压组IS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无糖尿病的老年人高血压病患者总体上不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 ,但在高血压病患者中的肥胖者则显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的倾向。
- 丁国华唐友国王香谷马连官姚成俊徐时平姚峰
- 关键词:高血压胰岛素抵抗老年人
- 依那普利对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被引量:4
- 2011年
- 临床发现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使用不同的抗高血压药物反应不同,但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本研究通过观察不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基因型的EH患者对依那普利治疗的反应,探讨ACE基因型与依那普利降压效果的关系。
- 李健潘小进占伊扬崔爱红丁国华徐时平姚成俊
-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依那普利
- 类风湿关节炎心脏损害2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回顾性分析 85例类风湿关节炎中伴心脏损害 2 4例的临床资料 ,其中心包炎 8例 ( 3 3 .3 % ) ,心肌炎 4例 ( 16.7% ) ,心律失常 10例 ( 41.7% ) ,心瓣膜病变 5例 ( 2 0 .8% ) ,心内膜赘生物 4例 ( 16.7% )。心脏损害与类风湿活动相关。治疗原发病后心包炎及心肌炎完全消退 ,心律失常部分好转 ,瓣膜病变及心内膜赘生物未能消退。超声心动图( UCG)
- 唐祝奇唐友国姚成俊朱勇徐时平
- 关键词:心脏损害类风湿关节炎超声心动图
- 生脉注射液合用辅酶Q_(10)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 2001年
- 徐时平周秀文
-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生脉注射液辅酶Q10
- 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8
- 2016年
- 目的探讨采用时间治疗学指导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患者146例,根据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分为勺型、非勺型、反勺型三组。对勺型组晨起给予厄贝沙坦0.15 g,非勺型组早晚分别给予厄贝沙坦75 mg,反勺型者晚间给予厄贝沙坦0.15 g。2周后,若患者血压未达标,勺型组22:00(或睡前)加用氨氯地平5 mg,非勺型组10:00及22:00分别加用氨氯地平2.5 mg,反勺型组10:00加用氨氯地平5 mg。4周后,若患者血压仍未达标,晨起加用氢氯噻嗪12.5 mg,8周后复查24 h动态血压。结果 146例中,勺型组97例,非勺型组34例,反勺型组15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2%(136/146),勺型组、非勺型、反勺型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5.9%(93/97)、88.2%(30/34)、86.7%(13/15)。治疗后三组24 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白昼及夜间血压负荷均下降(P均<0.05)。结论根据时间治疗学理论应用动态血压监测指导降压药物应用能获得良好的血压控制。
- 潘小进崔爱红徐时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时间治疗学动态血压监测
- 六神丸及蟾酥中类地高辛免疫活力的初步探讨被引量:1
- 1995年
- 地高辛(Digoxin)是一种植物糖苷,通常用亍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据Panesar NS报道,六神丸中存在类地高辛的植物糖苷结构的物质,即类地高辛免疫反应性物质(Digoxin-Like Immunalreaction Substance(s),DLIS),可加强心肌收缩,减慢心律和抑制传导,抑制血管通透性等。
- 姚峰徐时平
- 关键词:地高辛六神丸蟾酥慢心律血管通透性免疫反应性
- 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的疗效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研究和探讨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采用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的情况及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1年4月—2014年4月以来,在该院心内科进行临床治疗的100例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他们平均的划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各50例),分别采用常规方法和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进行临床治疗,并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结果统计学比较显示,观察组的DBF、SBP、HR、LVESd、LVEDd以及LVEF水平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2.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74.0%),组内及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结合美托洛尔对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心功能的恢复,因此,它是一种有效、理想、科学的临床诊治方法。
- 徐时平朱琳莲潘小进姚成俊
- 关键词:慢性充血性心衰厄贝沙坦美托洛尔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贫血的临床特征与院内结局的关系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合并贫血病人的临床特征,观察其与院内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诊断为ACS病人,根据血红蛋白水平分为贫血组与非贫血组,入院后检测血常规、生化功能、血清铁蛋白、维生素B12及叶酸水平,并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观察输血与发生心脏衰竭事件、院内死亡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贫血组男性略高于非贫血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贫血组平均年龄高于非贫血组(P<0.01)。既往疾病史中,贫血组合并慢性肾脏疾病病人高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UA比例高于非贫血组(P<0.05),但STEMI则低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服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病人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1)。贫血组总蛋白及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非贫血组(P<0.01),而贫血组血清肌酐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1)。72例贫血病人中,49例为单一病因,11例为多种病因,12例病因不明。93例行CAG,非贫血组单支血管病变(SVD)多见,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例病人行PCI术,单支重建18例,双支重建19例,三支重建6例。贫血组发生心衰明显高于非贫血组(P<0.05)。贫血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长于非贫血组(P<0.01);2组输血及血管重建例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贫血与ACS、心衰及PCI术后密切相关。
- 邱珺徐时平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贫血住院时间血红蛋白
- 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作用的研究
-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作用的研究.
方法:收集H型高血压患者10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叶酸治疗,对照组仅接受氨氯地平降压治疗,所有患者规律治疗...
- 徐时平周玉贵
- 关键词:H型高血压氨氯地平叶酸
- 江苏东台农村高血压病及其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调查江苏省东台市农村地区高血压病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主要危险因素,为高血压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江苏省东台市农村15岁以上人口共14706人为研究对象,进行血压测量及相关危险因素调查。[结果](1)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病粗患病率为21.11%(标化患病率为18.47%),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4.54%,18.38%。(2)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26.83%,14.14%,5.31%。(3)多元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高钠饮食、吸烟、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血脂与高血压发病有关。[结论]应普及农村人口高血压病知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病防治水平。
- 潘小进林钢李健崔爱红丁国华徐时平姚成俊叶骅周玉桂
- 关键词:高血压农村人口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