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行军
- 作品数:21 被引量:52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文化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受力性能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根据影响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力的几个主要因素,本文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面板厚度、面板刚度两个参数作为计算变量,对高性能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剪切面的嵌锁应力进行了性能分析。
- 徐行军
- 关键词: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性能研究
- 基于理实一体化的《市政工程测量》课程教学体系的重构被引量:2
- 2016年
- 为适应新常态下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高职土建类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与素质结构要求对课程体系有着很大的调整构建,越来越倾向于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市政工程测量》作为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职业技能课,以仿真校内道路中线测量项目为导向,基于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体系进行重构以满足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急切需求。从市政工程测量原有教学体系存在问题、市政工程特点及工程测量技术发展、新常态下市政工程测量人员素质要求、市政工程测量课程体系重构思路、市政工程测量教学体系重构等几个方面分析了该课程体系重构建议,以供类似专业及课程学习参考。
- 徐行军郭南华
-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市政工程测量教学体系
- 植被护坡技术在边坡防护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3年
- 植被护坡是利用植被固土的原理来稳定岩土边坡,美化生态环境的一种新技术,在公路及铁道工程中得到成功的应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植被护坡机理,包含植被护坡的力学效应、水文效应和环境效应三个方面,植被护坡技术与边坡加固技术有机结合,保证边坡稳定性及快速恢复环境。
- 徐行军
- 关键词:植被护坡边坡防护工程应用
- 新型城市公用市政隧道“共同沟”刍议被引量:10
- 2006年
- 本文简要阐述了共同沟的概念、优点、国内外共同沟建设现状。综合利用城市道路空间,尤其是城市道路地下空间,积极建设集城市各种生命管线设施为一体的共同沟是城市道路空间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共同沟作为城市地区的地下综合市政管线走廊,不仅对于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而且对于地下空间的开发乃至整个城市的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
- 徐行军
- 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性能研究
- 2008年
- 沥青路面具有良好的路用性能,在道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已建成的高速公路中,95%以上都采用沥青路面。随着交通量的增长、轴载增加、超载严重、渠化交通、近年来持续高温天气等因素的综合影响,车辙己经成为沥青路面早期破坏中最严重的破坏形式,严重影响路面的性能。从沥青混合料的材料、级配两方面,研究抗车辙性能,提出提高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的措施,从而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
- 徐行军周志坚
-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抗车辙级配
- 重载交通下水泥砼路面力学机理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以水泥砼路面结构与重载交通特性为研究实体,结合南方省份高温的区域性特点,轴载偏重,轴载次数多,接地压强大,采用三维有限元程序对最不利荷载位置的水泥砼路面的动力特性进行了模拟,得到板厚、基层厚度与模量、地基刚度、接缝等重要参数对水泥砼路面结构力学行为的变化规律,为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在重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参考。
- 徐行军
- 关键词:水泥砼路面重载交通有限元
- 不同功能城市道路的车辆横向分布特征被引量:4
- 2008年
- 针对城市道路路面设计中车道横向分布系数的使用情况,对交通性干道、综合性干道和商业性干道这三种类别的干道分别进行交通调查,并提出四车道、六车道城市道路的车道分布系数,有利于更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道路的路面设计。
- 周志坚徐行军
-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调查路面设计
- 钢筋砼预应力T梁在预制和架设中的测量控制——福宁高速公路A21标段云淡Ⅰ、Ⅱ桥
- 2003年
- 本文详细介绍了福宁高速公路A21标段钢筋破预应力T梁在预制过程和架设前后的测量控制。
- 徐行军
- 关键词:预制福宁高速公路预应力简支梁制梁台座测量放样
- 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和技能需求分析
- 2015年
- 在我国城镇化建设高速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技术人才在市政类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营整个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促进了高职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发展。通过市政类企事业单位对市政工程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和技能需求的调研,分析了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应以施工员、试验员、测量员、造价员、及质检员的岗位和技能需求为培养目标,为高质量地完成市政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探索市政工程技术专业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之路。
- 徐行军李冰
-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及施工工艺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对甬江特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及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为克服大体积混凝土因水化热产生开裂,工程采用控制水泥用量、掺加粉煤灰和矿渣及高效减水剂、延长混凝土设计龄期等方法,运用密实骨架堆积理论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优化设计,通过预埋冷却水管降温措施及严格的施工管理,有效减小混凝土温度差,减少混凝土温度裂缝的产生.
- 徐行军李冰
-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