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力

作品数:8 被引量:73H指数:2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生化机制
  • 4篇生理生化
  • 4篇生理生化机制
  • 4篇作物
  • 3篇湿润
  • 3篇湿润灌溉
  • 3篇脱分化
  • 3篇晚稻
  • 3篇谷类作物
  • 3篇灌溉
  • 3篇禾谷
  • 3篇禾谷类
  • 3篇禾谷类作物
  • 2篇氮量
  • 2篇栽培
  • 2篇栽培方式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基础
  • 2篇施氮
  • 2篇施氮量

机构

  • 7篇湖南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王学华
  • 7篇戴力
  • 3篇杨泉
  • 3篇张玉乐

传媒

  • 4篇作物研究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Agricu...

年份

  • 6篇2016
  • 1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湿润灌溉栽培方式下晚稻的适宜施氮量
为探索节水栽培的晚稻适宜施肥量,以'盛泰优018'为材料,在湿润灌溉条件下,通过5种不同施氮量处理:75.0、112.5、150.0、187.5和225.0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根、叶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
戴力杨泉王学华罗小仁张玉乐马冉剑
关键词:晚稻湿润灌溉施氮量产量性状
禾谷类作物小孢子脱分化的生理生化机制
2016年
禾谷类作物小孢子脱分化是小孢子细胞外环境变化导致内环境改变,从而诱导代谢酶活性、代谢途径以及调控基因表达的变化,最终脱离原有分化状态发生发育途径改变的过程。经各种胁迫预处理后,离体小孢子内发生了饥饿作用、内源激素变化和抗氧化胁迫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使得正常发育的结构和信息被破坏或消除,细胞质发生重组,营养核去抑制化,最终实现脱分化。这一过程牵涉到复杂的生理与遗传调控,其中起关键作用的酶和基因主要有:蛋白质水解酶、乙烯和生长素作用相关酶类、氧化还原系统或抗胁迫系统相关酶类、花粉特异蛋白和细胞分裂周期相关蛋白,以及它们的调控基因。对它们进行一定的人为调控可有效地促进禾谷类作物小孢子脱分化和胚胎诱导。
戴力王学华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小孢子脱分化生理机制生化机制
湿润灌溉栽培方式下晚稻的适宜施氮量被引量:2
2016年
为探索节水栽培的晚稻适宜施肥量,以‘盛泰优018’为材料,在湿润灌溉条件下,通过5种不同施氮量处理:75.0、112.5、150.0、187.5和225.0 kg/hm^2,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根、叶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以筛选出相对最优的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中等施氮水平(150.0 kg/hm^2)能够调控水稻构建出较合理的根、叶群体结构,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同时N肥利用率也相对较高,为本试验中增产效果相对最优的晚稻适宜施氮量。
戴力杨泉王学华罗小仁张玉乐马冉剑
关键词:晚稻施氮量湿润灌溉
禾谷类花粉培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英文)
2016年
从植物生理代谢的角度总结禾谷类花粉培养中一系列过程的生理代谢机制,同时探讨了小孢子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分化及转化等几个关键过程的生理学或细胞学机制。对该领域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王学华罗小仁戴力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花粉培养脱分化生理生化机制
湿润灌溉下晚稻肥料运筹方式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为探索晚稻节水节肥栽培技术,以‘盛泰优018’为材料,在湿润灌溉和施纯氮150 kg/hm2条件下,设置6种肥料运筹方式,研究施肥对水稻根、叶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相互关系,以筛选出相对最优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按NPK=1∶0.5∶1、基蘖穗肥=5∶3∶2或NPK=1∶0.6∶1.2、基蘖穗肥=6∶3∶1的施肥技术方案能够较好地调控水稻,构建出较合理的根、叶群体结构,获得较高的经济产量,为本试验中相对较优的晚稻肥料运筹方式。
王学华陈胤舟杨泉戴力罗小仁张玉乐马冉剑
关键词:晚稻湿润灌溉肥料运筹
作物根系镉滞留作用及其生理生化机制被引量:69
2016年
一定程度的镉胁迫严重影响了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农产品的产量及品质。文中全面综述了重金属镉胁迫对作物和人类的危害,以及镉在作物体内的吸收、转运和积累特征及其相关的主要调控基因和功能。简要概述了作物抗镉耐镉机制,重点讨论了其中的根系镉滞留作用的生理和生化机制。重金属镉主要通过根部吸收进入植株,在根中,Cd^(2+)首先进入由细胞间隙、细胞壁微孔以及细胞壁到质膜之间的空隙等构成的"自由空间",然后通过主动或被动吸收跨膜进入胞质,再经共质体或质外体途径运输到木质部导管中。水稻等作物主要通过下列途径来适应镉胁迫:细胞壁的滞留作用、原生质体的螯合作用、液泡的区室化作用、逆境蛋白和脯氨酸的积累、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提高、根系的滞留作用。根系镉滞留作用作为一种重要的抗耐镉毒害的方式,在调控作物对镉的吸收、转运和分配积累,阻碍镉进入植株地上部和原生质体,减少镉对作物自身生长发育及农产品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根茎间低转运量导致的镉滞留、根系细胞壁滞留和液泡滞留。(1)根茎间低转运量导致的镉滞留。该种滞留作用主要受到根系木质部的镉装载能力和镉长距离运输载体——植物螯合肽(PCs)含量的影响;它们主要受到质膜上跨膜离子转运蛋白HMA2和HMA4以及细胞中的PCs合成酶及其相应基因(如HMA2、HMA4、PCs1等)的调控。这些蛋白和基因对木质部的镉滞留起到负调控作用。(2)细胞壁滞留作用。根系细胞壁滞留发生在质外体部分(包括细胞壁和胞间层),主要与质外体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相关,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果胶多糖,半纤维素也起到一定作用。根据果胶和半纤维素滞留镉的作用方式的不同,细胞壁滞留作用可分为物理滞留和化学滞留。物理滞留主要与细胞壁
王学华戴力
关键词:根系植物螯合肽细胞壁
禾谷类花粉培养的生物学基础研究进展
2015年
从植物生理代谢的角度总结禾谷类花粉培养中一系列过程的生理代谢机制,同时探讨了小孢子脱分化和愈伤组织形成、分化及转化等几个关键过程的生理学或细胞学机制。对该领域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戴力王学华
关键词:禾谷类作物花粉培养脱分化生理生化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