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戴松茁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篇建筑
  • 4篇城市
  • 4篇城市设计
  • 2篇生态城
  • 2篇生态城市
  • 1篇点评
  • 1篇心态
  • 1篇学术
  • 1篇学术批评
  • 1篇学术图书
  • 1篇艺术
  • 1篇艺术中心
  • 1篇永恒
  • 1篇上帝
  • 1篇设计教育
  • 1篇生态
  • 1篇生态城市设计
  • 1篇生态问题
  • 1篇事务所
  • 1篇图书

机构

  • 10篇同济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戴松茁
  • 1篇包志禹
  • 1篇卢永毅
  • 1篇朱宇晖
  • 1篇王鲁民
  • 1篇蔡峰
  • 1篇郑时龄
  • 1篇卢济威
  • 1篇李长君
  • 1篇李海涛

传媒

  • 4篇时代建筑
  • 2篇建筑学报
  • 1篇上海综合经济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世界建筑导报...

年份

  • 1篇2008
  • 3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可行的"城市设计——当代城市设计的定义、方法、作用及未来被引量:10
2005年
城市设计这一概念往往很不确定。我国的城市设计大多以"指导方针"形式出现,用以控制和指导城市的形态建设,但很受规划的制约。另一种城市设计是通过大型示范性工程的建造去整合原有城市环境,并对附近地区的发展起引导作用,作者称之为"引导性"或"可行的"城市设计,国外不乏其例。作为一种动态概念,城市设计将会随着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相互融合,甚至最终消亡。
戴松茁
论建筑的永恒美被引量:1
1996年
论建筑的永恒美戴松茁对于“永恒美”的探索,贵党于整个人类历山。虽然历经了百代、g种族人们不懈的探东,“汞促美”的概急还是无法找到;就如同人人皆能感受到美,但“美”却无法定义一样。机许,世民田完整促涵的形而上猛进到了现在活生生的“日常生活也并”,永恒美...
戴松茁
关键词:建筑美学建筑设计建筑评论
城市整合──浙江临海崇和门广场城市设计被引量:3
2002年
本文以临海市崇和门广场的城市设计为例,阐述了以广场这一重要的城市要素为核心,通过城市设计的手 段进行城市整合,具体探讨了新老整合、开放空间整合、视廊整合、核心与周边整合、行为与空间整合等。
卢济威李长君戴松茁
关键词:城市设计
“上帝在细部之中”的衣钵传承——美国洛翰建筑事务所
2004年
美国洛翰建筑事务所可追溯到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1940年在美国开办的事务所。这个设计师事务所由60余位致力于推进营造技艺,强调对环境负责的建筑师、规划师和室内设计师组成,以将复杂、广泛的挑战化为超凡脱俗的设计方案,并拥有持久的影响力和价值而闻名于世。
戴松茁蔡峰
关键词:密斯·凡·德·罗
“纵横四海”——全球化时代,我们需要怎样的心态和设计教育
2005年
两千两百四十二年前,李斯给当时的秦王也就是后来的始皇帝上了《谏遂客书》,他以不拒他国的珍宝器物与轻天下之士作对比,坚决反对很多人提出的下逐客令的建议。提出“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李斯老先生当年面对的天下形势和今天好像颇有几分类似,
戴松茁
关键词:设计教育心态
安亭新镇——当代城市设计的新取向——紧凑城市的生态城市设计与新城市主义被引量:4
2004年
后代评价“一城九镇”的得失,会在这些城镇建成并使用相当一段时间后,通过观察比较得出客观结论。作为率先实施的安亭新镇,从目前能见到的图纸和设计工作会议纪要来看,除具有德国设计风格以外,可以说,它的设计内涵在多方面、全方位地体现出当代城市设计的新取向。
戴松茁
关键词:城市设计新城市主义生态城市
现代城市设计生态问题纵横谈
1999年
缘于政治、经济或其它的短视行为造成生态问题,导致世界范围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在城市生态学向生态城市过渡的过程中,现代城市设计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其具体模式正在探索中,本文认为人文的、高技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路与方法,将会是未来城市设计发展的方向。
戴松茁
关键词:生态可持续发展现代城市设计城市生态学生态城市
中国城市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理论与设计初探
戴松茁
“密集/分散”到“紧凑/松散”——可持续城市形态和上海青浦规划再思考被引量:10
2005年
上海青浦区的发展反映了一种大城市周边典型的城市现象:“边缘城市”。随着密集的中心城区的分散,有质量的建设和自发的沿路条带式的城市扩张并存.雄心勃勃的规划和不确定的前景相随。文章以青浦为例.针对其形成可持续城市形态的可能,提出紧凑+多心模式的新的网络结构.希望这种由大规模公共交通为导向的模式可以引导青浦、上海乃至于长江三角洲形成相对紧凑高效.以水乡绿色地景为特色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超级城市”。
戴松茁
关键词:未来交通
2007建筑中国·年度学术图书点评
2008年
关于2007年度学术图书点评 新年刚过,文军主编就派来任务组织一个国内2007出版建筑图书的点评工作。感觉这事很有难度,一是时间有限,二是如何选书,三是谁来点评。首先难在选书,感觉近年来每年都有可观的新书队伍浩荡地走进建筑书店,而年度点评多少有“选拔”之意,这就担心是否会困孤陋寡闻或见识浅薄而遗漏好书。好在主编周到,事先请多家出版社提供了部分年度书单(最后的选定主要从中得来),更好在我和主编想法一致,新书点评并非自立仲裁人角色,而是一次学术交流,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对国内建筑界学术进程或实践动向的更多关注与思考,同时希望推进学术批评的活跃。
卢永毅朱宇晖王鲁民李海涛包志禹郑时龄戴松茁
关键词:建筑界图书学术批评主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