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迪
- 作品数:50 被引量:257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利用嗜酸性硫杆菌去除制革污泥中铬的研究被引量:94
- 2004年
- 本研究采用嗜酸性硫杆菌 (Thiobacillusferrooxidans和Thiobacillusthiooxidans)并添加S粉为能源物的生物淋滤技术应用于制革污泥中铬的去除 (溶出 ) .序批式试验结果表明 ,淋滤处理 8d ,Cr的溶出率可高达 10 0 % (污泥中铬的原始浓度为14 5 19mg/kg) .在能源物各种投加比例中 ,以 4 g/L的投加比例较好 .研究表明 ,生物淋滤法去除制革污泥中铬主要是通过嗜酸性硫杆菌的新陈代谢使介质酸化而实现的 .生物淋滤作用导致介质 pH下降到 2 0 ,是使制革污泥中铬大量溶出的一个临界点 ,在 pH低于这个临界点时 ,污泥中铬去除率才可迅速达到 80 %~ 10 0 % .这为重金属含量高的废弃物处理展示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
- 周立祥方迪周顺桂王电站王世梅
- 关键词:制革污泥生物淋滤铬硫粉
- 浙江省农田土壤多环芳烃污染及风险评价被引量:15
- 2019年
- 为探究浙江省农田土壤中16种优控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含量、来源及生态和健康风险,用网格布点法采集了62个农田土壤样品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ΣPAHs浓度范围为34.04~1990.38ng·g^-1,污染物以高环类PAHs为主,研究区域内所有土样苯并[a]芘(BaP)浓度均未超过我国新颁布的《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15618—2018)中的风险筛选值。采用比值法及主成分分析研究其环境来源,结果显示主要来自于交通污染、煤炭和薪柴燃烧。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有87.10%的样点存在生态风险。毒性当量因子风险评价法分析结果显示,PAHs的毒性当量浓度范围为1.53~268.27 ng·g^-1,7种致癌PAHs为污染主体,平均占比高达99.18%。暴露量估算结果显示,经口摄入是PAHs致癌风险最高的暴露途径。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土壤中PAHs暴露暂时不会对人群产生明显的非致癌风险,但儿童的综合致癌风险已超过可接受范围,需引起重视。
- 李欣红史咲頔马瑾方迪邱兴华
- 关键词:多环芳烃农田土壤生态风险
- 一种以秸秆为碳源的复合丝状真菌生物沥浸处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丝状真菌菌株NAU‑12,分类命名为简青霉(Penicillium simplicissimum),于2015年6月25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号为CGMCC NO.109...
- 方迪周立祥李洁陶能
- 文献传递
- 污泥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的生物沥浸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 周立祥王电站郑冠宇方迪刘奋武刘秀海梁剑茹崔春红张卫华张雪英宋永伟
- 该项目属于“环境科学技术”中“固体废物处理”领域。针对污泥不规范处置严重污染环境的现实,创新研究了微生物促进污泥脱水和无害化的效果与机理,研发出以污泥深度脱水实现减量化、去除重金属和恶臭杀灭病原物实现无害化、以及高温发酵...
- 关键词:
- 关键词:污泥处理工艺固体废物处理堆肥工艺
- 一种吸附催化双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附催化双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环境工程材料领域。是以毛竹为原料,制成比表面积大的BB,再将其作为载体置于A.f菌反应装置中,利用该菌将硫酸亚铁氧化成纳米级的Sch直接负载到BB上,形成Fe‑O‑...
- 王电站李婷方迪周立祥朱鹏张泽鑫
- 产酸黑曲霉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
- 近年来,由工农业生产和人类活动造成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传统的物理化学修复方法相比,生物沥浸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具有处理费用低、效果好、无二次污染、可原位修复等优点。有研究表明,真菌可...
- 崔雨琪方迪周立祥
- 关键词:黑曲霉土壤重金属有机酸
- 热活化过一硫酸盐调理强化厌氧消化污泥脱水的研究被引量:13
- 2021年
- 为了解热活化过一硫酸盐(PMS)调理对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的影响,本文以毛细吸水时间(CST)、污泥比阻(SRF)和泥饼含水率(WC)为评价指标,通过比较不同温度条件下(25~80℃)热活化PMS调理过程中PMS分解速率、自由基产生、胞外聚合物(EPS)含量和组成,以及污泥形貌特征和粒径分布等变化规律,探讨作用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热活化PMS调理能显著改善厌氧消化污泥的脱水性能,且温度的升高可增强脱水改善的程度.在温度80℃、PMS投加量4 mmol·g^(-1)DS(干物质)和处理5 min的条件下,厌氧消化污泥CST、SRF和WC分别从原始污泥的141 s、2.31×10^(13)m·kg^(-1)、85%降至35 s、1.95×10^(12)m·kg^(-1)和63%.热活化PMS调理过程中产生的SO_(4)^(-)·和·OH破坏了污泥絮体结构,大幅消减了TB⁃EPS中的蛋白质(尤其是芳香类蛋白和色氨酸类蛋白),同时污泥粒径的增大(100μm→1000μm)可能是厌氧消化污泥脱水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该结果可为热活化过硫酸盐调理技术应用于厌氧消化污泥的高效脱水提供参考.
- 吴秀方迪危亚云顾成语周立祥
- 关键词:脱水厌氧消化污泥过硫酸盐热活化
- 一株嗜酸硫单质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在酸性重金属废水处理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9年
- 采用Hungate厌氧滚管法,从酸性重金属废水中筛选了1株嗜酸性的硫单质还原菌NAU-16.经形态学和16S r 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为脱硫菌属硫磺细菌种Desulfurella amilsii.研究了其在不同温度(20—60℃)、p H(1.0—7.0)和碳源(乙酸、丙醇、乳酸、葡萄糖、丙三醇、丙酮酸)条件下的生长特性,并通过序批式厌氧瓶培养考察了该菌株对污泥生物沥浸酸液中Zn^(^(2+))、Cu^(^(2+))、Ni^(^(2+))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菌株NAU-16最适生长温度为35—45℃,可在p H值3.0—7.0范围内较好生长,能利用乙酸、葡萄糖作为电子供体和碳源.同时,Desulfurella amilsii NAU-16介导的生物硫单质还原可有效处理含Zn^(^(2+))、Cu^(^(2+))、Ni^(^(2+))的污泥生物沥浸酸液.对于初始p H 3.0—4.0的沥浸液,处理12 d,Zn^(^(2+))、Cu^(^(2+))的去除率达99%以上,Ni^(^(2+))的去除率90%—99%.上述研究结果为酸性重金属废水生物处理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王黎芸方迪周立祥
- 关键词:低PH重金属废水
- 污泥回流比对生物除铬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4年
- 利用嗜酸性硫杆菌除铬是一种简单、高效、经济地实现了制革污泥无害化的新兴技术。在该工艺中,酸化污泥回流比是影响生物脱毒反应的重要参数之一。通过序批式摇床培养,分别考察了污泥回流比对含固率为4%和6%制革污泥脱毒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酸化污泥回流可保证脱毒反应的连续进行,对于含固率为4%的污泥而言,污泥回流比>1/2时,脱毒反应8d后对铬的去除率高达100%;对含固率为6%的污泥而言,回流比为2/3较适宜,脱毒处理8d后也可使铬去除率达到100%。
- 方迪周立祥
- 关键词:制革污泥生物脱毒除铬
- 制革污泥中Cr的生物淋滤研究
- 制革污泥是一种既含高浓度有毒金属铬(含Cr达1~4%),同时也富含有机质、氮磷等植物养分的有机废弃物。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是多数制革企业当前面临的迫切选择。基于生物湿法冶金原理(biohydrometallurgy)的生物...
- 方迪
- 关键词:制革污泥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硫硫杆菌生物淋滤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