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玺
- 作品数:3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更多>>
- 长江口水体中典型有机污染物检测及其生物效应的初步研究
- 本文以长江口区域水体为研究对象,对水体中的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一—低环多环芳烃与有机氯农药进行了检测,并利用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对其中的代表性物质林丹与菲的生物毒理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
- 明玺
- 关键词:长江口污染物检测有机氯农药生物效应
- 文献传递
- 林丹短期暴露下的斑马鱼(Brachydanio rerio)组织学变化被引量:19
- 2006年
- 以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为受试生物,初步探讨了林丹对斑马鱼的急性毒性以及不同浓度(0.01μg·L-1、1.0μg·L-1、100.0μg·L-1)的林丹暴露36d后对斑马鱼鳃和肝组织结构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林丹对斑马鱼96h-LC50为97.98μg·L-1,95%可信限为94.38 ̄101.72μg·L-1.当林丹浓度为0.01μg·L-1时,斑马鱼的鳃和肝组织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而暴露在1.0μg·L-1和100.0μg·L-1林丹溶液中的斑马鱼的鳃和肝组织结构变化显著.斑马鱼鳃组织变化为:上皮细胞残损、脱落,鳃小片上皮细胞水肿,柱细胞变形.斑马鱼肝组织变化为:部分肝细胞肿大,细胞核萎缩变形或偏离细胞中心,胞质疏松,空泡明显增加,细胞质中可见脂沉积.与1.0μg·L-1林丹暴露相比,暴露在100μg·L-1林丹溶液中的斑马鱼鳃和肝组织结构受到的损害更为严重.
- 明玺吴玲玲陈玲李建华赵建夫
- 关键词:斑马鱼毒性试验
- 长江口水域菲含量及对斑马鱼组织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 2007年
- 采集长江口表层水体样品,测定了样品中菲的含量,得到菲含量为13.55~91.73ng/L。据此,在实验室条件下,将斑马鱼暴露在浓度为50.0ng/L的菲水溶液中36d,研究了其对受试鱼鳃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斑马鱼的鳃和肝组织均受到了损害,主要表现为鳃小片上皮细胞肿大和水肿;部分肝细胞出现肿大、细胞质中出现空泡。表明长江口表层水体受到一定程度的菲污染,长江口表层水体中的菲含量已经对鱼体的鳃和肝组织产生了毒性,应加以关注。
- 吴玲玲明玺陈玲涂斌华赵建夫
- 关键词:斑马鱼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