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静
- 作品数:8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抗氧化剂对人血管内皮细胞钙转运的影响被引量:9
- 2000年
- 为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抗氧化剂对内皮细胞钙转运功能的影响 ,揭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毒性作用的分子机制和预防措施 ,采用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单独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及同时给予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抗氧化剂维生素E ,分别测定细胞钙摄取和释放功能 ,并测定细胞及上清液乳酸脱氢酶活性 ,计算细胞死亡率。结果发现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呈剂量依赖性增加细胞死亡率 ,同时刺激内皮细胞钙摄取增加 ,对钙释放无影响 ,维生素E可抑制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的上述作用。结果提示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刺激内皮细胞钙摄取可能是其致内皮细胞损伤的机制 ,维生素E通过抑制此作用而达到细胞保护的效应。
- 徐雅琴唐朝枢张钧华曹静宁涛柯杨
- 关键词:OX-LDL抗氧化剂维生素E血管内皮信号转导
- 牛磺酸对同型半胱氨酸致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被引量:35
- 2000年
- 徐雅琴张钧华柯杨宁涛曹静赵春玉李载权唐朝枢
- 关键词:牛磺酸血管内皮损伤拮抗作用
- 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期间血浆D-二聚体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3
- 1999年
- 目的 :探讨血浆 D-二聚体对评价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价值及意义。 方法 :2 9例 AMI患者分为溶栓组 (n=2 1) ,未溶栓组 (n=8) ;溶栓组根据溶栓治疗后冠状动脉 (冠脉 )是否开通又分为溶栓再通组 (n=12 ) ,溶栓未通组 (n=9)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 ISA)法检测血浆 D-二聚体的水平 ,并与正常对照组 (n=2 0 )进行比较。 结果 :AMI未溶栓组血浆 D-二聚体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0 .0 5 ) ;溶栓组血浆 D-二聚体较未溶栓组显著升高(P<0 .0 5 ) ,溶栓后血浆 D-二聚体较溶栓前显著升高 (P<0 .0 1) ,于溶栓后 6小时达高峰 ;溶栓再通组血浆 D-二聚体较溶栓未通组显著升高 ,溶栓前及溶栓后 6小时两组比较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 (P<0 .0 1)。 结论 :AMI早期已有纤溶系统亢进 ,应用溶栓药后进一步激活纤溶系统而发挥作用 ,且以溶栓再通组更显著。
- 徐雅琴王陆建李志苓张水旺曹静张钧华
- 关键词:心肌梗塞二聚体AMI溶栓疗法
- 第243例——发热、腹泻、发作性意识丧失伴抽搐
- 1999年
- 病历摘要患者男,32岁。因发热、头痛4天,伴腹泻、咳嗽3天,发作性抽搐8小时,于1998年3月25日1:00由急诊收入CCU。患者于入院前4日受凉后发热,T40~41℃,伴头痛,寒战。3日前咳嗽,咯少量白粘痰,全身不适,腹泻3次,为褐色水样便。外院查...
- 吴林张薇曹静丁文惠丁文惠丁燕生
- 关键词:心肌炎多器官衰竭腹泻发热
- C-型利钠利尿肽在球囊血管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6
- 1999年
- 目的:在大鼠主动脉球囊剥脱模型上观察血浆和主动脉组织C型利钠利尿肽(Ctype natriuretic peptide,CNP)的质量浓度和mRNA 表达的动态变化及外源性CNP对大鼠球囊损伤后内膜生成的影响,以探讨CNP在再狭窄中的作用。方法:放射免疫法测定CNP质量浓度,RTPCR 测定CNPmRNA 的表达。结果:发现大鼠球囊损伤后血浆CNP的质量浓度升高, 内膜剥脱后第3 天、10 天、21 天,血浆CNP 水平分别增高80 .7% ( P< 0.01) ,43.5 % (P< 0.05) 和27 .5% (P< 0.05),而主动脉组织CNP含量在损伤后第3 天下降46 .6% (P< 0.05) ,第10 天,21 天和28 天CNP含量分别增加2 .8 倍( P< 0 .01) 、1.6 倍( P< 0 .05) 和0 .82 倍(P< 0.05)。在血管损伤3 天时CNPmRNA 的表达减弱,而第10 天和第21 天CNPmRNA 的表达明显增强。外源性CNP显著抑制球囊损伤后第7 天和21 天新生内膜的形成,内膜/中膜比值分别降低23% (P< 0.05)和20 % (P<0 .05)。结论:CNP参与血管球囊损伤后的修复过程,可能是机体?
- 王晓红林桂亭李淑莲彭旭曹静庞永正唐朝枢
- 关键词:PTCA
- 肾上腺髓质素对转化生长因子-β促心肌成纤维细胞胶原生成作用的影响被引量:2
- 1999年
- 曹静张钧华徐雅琴符民桂王晓红唐朝枢
- 关键词:肾上腺髓质素心肌成纤维细胞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浆脑钠素与左室重塑的关系被引量:18
- 2001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早期血浆脑钠素与左室重塑的关系。方法 44例AMI患者分为依那普利组及常规治疗组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入院后 14d内血浆脑钠素水平 ;超声心动图测定同期及 3个月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 (LV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 (LVESVI)及左室射血分数 (LVEF)。结果 常规治疗组入院后即刻血浆脑钠素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5、14d较入院即刻进一步升高 (P <0 .0 5 )。AMI患者 5、14d血浆脑钠素水平与同期及 3个月LVEDVI、LVESVI正相关 (P <0 .0 5 ,0 .0 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 ,依那普利组脑钠素与心室容积指数一致性下降。结论 AMI后早期血浆脑钠素升高与左室重塑密切相关。
- 王晓阳丁文惠张宝娓田洪森曹静张钧华唐朝枢
-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脑钠素左室重塑病理
- 肾上腺髓质素在心肌缺血再灌注病人血浆中的变化及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被引量:6
- 2000年
- 目的 探讨肾上腺髓质素 (Adm)是否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过程及其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检测 17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接受静脉溶栓治疗血管再通的病人 ,溶栓 (再灌注 )前及溶栓 (再灌注 )后 4、12、2 4h ,3、7d及 2周时血浆肾上腺髓质素水平的动态变化 ,并在离体灌流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 ,观察再灌注过程中外源给予肾上腺髓质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 AMI病人溶栓前血浆Adm水平为 3 8pmol/L± 0 8pmol/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 (1 9pmol/L± 0 .8pmol/L ,P <0 .0 1) ,溶栓治疗成功、心肌再灌注后进一步升高 ,溶栓后 4h血浆Adm水平达峰值 ,较溶栓前升高 42 .9% (P <0 .0 1) ,溶栓 12h后逐渐下降 ,2 4h降至溶栓前水平 ,2周时仍明显高于正常值。离体大鼠心脏灌流模型 ,缺血 45min后 ,用Adm(10 -7mol/L)再灌注 15min ,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 ,可以使左心室内压收缩、舒张期最大变化率分别增加 76 .9%和 6 7.9% ,平均冠脉流量增加 48 8% ,灌流液中总蛋白 ,肌红蛋白含量和乳酸脱氢酶 (LDH)活性分别减少 34 .3%、6 3.6 %和 2 9.7%。结论 AMI病人溶栓后心肌再灌注时血浆Adm明显增加。Adm对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 曹静张钧华王晓红王晓阳李建平丁文惠唐朝枢
- 关键词: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肾上腺髓质素心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