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凡菊

作品数:15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西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7篇图书
  • 6篇图书馆
  • 6篇民国
  • 4篇图书馆学
  • 4篇民国时期
  • 3篇学术转型
  • 2篇学术影响
  • 2篇教育
  • 2篇抗战
  • 2篇抗战期间
  • 2篇办刊
  • 1篇单科
  • 1篇单科性院校
  • 1篇帝国
  • 1篇帝国主义
  • 1篇定本
  • 1篇新中国
  • 1篇新中国成立
  • 1篇虚拟馆藏
  • 1篇学派

机构

  • 15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15篇曾凡菊
  • 2篇贺金林
  • 1篇秦竟芝

传媒

  • 2篇图书馆建设
  • 2篇高校图书馆工...
  • 1篇信息系统工程
  • 1篇图书馆理论与...
  • 1篇浙江档案
  • 1篇图书馆学研究
  • 1篇学术论坛
  • 1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湖南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图书馆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战期间浙江省立图书馆的迁移被引量:1
2008年
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不仅残暴迫害中国人民,对于我国民族精神支柱的文化事业,同样给予极度的摧残,其中尤以沦陷区教育文化事业损失最为深重。然而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图书馆学人们仍在苦苦支撑,使学术薪火得以一直延续。
曾凡菊
关键词:图书馆学人抗战期间教育文化事业迁移日本帝国主义中国人民
1945年《图书馆学报》的创刊及其学术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1945年创刊的《图书馆学报》,是依托新成立的中国图书馆学社发行的一份图书馆学专业期刊。以汪长炳为代表的一批学人希冀通过此刊的发行,来改善抗战全面爆发以来国内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沉闷状况,开创图书馆学研究的一片新天地。虽然该刊仅出版创刊号之后就停刊了,但从所刊发的论文中可以看出他们努力追逐世界图书馆学研究的最前沿,并在图书馆如何积极推进社会教育方面有了一些新的认知,展现出20世纪4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较高水准。
曾凡菊
关键词:办刊风格学术影响
芝加哥学派对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学的影响探析被引量:4
2016年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文华派"为代表的学界中人开始关注美国的芝加哥学派。该学派对20世纪30~40年代中国图书馆学界深入理解图书馆学以及深化认识图书馆的社会功能产生了积极影响。不过总体看来,这一时期学界对芝加哥学派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除了此间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的重心与芝加哥学派的理念有所不同外,还与芝加哥学派自身发展受阻有着一定的关联。
曾凡菊
关键词:芝加哥学派民国时期中国图书馆学学术影响
高校图书馆馆际文献传递服务中的权益分享
2010年
处于同一区域的高校图书馆在进行馆际文献传递服务过程中,由于各成员馆之间利益无法得到平衡而出现利益冲突,严重影响到馆际资源共享机制的正常运行。在馆际资源共享平台或协议下,各成员馆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只有建立起各成员馆之间在馆际文献传递服务上的权利与义务的共同分担、利益补偿与平等协商机制,才能使馆际资源共享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曾凡菊
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期刊办刊特色之比较被引量:2
2019年
在民国时期三大图书馆学期刊中,《中华图书馆协会会报》以联络图书馆界为职志,是学界中人了解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状况的窗口;《图书馆学季刊》主要刊载学人对图书馆学研究的论述,且多定位在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最为急迫的图书分类与编目等问题;而《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季刊》从办刊伊始,对国外图书馆学的发展状况关注较多,且力求追逐图书馆学理论的前沿问题,集中展现了国内外图书馆学理论的一些最新成果。三大图书馆学期刊由于其不同的办刊定位与办刊特色,在近代图书馆学学术转型过程中承担了不同的功能。
曾凡菊
民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中的三大地域中心探析被引量:2
2014年
在1912-1937年间的中国图书馆学学术转型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北京(北平)、武汉与南京三大地域中心。北京(北平)从一开始便成为图书馆学界力量联合的中心,引领近代图书馆学学术转型的潮流与方向。武汉则因为以培养图书馆人才为职志的文华图书馆学专科学校的成立,成为图书馆学界的教育中心。首都南移之后,南京则逐渐成为了图书馆学界与官方联络的政治中心。三大地域中心的合作与分歧,对民国图书馆学的学术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
曾凡菊
关键词:学术转型
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馆际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被引量:3
2008年
处于同一区域的高校图书馆通过构建外文期刊馆际资源共享机制,不仅能够部分解决高校图书馆外文期刊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难题,同时也能为读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服务。该机制的构建包括订购规划、馆际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与馆际文献传递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曾凡菊
关键词:馆际资源共享
抗战期间国定本发行体制的出台与困境被引量:3
2008年
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加强推行党化教育的力度与解决后方中小学教科书供应的困难局面,于1943年推行了国定本发行体制。然而这一新体制的出台却并未达到当局预期的目标,其中原因则是其统治区域的缩小、其他书局的抵制及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所致。
曾凡菊贺金林
关键词:抗战期间
中华图书馆协会与民国时期图书馆界的交流——以协会年会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2008年
中华图书馆协会在其存续的20多年时间内,曾先后举行了6次年会。从年会所取得的成果来看,协会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1937年以前的初创、发展时期与1937年以后的衰落时期。协会通过年会这种形式,有力促进了民国时期图书馆界之间的交流。通过对中华图书馆协会年会的考察,可以从中反映协会促进民国时期图书馆界的交流状况,以及为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
曾凡菊
关键词:民国时期图书馆界
新中国成立来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布局演变探析
2010年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布局逐渐向均衡化方向发展。这不仅表现在高等教育资源在区域上的分布更趋合理,而且在学科布局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广西高等教育资源布局现有的状况仍然无法满足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必须发挥好现有的区位优势,走出一条服务广西、面向东盟的发展新路径。
贺金林曾凡菊秦竟芝
关键词:高等教育资源区位优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