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毅

作品数:27 被引量:77H指数:6
供职机构:肇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文化科学
  • 2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教育
  • 9篇语文
  • 7篇课程
  • 5篇文教
  • 5篇教学
  • 4篇语文教育
  • 3篇新教
  • 3篇新教育
  • 3篇学科
  • 3篇语文教育批评
  • 3篇文化
  • 3篇教育批评
  • 3篇教师
  • 2篇学科性
  • 2篇学科性质
  • 2篇语文课
  • 2篇语文学
  • 2篇语文学科
  • 2篇语文学科性质
  • 2篇人文

机构

  • 21篇肇庆学院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湖南科技大学

作者

  • 21篇曾毅
  • 1篇肖起清
  • 1篇周险峰
  • 1篇付兰

传媒

  • 4篇教育评论
  • 4篇肇庆学院学报
  • 2篇教育探索
  • 2篇大学教育科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江西教育科研
  • 1篇教育史研究辑...
  • 1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广东技术师范...
  • 1篇基础教育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师教育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课程变革看近代“新教育”探索
2013年
中国近代课程变革与近代"新教育"探索密切相关。从洋务运动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前期,近代课程在课程观念、课程内容和课程实践上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反映出近代"新教育"五方面的探索:一是培养具有"新人格"的国民;二是推行普及教育,提倡男女教育平等;三是崇尚实学真知和生活能力养成;四是关注儿童兴趣和个性特长发展;五是注重教学方法探索和创新。
曾毅
关键词:课程新教育
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及其教学改革初探被引量:3
2008年
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及其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改变其不尽人意的教学现状,重视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以便有效地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造就中小学需要的新型语文教师。
曾毅
关键词: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方法
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以肇庆学院“砚园班”为例被引量:8
2017年
地方院校是我国教师教育的主力军。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的实践探索是现实的迫切需要。肇庆学院从2014年起,开始实施"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对地方院校未来卓越教师培养进行积极探索。从生源择优选拔到课程叠加设置,从教育信念的多途径培养到反思性实践的实施,从协同平台的建立到各方合作关系的真正开展,学院不断探索卓越教师培养的优化路径。分析表明:自主专业发展的动力来自于教育信念;知识拓展与实践强化要依托于课程设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来源于反思性实践;U-G-S共同体合作平台可以实现协同创新。
付兰肖起清曾毅
关键词:卓越教师
论语文学科性质观的嬗变及其启示被引量:1
2003年
人们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其中比较典型的观点有工具观和人文观。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语文学科性质观 ,对新世纪的语文教育者有着深刻的启示作用。
曾毅
关键词:学科性质语文嬗变历史时期人文观
语文课堂主体性教育初探
2001年
语文课堂要实施主体性教育,教师必须确立主体性教育现,着力建构符合主体性教育的学导型课堂教学模式,并采用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
曾毅
关键词:主体性教育教学模式教学评价
批评视野下的作文教学研究
2008年
作文教学存在的费时多而效果差的弊病一直是社会各界批评的焦点。结合人们对作文教学的诸多批评,本文主要对作文教学生活化、情感化、个性化的问题作了初步的研究。
曾毅
关键词:作文教学生活化情感化个性化
从课程变革看近代“新教育”探索
2013年
西学东渐与封建传统教育的课程知识危机 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非常注重伦理道德学习,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以儒家“五经”、“四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与科举制度紧密结合在一起,为培养封建社会所需的“科名仕宦之才”发挥过积极作用。然而,到了清末时期,随着鸦片战争轰开了封建清王朝紧闭的国门,封建传统教育“如同在一条中世纪狭窄的泥泞小路上艰难跋涉的风烛残年的老人,根本适应不了时代挑战和近代化的历史需要”。
曾毅
关键词:近代化课程变革传统教育课程知识西学东渐
教师发展的经验取向之经验观:一种解释学的视角被引量:1
2006年
近年来出现的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校本发展取向实际上是一种基于教师(个体或群体)自身经验的发展取向。经验取向之经验观应实现科学经验观向诠释学经验观的转换,以校本教研为核心制度的校本发展才能真正达到发展教师的目的。
周险峰曾毅
关键词:教师发展校本发展诠释学经验
百年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被引量:3
2014年
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与社会文化变革密切相关,并遵循着一定时期社会的文化路向。考察近现代中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历程,可以清晰地发现,从清末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到民国时期的"民主共和"、"三民主义"思想,直至20世纪后期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它们在课程宗旨、课程内容乃至课程实践方面均对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产生过深刻的影响,留下了特定时期社会文化变革的烙印,鲜明地反映出文化变革在师范教育课程上的价值诉求。同时,不同时期的师范课程改革也顺应了社会文化变革的需要,表现出师范课程改革自觉的文化意识。
曾毅
关键词:师范教育课程改革文化路向
教师角色观演变的文化阐释被引量:1
2009年
不同的教师角色观实际上深刻地反映出不同的文化意义。古代优秀教师被尊为"经师",在社会上拥有比较高的地位,是知识的化身与权威的代言人。"五四"时期,在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影响下,陶行知将教师定位为"新教员"角色,与传统的"经师"角色有着根本性区别。新时期以来,"教师即研究者"成为教育界普遍认同的理念。
曾毅
关键词:教师角色观经师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