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永毅

作品数:70 被引量:439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7篇切除
  • 26篇肿瘤
  • 22篇切除术
  • 21篇肝切除
  • 20篇胆管
  • 18篇细胞
  • 18篇肝癌
  • 16篇肝切除术
  • 15篇手术
  • 11篇术后
  • 10篇腹腔
  • 10篇肝肿瘤
  • 9篇胆管癌
  • 9篇黄疸
  • 9篇梗阻
  • 9篇梗阻性
  • 9篇梗阻性黄疸
  • 8篇腹腔镜
  • 8篇肝门部
  • 7篇胆管肿瘤

机构

  • 5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2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湖南省人民医...
  • 1篇海南医学院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河南省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17...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成都军区总医...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作者

  • 69篇曾永毅
  • 33篇刘景丰
  • 17篇曾金华
  • 16篇池闽辉
  • 15篇张翔
  • 14篇林科灿
  • 13篇董家鸿
  • 9篇黄尧
  • 8篇罗顺峰
  • 8篇郑树国
  • 6篇黄新辉
  • 5篇黄爱民
  • 4篇李灵
  • 3篇艾军华
  • 3篇罗柳平
  • 3篇张雷达
  • 3篇黎蕴通
  • 2篇林永堃
  • 2篇熊燕
  • 2篇石铮

传媒

  • 14篇中华消化外科...
  • 7篇中华实验外科...
  • 6篇中国实用外科...
  • 4篇福建医科大学...
  • 4篇腹部外科
  • 3篇中华外科杂志
  • 3篇消化外科
  • 3篇中华普外科手...
  • 2篇中华肝胆外科...
  • 2篇临床外科杂志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华肝脏病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中华器官移植...
  • 1篇中国激光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8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6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7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观察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中的价值。方法总结2000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1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后行手术治疗25例,其中右肝管引流12例,左肝管引流10例,左肝外叶胆管引流1例,右后叶胆管引流2例;腹腔广泛种植转移1例,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22例,扩大左肝切除1例,扩大右肝切除1例;术后胆漏3例,肺部及腹腔感染各1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24例病人术后随访3个月至5年,平均23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4年4个月。结论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可以达到与全肝胆道外引流相似的改善肝功的目的,同时选择性胆管外引流也可以较安全的在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予以应用。
曾永毅刘景丰石铮池闽辉董家鸿
关键词:胆管肿瘤梗阻性黄疸外科手术
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及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观察癌胚抗原相关细胞黏附分子-6(CEACAM6)在人肝门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PCR)检On.0CEACAM6在QBC939细胞中的表达;构建CEACAM6的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感染QBC939细胞,Real-timePCR验证RNAi效果;Transwell侵袭试验检测QBC939细胞体外侵袭力的改变。结果CEACAM6在QBC939细胞中高表达。成功构建CEACAM6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并转染QBC939细胞。和对照组比较,RNAi组CEACAM6mRNA表达抑制率为93.1%(P〈0.05);Tran.swell实验提示RNAi后,侵袭细胞OD570RNAi组(0.09±0.01)明显少于对照组(0.13±0.02),侵袭抑制率为69.2%(P〈0.05)。结论CEACAM6在QBC939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程度与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呈正相关。
黄尧曾永毅刘景丰林科灿罗顺峰张翔
关键词:RNA干扰肝门部胆管癌
胆总管结石病合并肝硬化病人腹腔镜手术注意要点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 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的胆总管结石病的效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591例成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病人的临床资料,据其有无合并肝硬化,划分为A组(合并肝硬化,n=28)及B组(未合并肝硬化,n=563).比较两组病人间围手术期的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组病人均在急性发作期后[(17.2±3.4)d与(15.2±3.1) d(P=0.039)]择期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无围手术期死亡,均康复出院.A组病人术中出血量较B组大[(53.1±43.7) ml与(37.2±12.1) ml,P=0.011],但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P=0.081)、平均住院日(P=0.063)、平均住院费用(P=0.773)、血液学检测指标的转归、切口甲级愈合率(96.4%与97.0%)、并发症发生率(10.7%与16.7%)、术后结石复发率(7.7%与8.3%)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充分个体化术前准备的基础上,对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A级及B级)的胆总管结石病病人其准备择期手术时间应比未合并肝硬化者适当延长.对合并肝硬化(肝功能Child-PughA级及B级)的胆总管结石病病人,经过适当延长时间、给予充分的个体化术前准备,在急性发作期后2~4周择期实施腹腔镜手术治疗,可实现与无肝硬化病人相当的安全疗效和预后.
贺剑张翔曾永毅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肝硬化腹腔镜
虚拟手术规划在中央型肝癌切除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对中央型肝癌切除术的指导价值。方法应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系统软件Liv1.0对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6月至2012年6月49例病人进行虚拟中央型肝癌切除手术规划,将虚拟手术规划结果与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49例病人虚拟肝脏手术规划所测预切除肝脏体积为(543±225)mL,实际切除肝脏体积为(573±212)mL,平均误差(29±66)mL,两者间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r=0.983,P<0.01)。结论针对中央型肝癌切除术,应用虚拟肝脏手术规划进行手术模拟,有利于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并指导手术切除方式的选择。
林科灿刘景丰曾金华池闽辉曾永毅黄新辉
关键词:肝癌肝切除术
选择性胆管外引流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切除术后肝再生的影响被引量:5
2011年
90%以上肝门部胆管癌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梗阻性黄疸,且多为完全梗阻性。术前多采取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BD)以降低胆红素水平。肝门胆管癌PTBD与其他引起梗阻性黄疸的疾病有所不同:技术上困难,需多支肝管引流;引流的肝叶有可能是切除的肝叶;导管并发症发病率高等。所以,是否需要对预切除侧的胆管进行引流成为各家争论的焦点。
曾永毅董家鸿
关键词:胆汁淤积肝再生胆管引流
合并肝动脉切除重建的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观察肝动脉切除重建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计收治125例肝门部胆管癌,其中行肝动脉切除13例,对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行肝动脉切除13例中,同时合并门静脉切除重建3例,其中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10例,局部切除联合肝固有动脉切除1例,部分肝固有动脉+右或左肝动脉切除联合扩大左或右半肝及尾状叶切除各1例,肝动脉切除后未重建2例。术后胆肠吻合口漏4例,围手术期肝功能衰竭死亡1例,其余12例病人术后随访4个月至6年,平均20个月,其中最长的1例已存活5年5个月。结论肝动脉切除重建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治愈切除率,改善术后病人预后;肝脏大部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在中、重度黄疸病人须重建动脉血供。
曾永毅郑树国别平王曙光李海林董家鸿
关键词:胆管肿瘤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手术治疗的11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的临床资料。结果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癌变9例,内引流术后癌变2例。年龄、黄疸、体重减轻、总胆红素(TB)、糖类抗原(CA)19—9对于胆总管囊肿是否癌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方式、周围脏器侵犯、淋巴结转移、术后免疫治疗对于胆总管囊肿癌变病人预后有明显影响。结论年龄、胰胆管汇合异常是胆总管囊肿癌变发生的危险因素;而黄疸、体重减轻、TB升高、CA19—9升高等因素有助于早期诊断胆总管囊肿癌变。该病预后不佳,根治性手术结合辅助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林间张翔曾永毅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癌变预后
腹腔淋巴结清扫对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淋巴结清扫对肝内胆管细胞癌(ICC)预后因素的临床意义。方法以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AND survival AND surgery AND lymph OR vascular invasion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检索时间为2005年1月至2015年12月。从已查阅文章所附参考文献中手检可能漏查的文献;如报告不详或资料缺乏,通过信件与作者进行联系获取,以尽量增加纳入文献资料的完整性。由2名研究者独立行文献筛选和提取数据,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分析影响ICC术后预后的侵袭转移相关因素(血管侵犯、胆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和手术方式的相关因素(R0切除、淋巴结清扫);提取患者3、5年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腹腔淋巴结清扫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各纳入研究结果间的异质性采用X2和I2检验。风险比(HR)和95%可信区间(95%CI)转换为Log(HR)和SELog(HR)进行分析。将提供HR和95%CI的COX回归分析临床研究纳入Meta分析。发表偏倚采用漏斗图法Egger检验。结果最终纳入符合系统评价标准的相关研究48篇,合计7868例ICC患者,其中12篇研究纳入Meta分析。7868例1CC手术患者中,存在血管侵犯、胆管侵犯、淋巴管侵犯、淋巴结转移、周围神经侵犯者分别为30%(5%~98%)、40%(n%~59%)、45%(35%~65%)、28%(9%~100%)和25%(7%~55%);79%(35%~100%)的患者行R0切除,64%(9%~100%)的患者行淋巴结清扫。患者术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39%(16%~65%)和29%(5%~60%);术后3、5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34%(3%~60%)和23%(0~52%)。Meta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是影响ICC患者的预后因素(HR=2.30,1.92,95%CI:1.94~2.73,1.64~2.25,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ICC患者,行淋巴结清扫后5年生存率�
曾永毅黎蕴通张翔
关键词:胆道肿瘤淋巴结清扫预后META分析
全腹腔镜特殊部位肝脏肿瘤切除应对策略被引量:4
2016年
1991年,Reich等报道首例腹腔镜肝切除术(1aparoscopic hepatectomy,LH),该技术因具有视野放大清晰、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时间、手术切缘及远期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等优点,逐步得到推广应用悼圳。2008年,Louisville宣言指出,位于肝Ⅱ、Ⅲ、IVb、Ⅴ、Ⅵ段肿瘤是LH的最佳适应证。
曾永毅罗柳平张翔
关键词:肿瘤切除全腹腔镜腹腔镜肝切除术手术时间远期疗效手术切缘
大肝细胞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大肝细胞性肝癌(简称大肝癌)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大肝癌术后的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脏外科2008年0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95例...
黎鹏飞曾永毅刘景丰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