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成像
  • 6篇磁共振
  • 5篇CT
  • 4篇眼内
  • 4篇造影
  • 4篇NMR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血管
  • 3篇血管造影
  • 3篇眼内异物
  • 3篇造影术
  • 3篇图像
  • 3篇MR成像
  • 2篇血管造影术
  • 2篇眼异物
  • 2篇螺旋CT
  • 2篇腹部
  • 2篇MRI
  • 1篇导航技术
  • 1篇碘油

机构

  • 20篇同济医科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24篇曾祥阶
  • 7篇彭振军
  • 6篇刘定西
  • 6篇于群
  • 6篇孔祥泉
  • 4篇罗汉超
  • 4篇冯敢生
  • 3篇刘钢
  • 3篇史河水
  • 2篇田志梁
  • 2篇陈太平
  • 2篇刘永华
  • 2篇王丽雅
  • 2篇熊茵
  • 1篇吴爱兰
  • 1篇徐维邦
  • 1篇郑传胜
  • 1篇梁惠民
  • 1篇邱光淮
  • 1篇肖学宏

传媒

  • 7篇现代医用影像...
  • 4篇临床放射学杂...
  • 3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实用医学影像...
  • 1篇眼外伤职业眼...

年份

  • 1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 2篇1998
  • 3篇1997
  • 2篇1996
  • 5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8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眼内异物定位法
曾祥阶
眼内异物定位法的研究,包括有(1)三角函数定位法的设计和应用;(2)眼部无骨摄影法的改进;(3)眼球壁异物定位法则的研讨;(4)空间两点间距计算法在眼内异物定位的应用。三角函数定位法的最大优点是定位器能随眼球转动,定位杆...
关键词:
关键词:工艺技术定位器眼内异物
磁共振成像中表面线圈的应用研究被引量:3
1996年
为进一步提高表面线圈在MR成像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几种不同规格的线圈在标准模型上成像效果的检测,并就如何合理选择表面线圈的有关问题作了初步探讨。认为,不同机型中各类表面线圈均可根据信噪比──深度曲线以及充分权衡线圈大小、受检部位大小和深度三者间关系,制定出一套适合于各自选择表面线圈的应用规范,以确保MR成像质量。
彭振军刘定西孔祥泉罗汉超曾祥阶冯敢生
关键词:NMR成像影像学诊断表面线圈
多平面重建在CT眼内金属异物测量和定位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探讨 CT多平面重建 (MPR)在眼内金属异物测量和定位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  48枚眼内金属异物 ,在横断面上分别于软组织窗和骨窗下进行异物最大径的测量 ;异物在冠状面上的高度分别采用异物两端所在平面床的位置之差和在冠状面或矢状面重建图像上直接测量。将上述结果分别进行比较 ,并与手术所取出异物的测量值比较。将 MPR和传统的坐标定位图 2种定位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骨窗和软组织窗下异物大小的测量值有显著性差异 ,在冠状面或矢状面 MPR图像上直接测量异物的高度和异物两端所在平面床的位置之差有显著性差异 ,骨窗下异物的测量值与标本测量值无显著性差异。MPR在观察异物的形态、测量其大小和定位方面较坐标图准确和直观。结论 对眼内金属异物大小的测量应以骨窗为准 ,并适时进行
史河水郑金龙韩萍刘芳吴爱兰刘钢刘永华曾祥阶华中科技
关键词:眼异物金属异物多平面重建CT
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研究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研究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对冠状动脉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成像,以评价此技术在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诊断价值。方法:运用1.5T超导型MR扫描仪和体部相控阵线圈,采用二维屏气下、脂肪抑制、心电门控、K空间分段采集快速自旋回波(2D-breath-holdfat-suppressedECG-gatedFLASHwithK-spacesegmentation),多角度双倾斜层面扫描,结合三维导航技术(3D-NavigatorCoronary MRA)对一组15例(10例健康志愿者和5例经心导管冠脉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人)进行冠脉MRA成像。结果:左冠主干、左前降支、在回旋支和右冠主干在MRA上均较好显示,二维屏气MRA在显示以上各支尤为突出,显示长度比文献报道略长;三维导航冠脉MRA为自由呼吸状态下可供选择的非屏气技术,通过MPR重建,具有可重复性和任意性,用于不合作病人显示冠脉主干。结论:二维屏气结合三维导航技术MRA对显示明显血液动力学冠脉狭窄≥50%病变上MRA总的敏感性为65%,为研究冠脉血管造影提供了无创伤检查方法。
于群刘定西彭振军曾祥阶孔祥泉
关键词:磁共振冠脉血管造影MRA
3cm以下肝细胞肝癌碘油栓塞术疗效(附40例手术切除病理研究)
1998年
目的:探讨肝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类、生长方式、肉眼分类与磺油栓塞术疗效的关系。材料与方法:40例3CM以下小肝细胞癌,经肝动脉注入阿霉素、丝裂霉素、碘化油、明胶海绵后行手术切除,观察肝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分类、生长方式、肉眼分类等与肝癌坏死程度的关系。结果:碘油栓塞术疗效与细胞异型性及组织学分类无明显关系。33例包膜型肝癌中16例完全坏死,占48.5%,疗效优于浸润型。19例单结节型肝癌中10例完全坏死,占52.6%,疗效优于单结节周围增殖型及多结节融合型。结论:包膜型肝癌其碘油栓塞术疗效优于浸润型,单结节型肝癌疗效优于单结节周围增殖型及多结节融合型。在碘油栓塞术前通过影像学检查了解其肉眼分类、有无包膜,对碘油栓塞疗效的判定及预后的估计很有帮助。
刘铁峰林举英吴加臣曾祥阶
关键词:肝细胞癌碘油栓塞术
获取高质量MR图像的要素浅析被引量:14
2000年
放射科QA与QC计划在常规X线成像及CT成像领域已取得了初步成果,作为医学影像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MRI技术,其QA、QC计划理应逐步实施,但由于其成像技术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使之无从着手。首先是多参数的信号采集使得同一种组织在应用不同的参数时其信号强度不同...
彭振军孔祥泉刘定西熊茵于群曾祥阶冯敢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QA
螺旋CT眼内异物定位被引量:5
1999年
58例眼内异物患着,累及62只眼,共70枚异物,年龄6~58岁。于螺旋CT扫描后,分别采用直接测量法、简化法和三维重建法进行异物定位。70枚眼内异物,螺旋CT检出率为97%。经手术证实,三种定位方法定位准确,并可互相验证,同时适用于非螺旋CT。
史河水刘钢刘永华曾祥阶陈军
关键词:眼异物CT螺旋CT
阳极端效应及其在肢体投照中的应用被引量:1
1995年
本文通过对X线管阴阳极端X线强度差异的测定,探讨了阳极端效应的规律以及在临床投照工作中的应用。10台X线机测定结果示X线管阴阳极两端X线强度分布差异为20~70%。临床实践证明阳极端效应在肢体投照中应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平衡照片密度有一定价值。作者建议在日常投照工作中,对X线机阳极端效应进行监测;掌握和利用X线这一不可避免的现象而改善照片质量。同时对减少阳极端效应的影响提出了看法。
程相晨徐维邦雷福章曾祥阶
关键词:放射摄影术
呼吸频率与重复时间在胸腹部MR成像中相互关系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1995年
为进一步解决胸腹部MR成像中呼吸运动伪影的干扰,通过呼吸频率与重复时间(TR)相互关系的分析,认为由呼吸频率修正TR值与呼吸门控所起的作用类似,且当呼吸门控与修正TR值同时使用时,更有助于呼吸门控功能的发挥,并推导出关系式:TR=×1000。经30例成像效果观察并予初步探讨。
彭振军刘定西孔祥泉罗汉超李友林曾祥阶
关键词:NMR成像
纤维素类食物清洁肠道对腹腔某些脏器X线诊断的影响
1997年
为了提高腹腔脏器的X线诊断水平,将过去检查时禁止吃青菜等含纤维素类不易消化的食特,改为吃大量(200~250g)含纤维素类食物,结果检查得到了更佳的效果.胶片上既干净,影像又清晰,对比分明.纠正了过去因肠道内积气或粪块与观察的部位相重叠现象,利于现察病变及病变的大小、范围、性质,给诊断提供了方便。
龚远高杨帆曾祥阶
关键词:纤维素腹腔放射造影术X线诊断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