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世光

作品数:26 被引量:120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烟台市科学技术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乳腺
  • 14篇乳腺癌
  • 14篇腺癌
  • 11篇肿瘤
  • 8篇乳腺肿
  • 8篇乳腺肿瘤
  • 8篇腺肿瘤
  • 5篇手术
  • 4篇新辅助化疗
  • 4篇疗效
  • 4篇淋巴
  • 4篇化疗
  • 4篇辅助化疗
  • 4篇病理
  • 3篇预后
  • 3篇乳房
  • 3篇显像
  • 3篇淋巴结
  • 3篇保乳
  • 3篇病理学

机构

  • 20篇烟台毓璜顶医...
  • 5篇烟台市毓璜顶...
  • 2篇青岛大学
  • 2篇日本广岛大学
  • 1篇天津医科大学

作者

  • 26篇朱世光
  • 10篇乔广东
  • 6篇李刚
  • 5篇孙宪春
  • 4篇冯立民
  • 4篇于同虎
  • 3篇邹海东
  • 3篇邢建华
  • 3篇李玉华
  • 2篇徐志英
  • 2篇曹小丽
  • 2篇林骏
  • 2篇王永涛
  • 2篇李善春
  • 2篇吉田和弘
  • 2篇宫向前
  • 2篇石磊
  • 1篇林骏
  • 1篇薛杰
  • 1篇张瑾

传媒

  • 2篇中国医师杂志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国际肿瘤学杂...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肿瘤防治杂志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普通外科...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齐鲁肿瘤杂志
  • 1篇中国药业
  • 1篇中华临床医药...
  • 1篇中国现代普通...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中华内分泌外...

年份

  • 1篇2016
  • 5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1
  • 2篇2000
  • 3篇1999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参皂苷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1
2001年
目的 :观察人参皂苷对直肠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经病理诊断为直肠癌的患者 50例 ,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5例 ,对照组 15例。治疗组术前每天用 84 5%的人参皂苷 4 0~ 60ml,保留灌肠 4~6h ,连续用药 6~ 8天。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同样方法灌肠。用药后手术切除肿瘤 ,术中取新鲜标本 ,送电镜检查。结果 :治疗组用药后 ,2 5例便频、便血、肛坠感减轻 ,占 71 4 % ,7例不全梗阻患者腹痛全部减轻 ;电镜观察 2 3例发现凋亡癌细胞 ,占 65 7%。对照组无上述改变。结论 :人参皂苷可诱导直肠癌细胞凋亡。
邢建华陈永芹纪明霞朱世光宫向前
关键词:人参皂苷直肠癌透射电镜细胞凋亡
青少年乳腺恶性肿瘤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为探讨35岁以下青少年乳腺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征以及诊断、处理和预后的特殊性。方法对1991~1995年收治的35岁以下的41例青少年乳腺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浸润性导管癌发生率明显为高,5年存活率较文献报道的综合年龄组低。结论青少年乳腺恶性肿瘤的预后与病期有关。
孙华君孙宪春朱世光
关键词:乳腺肿瘤青年人生物学特征预后
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超声造影增强特征的关系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与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方法观察45例乳腺癌的超声造影增强特征,并与乳腺癌组织中ER、PR的表达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乳腺癌造影后27例血流灌注缺损,25例向心性增强。乳腺癌的增强特征与ER的表达水平明显相关(P〈0.05),向心性增强及血流灌注缺损多发生在ER阴性肿瘤。以向心性增强判断ER表达的灵敏性为48%,特异性为85%;以血流灌注缺损判断ER表达的灵敏性为48.1%,特异性为88.9%。乳腺癌的增强特征与PR的表达水平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超声造影者强特征与ER的表达水平相关。
曹小丽石磊门雁鸣朱世光王丽张玉莲
关键词:乳腺癌超声造影剂雌激素受体
多西紫杉醇及氟尿嘧啶辅助化疗治疗BorrmannIV型胃癌的临床研究
2007年
目的观察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BorrmannⅣ型胃癌的疗效。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4年7月,将55例BorrmannⅣ型胃癌分为两组,新辅助化疗组29例(NCT组),术前给予多西紫杉醇75mg/m^2,第1天,静脉点滴;顺铂30mg/m^2,第1-3天,静脉点滴;5-Fu500mg/m^2,第1-5天,静脉点滴;亚叶酸钙200mg/m^2于5-Fu前30min冲入,每3周为1个周期,共3个周期。术后又给予3个周期化疗。对照组26例(非NCT组),在术后给予6个周期的化疗。观察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原发病灶的缓解情况、手术根治切除率、术后病理缓解率、切缘癌残留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及毒性反应等。结果29例BorrmannⅣ型胃癌患者经新辅助化疗后,临床有效率RR(CR+PR)为58.6%,病理缓解率为6.8%,临床表现为原发肿瘤缩小,淋巴转移减少,降低了临床分期,同对照组比,提高了手术根治切除率,并降低术后切缘癌残留率,延长了患者生存期。毒性反应轻,无严重感染和死亡病例。结论采用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及氟尿嘧啶/亚叶酸钙(5-Fu/CF)的方案进行BorrmannⅣ型胃癌的新辅助化疗,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孙宪春冯立民李刚朱世光
关键词:BORRMANNIV型胃癌新辅助化疗多西紫杉醇顺铂
男性乳腺癌36例诊治分析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总结 180 0例乳腺癌中 36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病因、诊断、病理、治疗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本组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为 1.2 %。临床分期Ⅰ期 6例 (16 .7% ) ,Ⅱ期 5例 (13.9% ) ,Ⅲ期 2 1例 (58 3% ) ,Ⅳ期 4例 (11 1% )。 32例手术治疗 ,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为 6 8 8%。淋巴结转移程度为 16 4 %。病理类型以浸润性非特殊型癌为主。 5年生存率为 76 5% ,10年生存率为 30 0 % ,明显低于女性。结论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低 ,临床分期较晚。癌组织细胞分化较低 ,预后较差 ,易早期转移。治疗上应以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朱世光巴图
关键词:男性乳腺癌淋巴结转移
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保留皮肤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评价扩大背阔肌肌皮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期间收治的100例乳腺癌患者,根据所接受的术式分为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一期乳房再造组(n=48)和单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组(n=52),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并对再造乳房外观形态进行评价。结果乳房再造组患者均成功行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乳房再造,再造乳房外形明显优于单纯根治组(P<0.05)。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引流时间及开始辅助治疗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乳房再造组术后生活质量较好,与单纯根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扩大背阔肌肌皮瓣一期再造乳房形态效果良好,手术操作简单,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乔广东朱世光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乳房再造扩大背阔肌肌皮瓣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预后中的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尽管乳腺癌的靶向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人们仍在寻找新的生物标志物来预测疗效、指导治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浸润在肿瘤组织及其周围的淋巴细胞,其受到肿瘤表面抗原的刺激而被激活。免疫组化是研究TILs的最常用方法。新辅助治疗的微环境能用来评估新疗法的疗效。TILs作为反应机体对肿瘤免疫应答的标志,能预测新辅助化疗的疗效。此外,TILs还能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相信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来评估TILs的预测价值。本文就T1Ls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及预后中的意义作一综述。
丛义滋朱世光邹海东林骏乔广东
关键词:乳腺肿瘤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新辅助化疗预后
胃肠肿瘤术后肠道真菌感染43例临床研究
2000年
目的:探讨胃肠肿瘤术后的病人并发肠道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收集医院10年胃肠肿瘤术后引起肠道真菌感染的43例病人,分析易引起肠道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长时间使用第三代头孢类、氨基糖甙类和喹喏酮类、激素,是主要危险因素。诊断的关键是对该病的警惕和根据临床症状及大使细菌学检查。治疗上提出停用抗生素,恢复肠道正常菌群生态,应用抗真菌药。结论:早期发现病人及时合理治疗,均可治愈。丽珠肠乐、制霉菌素及氟康唑是治疗的首选药。
邢建华朱世光
关键词:胃肠肿瘤肠道真菌感染
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疗效观察(附69例报告)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9例Ⅰ、Ⅱ期乳腺癌中,31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术中切除该神经。术后测试患侧上臂内侧的感觉功能并随访。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的31例患者术后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29例,感觉异常2例(占6.45%)。而切除肋间臂神经38例术后32例有感觉异常(占84.2%)。随访3年保留该神经的31例患者未出现局部复发。结论在乳腺癌手术中保留肋间臂神经可保存患侧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有利于患者的恢复,不影响手术的彻底性。
于同虎林骏朱世光李玉华邢建华
关键词:乳房切除术臂丛肋间神经
基于分子分型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在不同分子分型之间的疗效和适用性。方法按肿瘤组织免疫组化ER、PR、HER-2等表达情况将本院收治200例乳腺癌进行分子分型;所有患者均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术治疗,术后按NCCN指南进行全身综合治疗并进行随访,对比各分子分型患者的生存质量、局部复发率及总生存率。结果 LuminalA型患者的生存率和平均生存质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分型(P<0.05);LuminalB型患者的生存率和平均生存质量显著高于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P<0.05),局部复发率显著低于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P<0.05);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疗效最差,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早期保乳术治疗在不同分子亚型的乳腺癌患者之间疗效不同。对于LuminalA型患者疗效最为显著,适用性最强;对于LuminalB型患者,疗效和适用性尚可取得较满意效果。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疗效及适用性都较差,其中HER-2过表达型患者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上可能取得更佳效果;而三阴型患者疗效最差,可能并不适用于保乳治疗,可行彻底根治术或其他综合疗法。
乔广东朱世光林骏邹海东
关键词:乳腺癌保乳治疗分子分型疗效分析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