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先进

作品数:25 被引量:31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0篇生态系统
  • 8篇养分
  • 7篇养分循环
  • 7篇微量元素
  • 6篇施肥
  • 6篇陆地生态
  • 6篇陆地生态系统
  • 6篇不同施肥
  • 5篇农田
  • 5篇农田生态
  • 5篇农田生态系统
  • 4篇碳循环
  • 3篇施肥模式
  • 3篇气候
  • 3篇作物
  • 3篇涡度
  • 3篇涡度相关
  • 3篇下辽河平原
  • 3篇辽河平原
  • 3篇

机构

  • 25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科学院研...
  • 10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作者

  • 25篇朱先进
  • 12篇于贵瑞
  • 10篇王秋凤
  • 10篇宇万太
  • 7篇马强
  • 5篇周桦
  • 4篇姜子绍
  • 4篇郑涵
  • 3篇闫俊华
  • 3篇高艳妮
  • 2篇赵新全
  • 2篇陈智
  • 2篇胡中民
  • 2篇李胜功
  • 2篇韩士杰
  • 2篇展小云
  • 2篇李英年
  • 1篇张弥
  • 1篇张法伟
  • 1篇王辉民

传媒

  • 4篇生态学杂志
  • 4篇第四纪研究
  • 2篇生态学报
  • 2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地理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自然资源学报
  • 1篇中国土壤与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0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初步评估被引量:22
2015年
定量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收支现状是实施区域碳汇管理、减缓气候变化行动计划的基础.因此,定量研究全球以及不同国别的陆地生态系统生产力及其在各种碳库或生态学过程中的利用与分配规律,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源/汇强度的空间格局和动态变化,不仅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增强全球和国别温室气体管理的重大科技需求.
王秋凤郑涵朱先进于贵瑞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的动态变化与空间格局
于贵瑞陈智朱先进
不同施肥模式下作物收获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及其分配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以下辽河平原一组18年的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作物收获物中Fe、Mn、Zn、Cu含量及其分布。结果表明:作物收获物中微量元素含量表现为Fe>Mn、Zn>Cu,且玉米收获物各元素含量远高于大豆;处理间微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表现为NPK+M>NPK>M>CK;作物收获物中微量元素含量与作物籽实或秸秆产量间有显著相关性,玉米收获物中Fe、Mn、Zn、Cu含量与秸秆产量的线性回归关系中R2分别为0.99、0.94、0.92、0.87,大豆收获物中Fe、Mn含量与秸秆产量的线性回归关系中R2均为0.97,Zn、Cu与籽实产量的线性回归关系中R2分别为1.00和0.97。不同施肥处理间微量元素分配存在变异,但总体仍表现为玉米收获物中微量元素主要分配在秸秆中,而大豆籽实富集了大量的微量元素。采用秸秆还田等养分循环再利用措施,可实现农田微量元素可持续发展,因而应在农村加强秸秆还田等养分循环再利用措施的应用。
朱先进宇万太马强姜子绍周桦
关键词:施肥模式微量元素养分循环大豆
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12
2009年
微量元素含量很低,但对生物却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因而微量元素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许多人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有效性进行了研究。从农田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影响循环效率的因素及前人研究概况等方面对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同时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朱先进宇万太
关键词:微量元素养分循环农田生态系统
海北高寒灌丛草甸蒸散量特征被引量:14
2013年
蒸散是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的重要分量,研究典型生态系统的蒸散规律有助于认识水分循环过程,进而为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本研究基于涡度相关法研究了2003—2011年海北高寒灌丛草甸生态系统的蒸散量变化特征及水分收支状况.结果表明:2003—2011年,研究区蒸散量的季节变化明显,最大值一般出现在生长旺季的7—8月,达4.4—5.7mm·d-1;最小值多出现在1月或12月(0.09±0.04mm·d-1).蒸散量的年际动态明显,为451.3~681.3mm,其中,生长季占70%以上.年蒸散量与年降水量之比的平均值为1.06±0.17,表明该生态系统的年水分收支状况基本平衡,几乎所有的降水都以蒸散的形式消耗.
郑涵王秋凤李英年朱先进
关键词:蒸散涡度相关法青藏高原CHINAFLUX
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循环研究进展
微量元素含量很低,但对生物却有着重要的生物学效应,因而微量元素研究的重要性也逐渐被人们所认同,许多人对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有效性进行了研究.本文从农田生态系统中微量元素的含量、影响循环效率的因素及前人研究概况等方面对农...
朱先进宇万太
关键词:微量元素养分循环农田生态系统生物学效应
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方法及其不确定性被引量:62
2011年
定量评估区域和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碳收支,可以为科学预测气候变化、服务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区域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是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科学研究的重要科技问题。虽然区域碳收支的定量评估和认证还很难用当前的各种直接观测和评估方法来精确实现,但是,近年来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为此,本文综述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观测技术体系,重点分析区域尺度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评估方法及其不确定性。分析结果认为,为了定量认证中国区域的陆地生态系统、主要行业以及与碳汇相关项目的碳汇功能及其时空格局,急需采用"多尺度观测、多方法印证、多过程融合、跨尺度认知和跨尺度模拟"的研究思路,构建基于野外台站的碳循环及其通量的观测和实验研究网络、发展地面站点-陆地样带-生态网络与卫星和航空观测结合的多尺度观测系统,发展观测数据-生态过程模型-卫星遥感模型-GIS空间分析系统。同时,本文指出: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间的耦合机制及其对碳源汇时空格局影响研究必将成为生态系统碳循环及其区域碳收支评估和定量认证科学研究的重要发展方向和新的研究热点。
于贵瑞王秋凤朱先进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
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微量元素变化与转化特征被引量:13
2010年
以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不同施肥制度下土壤Fe、Mn、Zn、Cu、Pb含量的变化及转化情况。结果表明:施肥对土壤全量微量元素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元素有效态含量影响显著,施肥导致土壤有效态微量元素含量增加,具体表现为化肥配施循环猪圈肥(NPK+M)处理微量元素有效态最高,单施化肥(NPK)处理次之,循环猪圈肥(M)处理更低,对照(CK)处理最低。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均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
宇万太朱先进周桦马强
关键词:养分循环微量元素潮棕壤
不同施肥处理对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收支及循环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以下辽河平原一组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下农田生态系统微量元素的循环率及当季微量养分收支。结果表明:不同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差异较大,Zn的循环率最低,但也接近80%,Fe、Mn、Cu、Pb的循环率均超过80%,其中Fe、Mn、Pb的循环率均接近90%,微量元素在饲喂-堆腐过程中的循环率随投料量的增加有增加的趋势。以有机肥形式输入农田的微量元素远大于以化肥形式输入农田的量,且输入量随有机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不同处理间微量元素的移出量以NPK+M处理最高,CK处理最低。各处理土壤微量元素收入小于支出,不同处理间收支差额NPK+M
朱先进马强周桦宇万太
关键词:养分循环下辽河平原有机肥化肥
不同磷肥用量对下辽河平原作物体内养分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
2009年
朱先进宇万太马强张璐姜子绍
关键词:养分分配磷肥用量下辽河平原作物植物生长养分含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