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宏伟
-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 开发自然的美——郁达夫、卢梭文学观比较被引量:2
- 2011年
- 郁达夫的文学观受到卢梭"返归自然"学说影响,但将"自然"推到了"生"的力量的层面,强调以"艺术的真实"来表现生活,主张在保证文学的艺术价值的基础上发挥其社会效应,把自然作为小说人物的精神栖止所,表现的是人化的自然。卢梭则将自然作为批判近代社会的参照物,强调以朴实风格来表现生活,主张小说创作的教育作用,其在创作中极力表现自然之美。郁达夫在吸收卢梭理论的同时,立足于贫苦多难的祖国,以艺术家的自觉,大胆地进行了突破和发展。
- 朱宏伟
- 关键词:卢梭文学观
- 整合与分离——以《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的编选为中心被引量:1
- 2012年
- 周作人、郁达夫合作编选《中国新文学大系》中的《散文集》时,在编选思路、撰写导言、编选篇目等方面都存在一定分歧。周作人在编选与《导言》撰写中坚持对政治、革命的彻底排斥,实质上是对个人主义的坚守。郁达夫则倡导小品文对政治宣传的责任,恰是在对时代的谨慎观察后的自觉意识。这些差异在当时反映了危机下的中国文学的转向与作家在转向面前的态度,而整个文坛也是处于这样的整合与分离的动态之中。
- 朱宏伟
- 关键词: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集
- 生命的移植——鲁迅《药》和芥川龙之介《湖南的扇子》比较
- 2011年
- 鲁迅、芥川龙之介借由人血馒头、人血饼干对于生命的移植作了各自的描述。他们都赋予两者以丑陋的形态,鲁迅批判麻木的看客,以实际疗效否定这种生命移植方式;芥川表现看客的猎奇,以人物行为表达对野蛮生命力的排斥。两位作家面对生命的移植有不同的预设,受挫之后,鲁迅选择继续寻找新的“药”,而芥川躲回艺术的世界,最终困死其中。
- 朱宏伟
- 关键词:芥川龙之介《药》
- 郁达夫与无政府个人主义
- 2011年
- 郁达夫早期受无政府个人主义尤其是施蒂纳的思想影响颇深。这一影响,在其早期的文论和小说创作中都有体现,如他提出艺术与国家的势不两立,倡导艺术的真、美、善都与无政府主义对国家的反抗,对自然状态的理想化有着密切联系。在成名作小说《沉沦》中,郁达夫将祖国作为个人痛苦的根源而呼唤祖国的富强;在《南迁》中,郁达夫对劳苦阶层予以更多的同情,更借人物之口提出了对贫富差异的批判。这些都有无政府主义的影响。
- 朱宏伟
- 关键词:施蒂纳《沉沦》
- 城市中的“人”与“诗意”——关于城市文学想象与建构的讨论被引量:1
- 2010年
- 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剧,城市已经成为了人类生活主要的栖息地。长久以来城市文学对城市的想象和建构一直都有悲剧化和悲情化叙述的倾向,但人类一直没有放弃在城市中寻找诗意的可能。城市中的"人"与"诗意"是城市文学想象与构建的一个重要且颇具争议的话题。通过对城市中的"人"与"诗意"的讨论,我们力图用一种新的创意和想象,来建构新的诗意,实现人类在城市诗意的栖居。
- 殷国明张雨汪娟许秀清朱宏伟文娟张惠苑王苗徐从辉
- 关键词:城市文学城市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