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

作品数:39 被引量:428H指数:10
供职机构: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0篇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7篇盐碱
  • 7篇盐碱土
  • 7篇碱土
  • 6篇团聚体
  • 6篇胡敏酸
  • 6篇腐殖物质
  • 5篇玉米
  • 5篇苏打
  • 5篇苏打盐碱土
  • 5篇胡敏素
  • 5篇富里酸
  • 4篇土壤团聚体
  • 4篇秸秆
  • 4篇光学
  • 4篇光学性
  • 4篇光学性质
  • 3篇有机质
  • 3篇土壤有机
  • 3篇培肥

机构

  • 27篇吉林农业大学
  • 14篇吉林农业科技...
  • 3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北华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 1篇吉林省土地勘...
  • 1篇辽源市农业科...
  • 1篇大安市国土资...

作者

  • 38篇李凯
  • 16篇窦森
  • 5篇关松
  • 4篇王铁成
  • 4篇张晋京
  • 3篇才源
  • 3篇王丕武
  • 3篇姜涛
  • 2篇张广臣
  • 2篇韩晓增
  • 2篇平立凤
  • 2篇王瑞丽
  • 2篇叶景学
  • 2篇于水强
  • 2篇刘强
  • 2篇王晓梅
  • 2篇杨鹏
  • 2篇谭雪梅
  • 2篇白洪波
  • 2篇赵媛媛

传媒

  • 7篇黑龙江科技信...
  • 4篇吉林农业科学
  • 4篇土壤学报
  • 4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北方园艺
  • 1篇黑龙江农业科...
  • 1篇化学教育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菌物研究
  • 1篇吉林农业科技...
  • 1篇科学技术创新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玉米花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及主效SSR标记筛选
玉米花期相关性状是指抽雄期(DTT)、散粉期(DTP)、吐丝期(DTS)和散粉-吐丝间隔(ASI),是玉米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玉米的产量、抗病性、抗逆性等,同时玉米的种植地域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与花期相关...
李凯
关键词:玉米花期SSR
文献传递
土壤腐殖质组成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被引量:10
2006年
为了探求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土壤腐殖质及其组成的影响,为大气CO2浓度升高条件下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变化提供依据,通过稻-麦轮作FACE(Free-air CO2 enrichment)平台研究了正常施氮水平下水稻土壤有机碳及其各组分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层的腐殖质组分含量有所差异,表层(0~15cm)土壤腐殖化程度较高,表层的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碳(WSOC)、胡敏酸(HA)、富里酸(FA)、胡敏素(HM)数量均高于下层(15~30cm)。大气CO2浓度升高,增加了表层和下层的SOC,促进了土壤有机质的积累;使表层WSOC有增加趋势,但对下层没有显著影响;降低了土壤中可提取腐殖物质中HA的比例(PQ),土壤的腐殖化度下降,有利于HA的分解与转化和FA的积累;对土壤HM没有显著影响。
关松窦森张大军张晋京李凯谢祖彬
关键词:FACE土壤有机碳水溶性有机碳胡敏酸富里酸
土壤胡敏酸与富里酸热力学稳定性及其驱动因素初步研究被引量:26
2010年
从过程考虑,腐殖质的形成和转化主要是微生物主导的生物化学过程,但就其始态和终态的能量水平变化而言,是热力学稳定性问题。在土壤中,影响腐殖质的形成转化的因素很多,如黏粒含量和类型,植被和微生物状况,土壤湿度、温度和空气组成,土壤溶液的化学组成、浓度、酸度和氧化还原状况等。但从热力学角度,为了计算反应平衡常数(logKR)和吉普斯生成自由能(ΔGfθ),如果将温度设为25℃,我们可以将土壤条件诸多因素简化为水活度([H2O])、氧分压(PO2)和二氧化碳分压(PCO2)这3个参数。之所以简化为这3个参数,因为任何有机成分均是由含有这3种元素的物质形成的,最终又均可以分解为含有这3种元素的H2O和CO2。本文按照上述新思路,以黑土为例探讨了胡敏酸(HA)、富里酸(FA)形成转化的驱动因素和热力学稳定性的研究方法,用元素组成-土壤条件参数法计算HA、FA的logKR和ΔGfθ及热力学稳定性范围。同时通过土壤添加有机物料的模拟培养实验研究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等单因素对HA和FA数量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黑土HA和FA的元素组成分子式分别为nC21H21O9N和nC24H33O17N。FA在缺氧、多水和高浓度二氧化碳条件下较稳定;HA则相反。培养实验中,高二氧化碳和低氧气浓度处理使FA与HA的相对比例增加。这一研究方法和结果将有助于解释和推测土壤腐殖质组成的空间变异规律,指导土壤肥力、土壤固碳的调控实践。
窦森Yves Tardy张晋京李凯于水强平立凤关松候素艳林学巍高娴
关键词:氧浓度二氧化碳浓度胡敏酸富里酸热力学稳定性
黑土的胡敏素组成和结构特征研究
胡敏素(HM)是土壤腐殖物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碳截获、养分保持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采用 Pallo 修改法,将 HM 分为铁结合 HM(HMi)、黏粒结合 HM(HMc)和不溶性 HM(HMr)3部...
李凯窦森
关键词:黑土胡敏素热性质光学性质结构特征
文献传递
吉林省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与苏打盐碱土工程改良被引量:12
2009年
苏打盐碱土改良是世界性的难题。本文从改土工程、水利工程和生物工程的角度,介绍了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土的改良经验和成果。同时,提出西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项目的实施为吉林西部苏打盐碱土改良提供了新的契机。
李凯王勇窦森
关键词:苏打盐碱土
一种风力注入秸秆深还筒式犁
一种风力注入秸秆深还筒式犁,包括带牵引连接孔的犁柱、开掘锚,其特征是:在犁柱的后部固定连接注料犁筒,注料犁筒的上端设置进料口,下部设置出料口,在犁柱的前部固定连接整流罩,犁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开掘锚,开掘锚的前端设置抗磨罩;...
窦森李凯杨铁囡白洪波杨鹏王瑞丽
文献传递
黑土底土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胡敏素组分的变化被引量:4
2007年
以往主要注重加入常量有机物料对土壤腐殖物质中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影响的研究,而对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及其对胡敏素(HM)各组分影响的研究较少,特别是关于添加大比例有机物料后腐殖物质中胡敏素(HM)各组分的动态变化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为更好地发挥土壤固碳潜力、提高土壤和环境质量,本文运用Pallo修改法将土壤HM分为铁结合胡敏素(HMi)、粘粒结合胡敏素(HMc)和不溶性胡敏素(HMr)3个组分,对加入大比例玉米秸秆后黑土底土各胡敏素组分数量和性质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HM中HMi/HMc随着土/秸比的增加而增加,高土/秸比有利于HMi的形成和积累,而低土/秸比有利于HMc的形成和积累;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HMi和HMc的ΔlogK值降低,分子向复杂化方向发展,且随着土/秸比的增加而减少,分子复杂程度增加;高土/秸比更有利于HMi活性的提高和脂肪族结构的增加,而低土/秸比更有利于HMc活性提高和脂肪族结构的增加。
肖彦春李凯窦森
关键词:腐殖物质光学性质
改良剂配施对盐碱土碱性特征的影响被引量:2
2017年
以室内培养实验为基础,使豆渣分别与石膏、污泥、硫酸铝等改良剂混合配施,对土壤p H值、碳酸根、碳酸氢根和总碱度变化进行了测定,从而探究以豆渣为主的混合改良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李凯王晓梅谭雪梅刘美佟
关键词:改良剂盐碱土
长期不施肥土壤团聚体中胡敏素的分布特征被引量:1
2013年
本文研究了长期不施肥土壤团聚体中胡敏素的含量以及光学性质,结果表明,长期不施肥土壤团聚体中HMr含量随粒级的减小而降低。不同粒级相比0.25~0.053 mm粒级HMi的含量最低。HMi/HMc比值表现为<0.053 mm粒级的最高。随粒级的减小HMi的E4/E6比值降低,<0.053 mm粒级团聚体中HMi的分子质量大,缩合度高,结构复杂。
李凯窦森韩晓增
关键词:土壤团聚体胡敏素光学性质
豆渣培养对苏打盐碱土中阴离子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本文以苏打盐碱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干燥豆渣培养和发酵豆渣培养对盐碱土中阴离子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豆渣具有改良苏打盐碱土的作用,添加豆渣能促进盐碱土脱氯,增加SO42-,减少CO32-和HCO3-含量,且发酵豆渣改良的效果比干燥豆渣好。
赵媛媛李凯刘伟
关键词:豆渣苏打盐碱土阴离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