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凯

作品数:18 被引量:50H指数:3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教委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理学
  • 5篇化学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医药卫生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生物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4篇纳米
  • 4篇教学
  • 3篇
  • 2篇电化学
  • 2篇药物
  • 2篇酞菁
  • 2篇热还原
  • 2篇热还原法
  • 2篇课程
  • 2篇
  • 2篇AG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蛋白酶体
  • 1篇蛋白酶体活性
  • 1篇等离子体共振
  • 1篇电催化
  • 1篇电化学法
  • 1篇电化学生物传...
  • 1篇电极

机构

  • 18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生...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8篇李凯
  • 4篇王英锋
  • 4篇李中峰
  • 3篇林雨青
  • 3篇郑婷婷
  • 2篇左霞
  • 2篇吴茜
  • 2篇王子怡
  • 1篇郭长彬
  • 1篇李杏茹
  • 1篇杨士锋
  • 1篇张卓勇
  • 1篇盛仙永
  • 1篇贺淑莉
  • 1篇马洁
  • 1篇刘月英
  • 1篇卜媛
  • 1篇刘振刚
  • 1篇孟祥福
  • 1篇李雪

传媒

  • 4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化工管理
  • 1篇电化学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大学化学
  • 1篇纳米科技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e_(1-x)Co_x)_3BO_5纳米棒磁性的研究
2015年
本文采用高温有机溶剂法制备了(Fe1-xCox)3BO5纳米棒,通过控制反应物中乙酰丙酮钴的含量合成了不同Co含量的(Fe1-xCox)3BO5.利用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SQUID)对其形貌和磁性能进行了表征.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制备出的纳米(Fe1-xCox)3BO5为多晶棒状,且具有多折孪晶结构;磁性测量的结果表明,(Fe1-xCox)3BO5纳米棒在室温下表现出铁磁性,随着Co含量的增加,纳米棒的铁磁性逐渐增加,该纳米棒有望用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机械性能.
崔宏飞李凯杨晨光贺淑莉
关键词:纳米棒化学掺杂反铁磁性铁磁性
蛋白酶体活性缺失对拟南芥根发育影响的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
2013年
以拟南芥根为材料,运用光学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分析了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对拟南芥根尖伸长区细胞的显微及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1)微分干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MG132处理将导致拟南芥根部伸长区细胞的细胞质液泡化,并且抑制剂浓度越高细胞质液泡化越明显。(2)半薄切片结合考马斯亮蓝染色结果表明,MG132诱导的液泡中富含蛋白质。(3)免疫荧光标记结合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液泡中的蛋白质主要为泛素缀合蛋白,暗示泛素化蛋白质的积累诱导细胞质自体吞噬的发生。(4)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MG132处理的确诱导了自体吞噬作用的发生以及随后发生的自噬起源的细胞质液泡化。该研究结果为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与自体吞噬依赖的蛋白降解系统之间的联系提供了线索。
李雪高园李凯魏倩谭玲玲盛仙永
关键词:拟南芥泛素自体吞噬
生物质炭材料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修复机理及研究热点分析被引量:25
2021年
土壤重金属污染是公众高度关注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原位钝化是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的重要方式,其中生物质炭钝化材料因其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绿色环保和修复效率高等特点,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获得广泛关注。目前,生物质炭应用于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研究集中在热解炭上,而水热炭化制备而成的水热炭研究较少,并且缺乏不同生物质炭对于土壤重金属修复机理的系统阐述。重点梳理了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机理和影响因素,并且运用VOSviewer软件对生物质炭在土壤重金属修复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可视化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刘振刚夏宇孟芋含孙御婷李凯李凯
关键词:土壤修复生物质炭原位钝化
纳米三角银制备方法概述
2016年
纳米三角银由于其结构的特异性使其具有特殊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能,其在光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化学传感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纳米三角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性能,三种主要制备方法:纳米球平板印刷法、光诱导法和热还原法,以及在使用热还原法制备纳米三角银时各反应物所起到的作用。
李凯吴茜刘瑞依康倩单阳阳仇诗硕郑婷婷李中峰
关键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热还原法
纳米立方银制备方法概述被引量:1
2016年
纳米立方银(Ag)由于具有优良的SERS性能,可用作牺牲模板来制备金、铂、钯纳米笼等优点而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因此,制备高质量的纳米立方Ag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综述了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三种制备纳米立方Ag的方法,包括:多元醇还原法,溶剂热法和模板法。
吴茜刘瑞依单阳阳罗瑶婷王子怡闫安李世富郑婷婷李凯
关键词:溶剂热法模板法
石墨烯/酞菁钴复合材料对亚硝酸根的催化性能被引量:1
2015年
研究石墨烯/酞菁钴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电催化性能,采用微波合成法,以石墨烯(GR)、氯化钴和邻苯二腈为原料,原位合成了石墨烯/酞菁钴(GR/CoPc)复合材料.通过紫外-可见光谱(UV-vi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拉曼(Raman)光谱、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对其结构、微观形貌进行表征,酞菁钴呈棒状均匀分布于石墨烯的片层表面.制备了GR/CoPc/GCE修饰电极并研究了亚硝酸根在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其作用机理.GR/CoPc/GCE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性能较单独的CoPc和GR修饰电极相比明显提高.在实验条件下,亚硝酸根在GR/CoPc/GCE修饰电极上的响应电流与其浓度在1.67-644.27μmol/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0.6μmol/L.该修饰电极对亚硝酸根的检测有良好的稳定性、抗干扰性及重现性.
左霞代雯乐卜媛王花花马洁李凯
关键词:石墨烯酞菁电催化亚硝酸根
多元曲线分辨结合拉曼光谱成像测定药物中主要成分分布
本研究采用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对氨麻美敏片(Ⅱ)进行光谱成像,通过多元曲线分辨(MCR)对数据中的氨麻美敏片(Ⅱ)中的乙酰氨基酚、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和马来酸氯苯那敏成分进行分辨,解析其在片剂中的分布。利用不同光...
高俊李凯邵常艳张欣张卓勇
文献传递
水溶液中温和制备纳米立方银
2018年
以三氟乙酸银为前驱体,利用热还原法和光还原法的协同作用,在30℃、水溶液中制得纳米立方Ag。使用XRD、TEM、UV-Vis光谱仪等对其物相、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得纳米立方Ag形貌好、尺寸均一,实验重复性好。
李丹丽王子怡刘瑞依杨洁王东欣李凯
关键词:热还原法
透射电镜电子束辐照法制备纳米银粒子
2011年
利用透射电镜中的电子柬对银(Ag)前驱体进行辐照,制备纳米Ag颗粒,分析结果表明,用化学还原法制得的Ag粒子的尺寸较大,约500nm,呈现多足结构的团聚状态,以化学还原法制得的Ag粒子作为前驱体,用电子柬辐照可得直径为2—50nm、外形圆形的纳米Ag颗粒,分散性好。
李凯贾晓彤朱夕彬孟幻郭雪清王英锋张润杰
基于SPOC理念的波谱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被引量:2
2018年
波谱化学SPOC课程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为依托,探索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方式。针对高等师范院校学生学习的特点,通过改善教学方法、设计课程流程、优化在线视频课程内容、体验授课及学习过程、分析实际教学结果等方面,进行波谱化学课程教学的设计与改善。本课程旨在探索SPOC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和构建更有深度、有意义、有效果的教学方式。
李中峰郭长彬孟祥福王英锋李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