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召锋

作品数:46 被引量:176H指数:8
供职机构: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28篇小麦
  • 17篇春小麦
  • 14篇性状
  • 10篇玉米
  • 8篇农艺
  • 8篇农艺性
  • 8篇农艺性状
  • 7篇小麦品种
  • 7篇胁迫
  • 7篇抗倒
  • 6篇自交
  • 6篇自交系
  • 6篇小黑麦
  • 6篇耐热
  • 6篇抗倒性
  • 6篇黑麦
  • 6篇高温
  • 5篇玉米自交系
  • 5篇耐热性
  • 5篇高温胁迫

机构

  • 46篇石河子大学
  • 9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新疆农垦科学...
  • 4篇新疆生产建设...
  • 2篇宁夏农林科学...
  • 2篇新疆畜牧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宁夏回族自治...
  • 2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宁夏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塔里木大学
  • 1篇塔城地区农业...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九圣禾种业股...

作者

  • 46篇李召锋
  • 21篇李卫华
  • 12篇石培春
  • 11篇曹连莆
  • 10篇孔广超
  • 7篇梁晓玲
  • 7篇韩登旭
  • 7篇李诚
  • 6篇艾尼瓦尔
  • 6篇李铭东
  • 4篇崔凤娟
  • 4篇杨新军
  • 4篇赵云
  • 3篇杨杰
  • 3篇邵红雨
  • 3篇林存亮
  • 3篇阿布来提
  • 3篇齐军仓
  • 3篇张东海
  • 3篇冯宽

传媒

  • 12篇新疆农业科学
  • 9篇麦类作物学报
  • 6篇石河子大学学...
  • 3篇新疆农垦科技
  • 2篇玉米科学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农业科学研究
  • 1篇园艺与种苗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0
  • 4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滴灌条件下新甘宁春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改良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为新疆滴灌条件下不同来源春小麦品种(系)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新疆、甘肃、宁夏春小麦主要农艺性状与籽粒产量的关系。【结果】影响新疆自育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千粒重>生育期>收获指数>单位面积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和单位面积生物学产量是决定甘肃春小麦产量的主导因素;影响宁夏春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穗粒重>结实小穗数>单位面积穗数>生育期>株高。【结论】在对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的改良中应选择千粒重及生物学产量较高、成熟期较早的类型;在新疆生态条件下对引自甘肃的春小麦进行改良时应特别重视对生物学产量较高类型的选择,提高生物学产量的可能途径为:增强分蘖成穗能力,提高结实小穗数;在新疆生态条件下对引自宁夏的春小麦进行改良时应选择穗粒重高、结实性好、群体(穗数)大、中秆早熟类型。
李召锋杨新军费聪石培春李卫华
关键词:滴灌春小麦农艺性状
新疆春小麦株高构成因素研究
2025年
为探明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株高、各节间长度、株高构成指数及节间构成指数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表现及与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为新疆春小麦异地选择及株型改良提供参考,调查了40份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在新疆石河子、宁夏永宁和云南元谋3种环境条件下的12个株高相关性状,分析了不同试点间性状的相关性及株高构成因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试点间株高差异显著,永宁试点小麦株高及各节间长度显著高于石河子。倒1~5节节间长依次为36.21、19.97、12.70、8.14和4.16 cm,分别占株高的39.81%、21.96%、13.97%、8.95%和4.57%。株高构成指数平均为0.62,倒1~4节间构成指数分别为0.64、0.64、0.61和0.67。12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倒1节间构成指数>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穗长>株高>倒2节间构成指数>倒4节间长>倒3节间长>倒3节间构成指数>株高构成指数>倒4节间构成指数>倒5节间长。株高、穗长、倒1节间长、倒2节间长、倒4节间长、倒1节间构成指数在3种环境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在石河子试点,倒1节间长与穗长及穗粒重呈显著和极显著正相关,在永宁试点,倒2节间长与小穗数和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在3种生态条件下穿梭育种时可对株高进行有效选择,适度增加倒1节间长度有利于进一步挖掘新疆春小麦产量潜力。
朱长安郝全有李前荣李召锋
关键词:春小麦株高株型性状产量性状
回交导入后玉米农艺性状耐旱性改良效果的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回交导入法对玉米自交系各性状耐旱性的改良效果,发掘具有优良耐旱性状的种质,采用α-lattice设计,在充分灌溉和干旱胁迫处理下,研究7个以昌7-2为遗传背景的高代回交导入系各性状耐旱性。试验结果显示:不同组合对各个性状的改良效果不同,回交导入系的综合耐旱性均好于昌7-2,其中改良较好的有515×昌7-2,双105×昌7-2和502×昌7-2等组合,其综合耐旱系数分别为0.833、0.818和0.804。这表明,回交导入法能很好地改良自交系的耐旱性,且其改良效果与特定组合密切相关。
李争光梁晓玲阿布来提.阿布拉曹连莆王仙邵红雨韩登旭李召锋
关键词:玉米耐旱性回交导入耐旱系数
玉米自交系灌浆期耐热性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筛选出灌浆期耐热性强的玉米自交系。【方法】在花后7~17 d以自然生长为对照,分析玻璃温室高温处理下10份新疆骨干玉米自交系产量性状的变化,采用产量热稳定性分析与千粒重热感指数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供试材料的耐热性。【结果】LX9801、PH6WC、PHB1M、海014和武314在热胁迫下产量稳定性好,其中PH6WC丰产性突出。502、KW4M029、PH6WC、PHB1M和海014等5份自交系的千粒重热感指数小于1。综合产量热稳定性及千粒重热感指数,PH6WC和PHB1M的耐热性突出,海014耐热性较好。武314可作为耐热育种亲本材料。【结论】灌浆期热胁迫下千粒重的降低,是玉米自交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九禾6929可作为耐热育种种质资源。
李铭东梁晓玲阿不来提·阿布拉韩登旭杨杰郗浩江商佳鑫滕元旭杨新军李召锋王业建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耐热性
一种玉米自交系耐热性鉴定方法
一种玉米自交系耐热性鉴定方法,该鉴定方法包括不同品种玉米实验田植株培育、吐丝前后阶段人工模拟高温处理、高温处理组和对照组温度指标记录、穗粒数计算、发芽实验、有效穗粒数相对分值计算、品种的耐热性判断等步骤;本发明提供的耐热...
李召锋刘峰滕元旭梁晓玲支梦婷张智林李铭东张丽摆晶刘怡辰马鹏程
文献传递
小麦籽粒响应花后早期高温胁迫的形态和细胞学研究被引量:8
2018年
目的探讨花后早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籽粒形态和颖果发育的影响,为小麦响应逆境胁迫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新疆主栽品种新春11号为实验材料,于花后5~8d进行高温处理,对花后各时期籽粒进行形态和细胞学观察,测定籽粒各时期鲜、干重,胚乳细胞数目变化及胚乳细胞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发生情况。结果花后早期高温处理显著影响小麦籽粒形态、鲜/干重、果皮和胚的发育、胚乳细胞数目及胚乳PCD的发生。花后早期高温处理在小麦籽粒发育早期使籽粒的鲜重、干重及胚乳细胞数目分别较对照增加6.71%、9.63%和8.23%,同时加快了果皮及胚组织的发育进程;而在籽粒发育的中后期则阻碍了籽粒发育,其最终粒重和胚乳细胞数目分别降低了4.27%和9.74%,显著低于对照;同时抑制了果皮及胚组织的发育,但促进了胚乳PCD的进程。花后早期高温胁迫显著促进小麦籽粒早期发育,但抑制了籽粒后期发育。结论表明花后早期高温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速细胞衰老进程,使其早衰,从而对小麦产量与品质产生影响。
冯宽李咏林静赵云石培春李召锋李卫华
关键词:小麦籽粒形态细胞学
高温胁迫对小黑麦光合作用影响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解高温胁迫对小黑麦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探索高温胁迫下小黑麦应激机制,以4个六倍体小黑麦品种(系)为材料,在籽粒灌浆早期进行高温胁迫,测定了高温胁迫下旗叶光合作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导致4个小黑麦品种的旗叶净光合速率(Pn)下降了11. 4%~39. 8%、胞间CO2浓度(Ci)上升了2. 0%~6. 8%、蒸腾速率(Tr)下降了1. 1%~26. 2%、气孔导度(Gs)变化不显著。在胁迫结束后10 d,经高温胁迫后的4个小黑麦品种旗叶的Pn仍显著低于对照、Tr多显著下降;品种新小黑麦3号、新小黑麦4号经高温胁迫后的Gs仍显著低于对照同时Ci下降,而品种扩繁1号、新小黑麦5号经高温胁迫后的Gs较对照变化不显著而Ci较对照极显著上升。参试小黑麦品种中新小黑麦3号耐热性较强,新小黑麦5号、新小黑麦4号次之,扩繁1号最弱;新小黑麦4号对损伤修复能力较强,新小黑麦3号、扩繁1号次之,新小黑麦5号最弱。综上,高温胁迫下小黑麦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受到非气孔因素影响,而且高温胁迫对光合机构造成的损伤是不可逆转,同时参试的4个小黑麦品种(系)间在耐热性和对高温损伤修复的性能间也存在差异,本研究为理解高温胁迫对六倍体小黑麦的影响机制提供了参考。
凌悦铭张亚黎王震任丽彤艾尼瓦尔李召锋孔广超
关键词:小黑麦高温胁迫光合作用
新疆春小麦品种资源抗倒性评价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给新疆小麦抗倒育种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田间试验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两种种植密度(100×104和600×104株·hm-2)下40份新疆自育春小麦品种资源的抗倒性,分析了抗倒性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与低密度(100×104株·hm-2)相比,高密度(基本苗为600×104株·hm-2)条件下小麦抗倒伏能力、第二节间机械强度、壁厚、茎粗、充实度及地上部鲜重极显著降低,第二节间长度及重心高度极显著增加,茎秆机械强度的降低是小麦抗倒伏能力下降的关键因素。低密度下抗倒性与第二节间长、株高、重心高及第二节间壁厚的关系密切。其中,第二节间长度与小麦抗倒性关系最密切,第二节间越短,抗倒伏能力越强。高密度下第二节间机械强度与抗倒性的关系最密切,茎秆强度越高,抗倒性越强。壁厚可作为评价茎秆机械强度的可靠指标。依据倒伏指数的大小,将40份品种分为高抗型、普抗型、中间型、风险型和易倒型5个级别。供试材料中,80.0%的品种抗倒性较好,其中新春22号为高抗型品种,是较为理想的抗倒伏育种亲本。
柴亚茹李召锋刘新玲李卫华
关键词:春小麦品种资源抗倒性综合评价
小麦开花期耐热性鉴定
2019年
本文通过对26份小麦材料的农艺性状、产量指数及穗粒数热感指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春37号、新春51号和新春22号均表现较强的耐热性,可作为后期小麦耐热育种的亲本材料。
仵妮平靖建国李有芳李召锋李卫华
关键词:小麦耐热性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小黑麦的抗旱性被引量:8
2012年
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19个小黑麦(Triticosecale wittmack)品种(系)与抗旱性相关的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08草鉴15、07草品11、05草鉴2、08草鉴13和06草鉴5的抗旱性较强。参试大部分品种(系)经干旱胁迫处理后综合性状优于对照品种新小黑麦3号,表明大部分参试高世代品种(系)的抗旱性较强。
李诚孔广超曹连莆李春艳李卫华李召锋
关键词:抗旱性模糊综合评判法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