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尚锋
- 作品数:41 被引量:238H指数:9
- 供职机构:吉林省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AREM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在吉林省夏季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 沈柏竹孙力高枞亭药明安刚隋波李尚锋涂钢王雅君武发新冯喜媛
- “AREM暴雨数值预报模式在吉林省夏季天气预报中的应用”项目于2005年8月在吉林省气象局立项,对吉林省夏季天气形势及降水量进行数值分析,为夏季的天气预报及监测服务。通过模式的试运行,解决了Linux与Windows两个...
- 关键词:
- 关键词:暴雨
- 2009年夏季东北冷涡活动异常特征分析
-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国家气候中心相关资料及监测公报、吉林省气温、降水资料等,通过相关、EOF、距平分析方法和东北冷涡定义等,对2009年夏季东北冷涡活动天数、类型等异常及其大气环流异常进行分析,结论如下...
- 沈柏竹孙力廉毅苏丽欣李尚锋
- 关键词:东北冷涡西风急流
- 文献传递
- 第二松花江流域夏季降水年际增量预测模型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利用1980—2016年第二松花江流域(SSR)夏季(6—8月)平均降水量资料、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环流场资料、NOAA的月平均海温场资料,采用年际增量预测方法,通过分析与SSR夏季降水年际增量相关的环流及海温,确定了超前12个月内的6个预测因子,包括:11月东亚200 hPa纬向风、12月西藏高原-2指数、12月赤道中东太平洋200 hPa纬向风、2月印度洋海温、10月西太平洋暖池海温、4月东亚100 hPa经向风。在此基础上利用这6个预测因子,利用1980—2010资料建立SSR夏季降水年际增量的统计预测模型,最后根据年际增量给出SSR夏季降水的预测结果。经检验,1981—2010年SSR夏季降水年际增量的预测拟合系数是0.83,SSR夏季降水预测结果拟合系数为0.67,SSR夏季降水预测结果相对均方根误差为15%,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对2011—2016年进行试报实验,该模型也很好地预测出降水的年际增量变化趋势,除2014年以外,SSR夏季降水预测结果相对均方根误差绝对值都控制在23%以内,2016年仅为-9.9%。因此,通过预测降水的年际增量,进而再预测降水的方法,具有一定的预测技巧,可作为有效方法投入实际业务应用。
- 姜忠宝王秀娟王秀娟李尚锋
- 关键词:第二松花江流域夏季降水
- SAL方法在东北地区台风降水预报检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3年
- 选取2020年3次影响东北地区的北上台风的最强降水日作为个例,利用最佳方法确定阈值并识别降水主体与个体,对其进行SAL检验分析并评价中国气象局全球同化预报系统(CMA-GFS)、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数值模式(EC)以及中国气象局中尺度天气数值预报系统(CMA-MESO)模式12~36 h预报在东北地区对台风降水的预报效果。结果表明:台风“巴威”降水过程CMA-GFS的预报效果各方面均最佳。台风“美莎克”降水过程强度方面CMA-MESO预报较其他两个模式结果偏强,CMA-GFS结构预报得更好,EC对降水位置的预报最好。台风“海神”降水过程CMA-GFS和EC模式强度预报更好,EC模式对结构判断得最差但对降水位置的预报最佳。通过对2020年3次影响东北的台风模式检验分析,初步探索了各个模式在台风预报中的预报倾向,在未来东北地区台风降水强度的预报中,特别是在相似台风个例发生时,可以根据分析的模式预报特点进行选择性的参考与有目的的主观订正。
- 朱晓彤姚凯李尚锋曲美慧
- 关键词:台风降水
- 东北典型冷、暖夏年的北太平洋地区海-气系统季节演变合成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选取长春站为东北地区的典型代表站,使用该测站百年气温资料,在典型个例合成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东北典型冷、暖夏500 hPa位势高度距平场和海温距平场从前冬到夏季的特征及其演变。主要结果表明:(1)东北冷夏年前冬NPO为很明显的负位相,暖夏年前冬NPO位相并不明显。前冬、春季和夏季的500hPa位势高度场同长春测站夏季平均气温的显著相关区(显著性水平α≥0.05)呈半球尺度纬向分布。前冬,高相关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高纬地区,有两条带状正相关区域:一条主要控制中南半岛北部、印度半岛以及阿拉伯半岛、红海一直到英格兰三岛一带的区域;另一条控制从墨西哥湾经夏威夷群岛到太平洋关岛一带的区域。这两条带状高相关区域,经春季到夏季逐渐向北收缩,但大都位于60°N以南的区域。(2)从前冬到夏季,东北冷夏年西风漂流区的海温距平由正值逐渐变成负值,暖夏年该区域海温从前冬到夏季是一个正距平逐渐加强的过程;在赤道中东太平洋区域,冷夏年从春季到夏季该区域对应的El Nino位相显著加强,而暖夏年该区域对应的La Nina位相,从春季到夏季却是一个显著减弱的过程。
- 李尚锋沈柏竹廉毅曹玲
- 关键词:NPO
- 闭合气压系统环流指数的定义及计算被引量:39
- 2007年
- 定义了球面上单个气压系统的面积S、强度P、中心位置(λc,φc)3种环流指数;结合NCEP/NCAR月平均气压(位势高度)场资料,给出了它们的计算方法。实际计算了历年逐月500hPa北半球极涡的上述环流指数,求得它们的逐月多年平均(气候)值。初步分析表明,它们能简洁定量地描述北半球极涡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异常特征。S、P、(λc,φc)的定义和算法,也适用于极涡以外的其他闭合气压系统或球面上其他要素场中的闭合系统。
- 王盘兴卢楚翰管兆勇李尚锋姚菊香严厉
- 关键词:环流指数
- 吉林省冬季旅游气象条件分析与评估
- 2022年
- 利用吉林省1961—2020年冬季逐日降水、风速和最高气温观测资料,对影响吉林省冬季旅游出行的气象要素及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冬季旅游出行气象条件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吉林省冬季平均无降雪时间长,2级以下风力的日数较多,日最高气温在-12℃以上的日数占冬季总日数的近9成。吉林省冬季非常适宜和适宜旅游的平均日数为128.6 d,占冬季总日数的85.2%,增多趋势为4.1 d/10 a。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气象要素突变后的1991—2020年非常适宜和适宜旅游的日数明显增多,平均可达135.1 d,占冬季总日数近九成,但此间气象要素滑动均方差增大也导致两者的不稳定性加大。
- 梁洪海姜忠宝刘实刘实
- 关键词:气象条件降雪量
- 东北夏季月低温事件的定义及大气环流年代际特征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利用1960—2009年东北地区150个地面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定义了东北三省夏季月低温事件(简称MCSE),并将其分为5类。结果表明:MCSE发生频率在20世纪60—70年代较高,80年代逐渐减少,90年代显著减少;6月和8月以第Ⅲ类MCSE为主,而7月则为第Ⅱ类;在冷气候背景下,第Ⅱ类MCSE正涡动能量由高纬向中纬度传播,正常背景下由中纬度向高纬度传播,第Ⅲ类则与之相反,暖背景下第Ⅱ类MCSE的能量传播方向与冷背景一样,而第Ⅲ类则先由低纬度向高低纬度传播,然后由高纬度向低纬度传播;在冷背景下第Ⅱ类和第Ⅲ类MCSE,中国东北地区均处于大范围强冷空气带的覆盖下,而正常期气候背景下这两类MCSE的东北冷涡和乌拉尔山阻塞高压(西阻)均较明显,在暖背景下,第Ⅱ类MCSE的贝加尔湖阻塞高压(中阻)、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东阻)以及东北冷涡系统均较明显,而第Ⅲ类MCSE的中阻和东北冷涡明显。
- 李尚锋应爽姚耀显廉毅
- 东北夏季低温事件的大气环流特征及其物理机制的初步研究
- 本文利用NCEP/NCAR1948-2009年逐日再分析资料和东北150个地面观测台站观测资料,首先,给出东北夏季天气和气候极端低温事件的定义,并且给出其时空结构。其次,着重分析了东北夏季极端低温事件发生的前期、同期的大...
- 李尚锋
- 关键词:NPOROSSBY波低频振荡
- 文献传递
- 初夏东北冷涡活动的谐波分析
- 东亚中高纬度东北冷涡持续活动是北半球大气环流异常持续或调整的重要表征.选择10个初夏(6月)冷涡活动强、弱和正常年为典型个例年,对其4~6月500 hPa高度场沿45°N纬圈进行谐波分析合成表明;在冷涡活动强和弱年中高纬...
- 沈柏竹李尚锋廉毅
- 关键词:中纬度谐波分析大气环流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