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抚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 慕课平台下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探讨如何将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和信息技术高效融合.阐述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慕课平台设计原则及其应用于食品加工与管理课程教学的优势和作用,并给出具体的改革措施,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 李峰李峰许云峰
- 纳豆菌发酵黄粉虫蛋白制备蛋白肽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以黄粉虫蛋白为原料,采用纳豆菌发酵黄粉虫蛋白制备低分子蛋白肽,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使黄粉虫低分子蛋白肽的产量得到了提高。最终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温度为37℃、发酵液pH为7.2、接种量为3.3%,在此条件下发酵,水解黄粉虫蛋白制备低分子蛋白肽得率最高,最高值可达到59%。
- 李峰宗绪岩李丽
- 关键词:黄粉虫蛋白纳豆菌
- 野生红树莓果酒酿造发酵条件的探究被引量:4
- 2016年
- 采用新鲜的野生红树莓果实为发酵原料,考察发酵温度、加糖量、活性酵母接种量、SO2添加量等因素对野生红树莓果酒酿造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发酵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其最佳发酵条件为:加糖量20%,温度24℃,SO2添加量15mg/L,接种量0.4g/L.在此条件下进行实验,能得到较为理想的红树莓果酒.
- 佟凤琴李峰
- 关键词:果酒红树莓正交试验
- 纳豆菌发酵蚕蛹蛋白制备低分子蛋白肽的工艺优化被引量:2
- 2014年
- 为了更好地利用蚕蛹,增加其附加值,以蚕蛹蛋白为原料,采用纳豆菌发酵蚕蛹蛋白,制备低分子蚕蛹蛋白肽,并对其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和建模,使蚕蛹蛋白肽的产量得到了提高。最终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6.9℃,发酵pH 7.3,接种量为3%,发酵时间为21.7 h,在此条件下蚕蛹蛋白水解低分子蛋白肽得率可达到52.75%。
- 李峰李丽宗绪岩
- 关键词:蚕蛹蛋白纳豆菌蛋白肽
- 绿麦芽根芽和叶芽嗅感风味物质的鉴定及其对麦芽风味的影响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制麦过程中绿麦芽根芽和叶芽的挥发性嗅感物质组成。结果表明,从根芽和叶芽中分别分析鉴定出41种和43种嗅感风味化合物,包括醛、醇、酮、有机酸、芳香族化合物、呋喃和一些杂环化合物,是组成成品麦芽风味的化合物。根芽和叶芽对构成麦芽的大部分嗅感化合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且叶芽对成品麦芽的风味影响较大,其对麦芽的特征风味物质异丁醛含量影响较大,对异戊醛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对2-甲基丁醛的含量无影响。
- 张笑付月李峰侯英敏赵长新董亮
- 关键词:制麦麦芽叶芽挥发性风味物质
- 工业制麦过程挥发性醛类的鉴定与变化规律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技术分析鉴定了酿造大麦工业制麦过程中挥发性醛类物质的组成。共分析鉴定出15种挥发性醛类物质,绝大部分醛类都存在于整个制麦过程。通过对醛类挥发物的定量分析发现,热干燥和焙焦过程对醛类含量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使其含量减少,正己醛、壬醛、反-2-辛烯醛含量在整个制麦过程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乙醛、异丁醛、正辛醛的含量在整个制麦过程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2-甲基丁醛的含量在制麦开始时基本保持不变,制麦后期其含量快速增加后又迅速降低;异戊醛的含量基本上保持不变。
- 董亮李峰付月徐凯苏宏旭赵长新史仲平
- 关键词:制麦麦芽挥发性物质醛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