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庆琪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放疗
  • 4篇术后
  • 4篇快中子治疗
  • 3篇肉瘤
  • 3篇术后放疗
  • 3篇细胞
  • 2篇手术
  • 2篇中子
  • 2篇肿瘤
  • 2篇快中子
  • 2篇骨肉瘤
  • 1篇血管
  • 1篇预后
  • 1篇直肠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癌术
  • 1篇直肠癌术后
  • 1篇直肠癌术后局...
  • 1篇置换术
  • 1篇乳癌

机构

  • 6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北京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美国加州大学
  • 1篇邯郸市中心医...
  • 1篇北京市肿瘤防...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0篇李庆琪
  • 4篇申文江
  • 3篇唐锦华
  • 2篇谷铣之
  • 2篇殷蔚伯
  • 2篇马忠泰
  • 2篇王庆国
  • 2篇罗醒萱
  • 1篇何群
  • 1篇宋三泰
  • 1篇陈国雄
  • 1篇张仲伦
  • 1篇李钟钢
  • 1篇苏震
  • 1篇刘成祥
  • 1篇冯林春
  • 1篇常葳克
  • 1篇李竞贤
  • 1篇王俊杰
  • 1篇鲍云华

传媒

  • 5篇中华放射肿瘤...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肿瘤研究与临...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CCAST“...

年份

  • 1篇2001
  • 2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治疗被引量:21
1999年
目的 :分析比较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 :1986~ 1993年收治 10 1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患者 ,49例单纯放疗 (Ⅰ组 ) ,2 5例单纯手术切除 (Ⅱ组 ) ,2 7例手术切除加放疗 (Ⅲ组 )。结果 :3组局部复发率分别为Ⅰ组 77.5 %、Ⅱ组 6 0 .0 %、Ⅲ组 2 9.6 % ,以Ⅲ组局部复发率最低 (P <0 .0 1) ,局部复发加远处转移率分别为Ⅰ组85 .7%、Ⅱ组 76 .0 %、Ⅲ组 5 9.2 % ,仍以Ⅲ组为最低 (P <0 .0 5 )。 3组 1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 5 9.2 %、Ⅱ组 84.0 %、Ⅲ组 92 .5 % ,以Ⅲ组预后最佳 (P <0 .0 5 ) ,3年生存率分别为Ⅰ组 10 .2 %、Ⅱ组 16 .0 %、Ⅲ组 33.3% ,其中Ⅰ、Ⅲ组比较 ,Ⅲ组优于Ⅰ组 (P <0 .0 5 )。结论 :局部复发直肠癌患者手术加放疗优于单纯手术切除和单纯放射治疗。
孙洁李庆琪汪春林刘峥
关键词:直肠癌局部复发
快中子治疗骨肉瘤的观察被引量:3
1994年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中国第一台快中子治癌装置,于1991年11月开始用于临床,共治疗骨肉瘤患者12例。北京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共治疗5例,其中3例放疗单纯用快中子,另2例放疗用快中子和60Co混合线。中子总剂量为660~2168NcGy。中子根治治疗剂量为1800~2100NcGy,术前放疗为800~1200NcGy。大部分患者疼痛缓解或减轻,肿瘤体积有所缩小。病理检查显示,快中子根治量照射有1例全部杀灭局部瘤细胞,4例只达到中度放疗反应;不能全部杀灭局部瘤细胞,且放疗后肢体功能差,放疗后手术治疗是需要的。本组实验设计的根治剂量显然偏高。通过这5例的总结,认为快中子治疗主要适应于手术不能切除的骨肉瘤,照射剂量需进一步调整。
栗怀广马忠泰何群李竞贤申文江徐博孙燕李庆琪殷蔚伯谷铣之唐锦华常威克
关键词:骨肿瘤放射疗法外科手术肉瘤
头颈部腺样囊性癌快中子治疗的初步分析
<正>材料与方法:北京快中子治癌协作组于1991年11月22日至1999年6月18日共收治头颈部腺样囊性癌(ACC)病人47例,其中男21例,女26例,年龄23~80岁,平均51.2岁,均经病理证实.原发大涎腺者23例,...
王庆国李庆琪
文献传递
肾细胞癌50例术后放疗分析被引量:9
1995年
1977年~ 1990年共收治肾细胞癌术后放疗病人 5 0例 ,其 3,5 ,10年生存率分别为 6 0 .0 %、5 1.1%和 31.8%。 5年生存率 : ~ 期为 6 9.2 % , ~ 期为 4 3.8% ,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放疗可提高患者 5年生存率。放疗应注意保护重要脏器 ,注意时间、剂量、分次设计 ,以免发生严重放疗并发症。区域淋巴结转移、肾周围器官侵犯和肾或腔静脉癌栓是预后不良因素 ,尤以前二者更为明显。本组病例83.3%死于远地转移 ,肺转移最多见占 5 8.3% ,其次是骨转移占 2 5 .6 % ,提示需寻找新的综合治疗方案解决远地转移问题。
王庆国李庆琪
关键词:肾细胞癌术后放疗预后
快中子加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回顾分析快中子加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的疗效。方法:1991年12月至1997年6月用快中子及光子术后放疗软组织肉瘤36例。结果: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1%(31/36)及69.6%(16/23)。3、5年局控率分别为97.2%(35/36)及95.6%(22/23)。远处转移率为13.9%(5/36)。结论:快中子术后放疗是治疗软组织肉瘤的有效方法。
冯林春陈国雄殷蔚伯谷铣之申文江李庆琪王庆国刘明远唐锦华常葳克罗醒萱刘成祥
关键词:软组织肉瘤快中子治疗光子治疗
Ⅱ期乳癌术后放疗的作用被引量:10
1993年
1976~1982年对93例Ⅱ期乳癌行根治术后放疗D_T40~45Gy/4~5周。同期行单纯手术172例。术后放疗与单纯手术组的10年生存率分别是69.9%和73.3%,无统计学差异。但对于腋淋巴结转移1~3个组,术后放疗和单纯手术的10年生存率为91.7%和58.3%(P<0.01),两组10年局部复发为0%和12.5%(P<0.05),术后放疗组同侧锁骨上区复发为3.2%,单纯手术为8.1%(P<0.05),说明术后放疗对腋淋巴转移1~3个的患者,可以减少复发提高生存率。腋淋巴结转移≥4个组,术后放疗45Gy局部控制率和远期生存率皆未见改善。
徐博申文江李庆琪
关键词:乳癌放疗手术
声带原位癌的根治性放疗
1994年
声带原位癌临床上少见。现将我科治疗的3例长期随诊结果报告如下。
李钟钢李庆琪
关键词:根治性放疗病理诊断
快中子治疗临床实验研究
1992年
1991年11月到1992年2月在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快中子治癌装置上治疗10例恶性肿瘤患者,包括腮腺癌、颌下腺囊腺癌、成骨肉瘤、软骨肉瘤、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等。2例为术后放疗,8例为复发、远位转移的晚期病例。快中子照射剂量800ncGy/5f~2168ncGy/13f,2f/1wk。近期疗效CR5例,PR4例。有效率90%。副反应包括干、湿性脱皮、水泡、糜烂,7~20天内愈合。
申文江李庆琪鲍云华宋三泰刘辉陈国雄崔书祥泰康崔广余张红志唐锦华常戚克张仲伦罗醒萱张苏陈刚苏震谷铣之殷蔚伯曹逖闻
关键词:肿瘤快中子
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细胞放射敏感性的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探讨是否毛细血管扩张性共济失调(AT)细胞互补基因(ATDC)具有抑制AT细胞放射敏感性的作用和X线照射后AT细胞信号传导系统—PKCδ蛋白表达的改变。材料与方法LM217为SV40转化的正常人成纤维基质细胞。PB061为SV40转化的AT病人的成纤维基质细胞。实验分LM217和PB061±四环素(lμg/ml)3个组,分别照射不同剂量,求D0、α、SF2值。利用抗-PKCδ和抗PKCI1单抗进行免疫印迹杂交,PB061±四环素(1μg/ml)组分别照射0和5Gy。结果PB061+四环素(ATDC-)组的D0值为0.45Gy,α值为2.21Gy-1,SF2为0.01;而BP061(ATDC+)组的D0值为0.56Gy,α值为0.96Gy-1,SF2为0.10。其中α和SF2值统计学处理P<0.01,提示ATDC基因可以降低AT细胞的放射敏感性。Ca2+-非依赖蛋白激酶Cδ(PKCδ)在PB061细胞中表达水平较低,5Gy照射和四环素处理后均没有改变。PB061细胞中含有蛋白激酶C的抑制物(PKCI1),5Gy照射后和四环素处理后其蛋白表达没有改变。结论(1)ATDC基因具有抑?
王俊杰董秀月申文江于世平于世平李庆琪
关键词:毛细血管
术前放疗加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四例骨肉瘤
1995年
李庆琪李钟刚马忠泰
关键词:全膝人工关节置换术术前放疗大剂量化疗股骨下端软骨母细胞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