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引乾

作品数:213 被引量:794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0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7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2篇农业科学
  • 16篇医药卫生
  • 6篇生物学
  • 6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一般工业技术
  • 3篇文化科学
  • 3篇理学

主题

  • 28篇药物
  • 22篇细胞
  • 19篇体外
  • 19篇奶牛
  • 18篇山羊
  • 16篇免疫
  • 13篇药物动力学
  • 13篇沙星
  • 11篇小鼠
  • 10篇抑菌
  • 10篇玉米赤霉烯酮
  • 10篇脂质体
  • 10篇中毒
  • 10篇乳房炎
  • 10篇色谱
  • 10篇体外抑菌
  • 9篇动物
  • 9篇正交
  • 9篇牛乳
  • 9篇相色谱

机构

  • 197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西北农业大学
  • 7篇甘肃省畜牧兽...
  • 7篇杨凌职业技术...
  • 7篇中国农业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4篇陕西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江苏沿海地区...
  • 3篇河南科技大学
  • 3篇天津市农业科...
  • 3篇汉中市动物疾...
  • 3篇陕西省动物疫...
  • 2篇北京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天津农学院
  • 2篇浙江省海洋水...
  • 2篇甘肃省农村能...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207篇李引乾
  • 32篇刘晓强
  • 19篇杨鸣琦
  • 15篇蒿彩菊
  • 15篇靳亚平
  • 13篇冶冬阳
  • 12篇党丽梅
  • 12篇马勇江
  • 12篇沈文正
  • 12篇周宏超
  • 10篇杨亚军
  • 8篇张海亮
  • 8篇赵建乐
  • 7篇党岩
  • 7篇张冠世
  • 7篇马志宏
  • 7篇陈德坤
  • 7篇苟想珍
  • 7篇孙睿
  • 7篇黄勇旗

传媒

  • 42篇动物医学进展
  • 36篇西北农业学报
  • 16篇西北农林科技...
  • 15篇中国兽医学报
  • 10篇畜牧兽医杂志
  • 7篇中国兽医科学
  • 6篇畜牧与兽医
  • 5篇黑龙江畜牧兽...
  • 4篇西北农业大学...
  • 3篇甘肃畜牧兽医
  • 3篇畜牧兽医学报
  • 2篇中国兽医杂志
  • 2篇畜禽业
  • 2篇材料导报
  • 2篇中国毒理学会...
  • 1篇塑料
  • 1篇中国动物保健
  • 1篇中国抗生素杂...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7篇2018
  • 10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13篇2012
  • 11篇2011
  • 15篇2010
  • 10篇2009
  • 14篇2008
  • 14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2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2α在奶牛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将18头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成高、中、低3组,每组每头分别肌肉注射氨基丁三醇前列腺素F10mg、5mg、2.5mg,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药浓度,用残数法逐头奶牛拟合药动学曲线方程并计算药动学参数,研...
袁富威班赟叶文初许贤会党丽梅张洁董欣李引乾
关键词:奶牛ELISA药代动力学
文献传递
体外诱导大熊猫大肠埃希菌对普多沙星的耐药性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究大熊猫源大肠埃希菌对新型动物专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普多沙星的耐药机制. 方法:以大熊猫分离的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敏感的大肠埃希菌株为研究对象,采用环丙沙星、麻保沙星和普多沙星通过体外逐渐递增药物浓度的方法诱导...
刘晓强米铁军蒿彩菊李引乾
关键词:大熊猫大肠埃希菌感染耐药机制
复方甲砜霉素注射液的研制
2021年
为提高甲砜霉素(TAP)疗效,制成便于临床使用的制剂,以TAP为主药,辅以氟尼辛葡甲胺,选择适宜的赋形剂,对处方进行筛选及优化,研制出复方TAP注射液,并进行质量控制和药效学研究,为其在兽医临床上的推广应用提供试验依据。结果显示,复方TAP注射液澄明度良好,无异物,pH为7.3。复方TAP注射液分别对引起奶牛乳房炎常见的3种细菌的MIC为8、12、12 mg/L;对3种细菌的MBC分别是32、32 mg/L及不杀菌。结果表明,复方TAP注射液抗菌效果良好,符合注射液规定。
李香李香陈莹王虹雅侯巧弟王萍萍郭珊珊李引乾
关键词:甲砜霉素氟尼辛葡甲胺注射液药效学试验
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过程,为该药在兽医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用磺胺噻唑对照品配制标准溶液,建立磺胺噻唑的紫外测定方法。给6只山羊分别静脉注射剂量为70mg/kg的磺胺噻唑钠,于注射前和注射后5,10,15,30,45,60,120,180,240和300min分别颈静脉采血,测定血药质量浓度,用残数法拟合药-时曲线,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结果】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符合二室模型。药物动力参数消除相初始质量浓度B为(198.37±64.63)mg/L,分布相半衰期t1/2α为(0.05±0.04)h,消除相半衰期t1/2β为(0.89±0.21)h,表观分布容积Vd为(0.15±0.07)L/kg,体内消除率CL(s)为(0.28±0.08)mg/(kg·h),有效血药浓度维持时间为(1.58±0.58)h。【结论】磺胺噻唑在山羊体内为短效药物。
翟新贵张有亮赵彪马丙婷孙睿李引乾
关键词:磺胺噻唑山羊药物动力学
2017-2023年眉县猪、牛和羊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与分析
2024年
为获知近年来眉县猪、牛和羊口蹄疫的免疫情况,对2017-2023年间全县8个镇(街)共7059份猪、牛和羊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并从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区域等角度对当地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017-2023年眉县全域猪、牛和羊的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其中,牛和羊O型口蹄疫的免疫抗体合格率最高达100%且保持稳定,而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在个别镇(街)较低,低至45%,说明该县近7年间猪、牛和羊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总体达到农业农村部的标准(>70%),但针对猪应立即调整现行的免疫流程,加强集中免疫和日常补充免疫,以建立起县域有效的动物免疫保护屏障,确保养殖业健康发展。
王勃森张芬芳李引乾
关键词:O型口蹄疫抗体
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绿色合成被引量:13
2010年
以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由间苯二酚和乙酰乙酸乙酯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考察反应原料物质的量之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优选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合成条件。试验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n(间苯二酚)∶n(乙酰乙酸乙酯)=1∶1.5,反应温度150℃,反应时间100 min,催化剂用量0.7 g(间苯二酚0.1 mol)。在最佳合成条件下,收率达90.2%。复合固体超强酸SO42-/ZrO2-TiO2催化剂无环境污染、催化活性高、可重复利用,是合成7-羟基-4-甲基香豆素的绿色良好催化剂。
王小蕊宋晓平周乐李引乾赵献军付明哲
关键词:7-羟基-4-甲基香豆素正交设计
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治疗中的几项生化指标研究被引量:7
2000年
通过高能低蛋白日粮成功地复制出蛋鸡脂肪肝出血综合征 (FL HS)病理模型。用强肝抗脂灵、氯化胆碱以及强肝抗脂灵加氯化胆碱进行治疗 ,试验中定期测定血浆GOT、GPT、TG、钙、磷等生化指标。结果表明 :GPT、GOT在用药前呈上升趋势 ,用药后各组均有所下降 ;TG在用药前呈下降趋势 ,用药后逐渐升高 ,以上三指标可做为 FL HS诊断中的参考指标 ,而血钙、血磷浓度在整个试验期无明显变化。
李勤凡李引乾刘清玉李富娥耿果霞张建峰曾存芳
关键词:蛋鸡生化指标
本草乳炎清散抑菌效果及抗炎作用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采用牛津杯法和试管二倍稀释法分别测定本草乳炎清散抑菌圈、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利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试验、小鼠棉球肉芽肿试验和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试验观察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结果表明,本草乳炎清散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0.062 5、0.125、0.062 5g/mL,MBC分别为0.125、0.250、0.125g/mL;本草乳炎清散(0.50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83、21.60、24.51mm,均大于20mm,极敏感。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耳廓肿胀抑制率分别为39.74%、36.78%和28.8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小鼠肉芽肿增生抑制率分别为53.53%、51.69%和35.89%,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低剂量组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本草乳炎清散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抑制率分别为51.06%、46.81%和34.04%,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低剂量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3种主要致病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具有显著的抗炎效果,并且两种抑制效果在一定范围内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
秦鹏冶冬阳李林育陈强左儒楠孟德兰佟昱王怡然刘晓强李引乾杨鸣琦
关键词:奶牛乳房炎体外抑菌作用抗炎作用
酮康唑水分散软颗粒剂的制备及体外溶出度考察
2007年
姜成李引乾冯桂芬李亚明薛芬邱刚
关键词:酮康唑体外溶出度细胞膜通透性抗真菌药物真菌感染
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表征被引量:1
2022年
地克珠利(Diclazuril,DIC)是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中球虫病防治的一种经典抗球虫药物。本研究旨在采用薄膜冻融法制备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以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进行单因素考察,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制备条件,并对在最佳条件下制备的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进行表征考察。最终确定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最佳制备条件为:药物与卵磷脂质量比为1∶30,卵磷脂与胆固醇质量比为4∶1,水合介质pH为7.0,水合温度为55℃,水合时间1.5 h,冻融次数为3次。利用最佳条件制备得到的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平均包封率为92.23%±0.57%。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的表征结果显示,脂质体在透射电镜下呈均一的球形或近球形结构,平均粒径为117.2 nm±1.2 nm,PDI平均值为0.147±0.004,Zeta电位值为-47.37 m V±0.67 m V,表明纳米脂质体粒径小且分布均一,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宜在4℃条件下避光储存。本研究制备出了一种包封率高、稳定性好的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为地克珠利在兽医临床上的使用提供了新的方法。
侯佳琪辛怡霖张欣唐熙李青云陈胡羚李引乾
关键词:地克珠利纳米脂质体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