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力学参数
  • 2篇衍生物
  • 2篇双硫仑
  • 2篇内障
  • 2篇热分析
  • 2篇嘧啶
  • 2篇活化能
  • 2篇氟脲嘧啶
  • 2篇白内障
  • 2篇5-氟脲嘧啶
  • 2篇差热分析
  • 1篇滴眼
  • 1篇滴眼剂
  • 1篇电泳
  • 1篇动电电位
  • 1篇药代
  • 1篇药代动力学
  • 1篇药物
  • 1篇药物性质
  • 1篇药物治疗

机构

  • 8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双鹤现代...

作者

  • 8篇李德馨
  • 7篇王思玲
  • 6篇苏德森
  • 2篇张景海
  • 2篇郑金琪
  • 1篇徐勇猛
  • 1篇费学萍
  • 1篇李乐道
  • 1篇李玉娟
  • 1篇刘秀兰
  • 1篇赵海英
  • 1篇王璞
  • 1篇陈越
  • 1篇于凤波
  • 1篇刘颖

传媒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热分析在药...

年份

  • 1篇2009
  • 1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双硫仑-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常数测定与包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性质考察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测定双硫仑羟丙基β环糊精(DSFβCDHP)的包合常数;研究包合物形成的热力学性质。方法采用RP HPLC法。测定溶液中双硫仑含量,由测定结果计算各浓度的βCDHP溶液中双硫仑的溶解度,以双硫仑溶解度对βCDHP浓度作图,得到相溶解度图;测定不同色谱条件下双硫仑羟丙基β环糊精的保留时间,根据保留时间计算稳定常数及不同温度下的包合常数K。结果当羟丙基β环糊精浓度较低时,可形成1∶1包合物;30℃时DSFβCDHP的包合常数为1 624.41 L.mol-1;其包合反应的焓变(ΔH)为-25.25 kJ.mol-1,吉布斯自由能(ΔG)和熵变(ΔS)分别为-12.60 kJ.mol-1与-41.74 J.mol-1K-1。结论双硫仑与羟丙基β环糊精的包合作用为一放热过程,是分子间氢键和范德华力作用的结果;采用较低的温度有利于双硫仑完全形成包合物。
于凤波费学萍李德馨苏德森王思玲
关键词:双硫仑包合物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热力学参数
差热分析法测定5-氟脲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2003年
目的研究 5 氟脲嘧啶 (5 Fu)、呋喃氟脲嘧啶 (FT 2 0 7)、双呋喃氟脲嘧啶 (FD 1)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动力学过程和反应动力学参数。方法差热分析 (DTA )法。结果它们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动力学过程 ,其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 2 6 9 382、115 4 39、10 6 4 19kJ·mol-1,频率因子分别为 9 39× 10 18s-1、1 76× 10 8s-1、2 75× 10 7s-1。结论 5 Fu、FT 2 0 7、FD 1的热稳定性顺序为 5 Fu >FT 2 0 7>FD 1。FD 1随着温度的升高首先脱掉一个四氢呋喃降解为FT 2 0 7,继而脱去另一个四氢呋喃降解为 5 Fu。
李德馨于建军赵海英郑金琪王思玲苏德森
关键词:差热分析5-氟脲嘧啶活化能
细胞色素C滴眼剂的制备及药效学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制备细胞色素C滴眼剂,并对其基本性质与对硒致白内障大鼠的抗白内障作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对制得的滴眼剂进行pH与澄明度、黏度与渗透压及酶活力与药效学考察。结果与结论制剂各项指标符合200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滴眼剂的要求,且具有良好的抗白内障活性。
王思玲刘颖李德馨王璞李乐道张景海
关键词:细胞色素C滴眼剂药物性质
抗白内障前药双硫仑经眼给药传递系统及作用机制
白内障是世界首位致盲眼病,由白内障导致的视力低下和眼盲是急待解决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研究白内障的发病机制和针对病因的抗白内障药物制剂的开发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双硫仑(disulfiram,DSF)为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Di...
李德馨
关键词:白内障双硫仑药代动力学
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被引量:10
2002年
目的采用电泳光散射法测定异丙酚微乳剂的动电电位 ,为微多相药物制剂物理稳定性的考察提供简便、快速、有效的方法。方法制备 3种处方不同、工艺相同的异丙酚微乳剂Ⅰ、Ⅱ及Ⅲ ,以NICOMP3 80 /ZLS系统分别测定其电泳光散射光谱。结果与无外加电场情况相比 ,有外加电场时 ,乳剂Ⅰ、Ⅱ和Ⅲ的光谱谱线向左频移分别为 (2 9 82± 0 1 2 )、(1 2 5 4± 0 44)及 (2 0 1 8± 1 1 2 )Hz,相应动电电位为 (4 5 40± 0 0 4)、(1 9 0 9± 1 1 2 )与 (3 0 72± 0 46)mv。结论 3种微乳剂电泳光散射光谱有显著差别 ,动电电位的大小顺序为乳剂Ⅰ >乳剂Ⅲ >乳剂Ⅱ。
王思玲李玉娟张景海刘秀兰李德馨苏德森
关键词:微乳剂动电电位
差热分析法测定5-氟脲嘧啶及其衍生物的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目的:研究5-氟脲嘧啶(5-ru)、呋喃氟脲嘧啶(FT-207)、双呋喃氟脲嘧啶(FD-1)的热稳定性及其热分解动力学过程和反应动力学参数.方法:差热分析(DTA)法.结果:它们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其反应的活化能...
李德馨于建军赵海英郑金琪王思玲苏德森
关键词:5-氟脲嘧啶差热分析活化能
注射用西眯替丁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注射用西咪替丁冻干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它具有起效快,生物利用度高,无毒、无刺激性的特点。该注射用冻干制剂以西咪替丁为活性物质,辅以冻干支持剂和水等经过冷冻干燥而制得。将西咪替丁溶解于稀盐酸再加入冻干支持剂、...
王思玲苏德森陈越徐勇猛李德馨
文献传递
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与药物治疗被引量:41
2002年
目的综述白内障的发病机制以及白内障治疗药物的发展近况。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 ,按照白内障的种类对其发病机制分类汇总 ,并对治疗药物研究近况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老年性白内障的形成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它和辐射性白内障都与晶状体的氧化损伤密切相关 ;糖尿病性白内障可由渗透压机理、糖基化反应和还原糖自氧化学说解释 ;而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病机制还不很清楚 ,随着对白内障形成机理的研究不断深入 ,抗白内障药物的研究和开发越来越具有针对性。
李德馨王思玲苏德森
关键词:白内障发病机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