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 作品数:24 被引量:34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上海市青浦区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一种病理科用脱钙液的智能分装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病理科用脱钙液的智能分装装置,包括底板、脱钙液桶、驱动装置、升降柱、旋转装置、容器和顶出装置,本实用新型将骨头放在容器内部,容器嵌入分装桶内部,将分装通旋转至驱动装置正下方,通过驱动装置推动升降柱带动挡...
- 李扬李明娜潘敏鸿
- 鼻窦具有神经和肌源性特征的低度恶性肉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 2012年
- 本文介绍一种独特的以同时具有神经和肌源性分化的鼻窦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肉瘤。作者回顾分析28例肿瘤,其中女性21例,男性7例,年龄24—85岁,平均52岁,50岁女性具有明显的好发倾向。临床症状以鼻塞多见,累及多个部位,以鼻腔和筛窦最常受累。眼观:多个息肉样肿块,灰白灰红色,最大径4cm,质地较典型的炎症性鼻息肉硬。
- 潘敏鸿(摘译李扬范钦和张智弘
- 关键词:病理分析鼻窦梭形细胞肉瘤低度恶性
- 头颈部横纹肌肉瘤11例临床病理学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头颈部 RMS 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51岁,中位年龄25岁。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痛性或无痛性肿块,组织学分型:胚胎型8例,腺泡型3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瘤细胞均表达结蛋白、波形蛋白;肌调节蛋白(MyoD1)、生肌蛋白(myog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45%、55%;2例表达突触素,所有病例均不表达广谱角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及 S-100。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2例死亡,4例复发,2例转移。结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 李扬宋国新张智弘曹灵
- 关键词:横纹肌肉瘤头颈部病理学
- 一种辅助插刀片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插刀片装置,包括刀片、防护条、滑槽和手柄,防护条,其固定于所述刀片的右端,所述刀片的外壁设置有夹持组件,所述夹持组件的底部设置有限位组件;滑槽,其设置于所述刀片的前后端外壁;手柄,其固定于所述限位...
- 李明娜李扬
- 一种带有定时功能的显微镜
-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微镜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带有定时功能的显微镜,包括显微镜主体、定时器和PLC控制器,显微镜主体的侧壁固定设有壳体,定时器固定安装于壳体的内部,壳体的侧壁设有开口,且开口处设有壳盖,显微镜主体的侧壁且位于...
- 潘敏鸿李海李扬张智弘王聪
- 文献传递
- 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淋巴瘤及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 探讨肝脏原发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MALT)淋巴瘤和肝脏假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患者资料,行HE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采用原位杂交法检测EB病毒编码小RNA,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MALT1基因,采用免疫球蛋白(Ig)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分析克隆性基因重排情况,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MALT淋巴瘤,肿瘤结节状浸润汇管区,浸润及包绕周围肝组织并融合成结节或片状,多量小胆管陷入、散布其间伴淋巴上皮病变.瘤细胞围绕增生的淋巴滤泡,主要为中心细胞样和单核样B细胞,其中1例可见簇状上皮样组织细胞.瘤细胞CD20和PAX5阳性,不表达CD5、CD23、CD10、bcl-6及cyclin D1.2例肝脏假性淋巴瘤,病灶呈境界清楚的孤立性结节,其中1例可见部分纤维包膜.小胆管仅见于病灶周边,且缺乏淋巴上皮病变.淋巴组织增生以淋巴滤泡增生为主,缺乏明显异型性和单核样B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增生的淋巴组织由B细胞和T细胞混合.Ig基因重排检测发现,3例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呈单克隆性B细胞增生,而在2例假性淋巴瘤示多克隆性增生.FISH检测发现2例MALT淋巴瘤存在MALT1基因断裂.所有病例EBER原位杂交均为阴性.结论 肝脏原发MALT淋巴瘤和假性淋巴瘤均属肝脏罕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两者具有重叠的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特征,互为首要鉴别诊断.综合分析组织形态、免疫表型和基因重排有助于区分两者.
- 刘冲李霄李海贡其星李扬王震张智弘
- 关键词:肝肿瘤淋巴瘤B细胞边缘区
- 脊索样脑膜瘤6例临床病理分析
- 李扬宋国新潘敏鸿王震张智弘
- 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分析并文献复习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特点,以提高对该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例中枢神经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光镜观察中枢神经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Syn、Neu-N、CD56、CgA、S-100、Vimentin、Olig-2、EMA、GFAP、Ki-67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7例肿瘤细胞均表达Neu-N、Syn、CD56,不表达CgA、Vim、EMA、Olig-2,Ki-67增殖指数0.5%~10%;7例患者中,1例失访,随访6例,1例术后18个月复发,余患者均无肿瘤局部复发及转移.结论:中枢神经细胞瘤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复发,深入了解与掌握中枢神经细胞瘤临床病理特点,对临床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罗穆云肖秋香李扬
- 关键词:中枢神经细胞瘤免疫组织化学
- 一种病理科标本取材可调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病理科标本取材可调固定器,包括操作台、升降组件、升降板、侧板、底板和滑板,本实用新型当需要对部分肢体部位病理标本等进行切割时,将分割完毕的部分肢体部位放置在操作台顶部,启动电机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利用...
- 李扬李明娜潘敏鸿
- 胰腺实性型浆液性囊腺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胰腺实性型浆液性囊腺瘤(solid-type serous cystadenoma,SSC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观察1例罕见的胰腺SSCA,结合文献分析其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患者为67岁男性,体检发现胰头占位。肿瘤肉眼实性、质韧,镜下境界清楚,呈结节状或分叶状,间质富含血管;肿瘤细胞呈紧密排列的实性巢、小腺泡、小腺管,局灶或散在可见小囊腔形成;肿瘤细胞呈立方或多边形,胞质丰富透明或淡嗜酸颗粒状,核小而圆,未见明显异型性及核分裂象。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CK19、AAT、Inhibin-α、Calponin、MUC1、NSE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低,神经内分泌标记CgA、Syn、CD56及其他鉴别标记均阴性。术后随访22个月,未见复发或转移。结论 SSCA是胰腺浆液性囊性肿瘤的罕见亚型,患者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最终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
- 高何李扬杜晓刘陈春妮李海李红霞
- 关键词:胰腺肿瘤浆液性囊腺瘤病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