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杉
- 作品数:9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十二指肠憩室手术疗效的Meta分析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评价十二指肠憩室各种术式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2000年1月至2006年8月国内公开发行的关于十二指肠憩室的文章,对各种术式术后症状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各种术式疗效之间的差异采用X^2检验分析。结果在症状缓解率方面,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等胃肠转流术式与憩室切除术、憩室内翻缝合术、Oddi括约肌切开成形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1.269,4.285,12.914,19.266,3.938,P〈0.05);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胃空肠Roux—en—Y吻合术与憩室切除术、憩室内翻缝合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4,9.166,7.926,4.659,4.858,P〈0.05)。结论对于症状明显并经长期内科治疗无效的十二指肠憩室炎及其并发症,经不同的术式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尤以Billroth Ⅱ式胃大部切除术或胃空肠Roux—en—Y吻合的憩室旷置术安全,并发症少,预后良好。
- 李杉陈平金世龙皮儒先彭莉娜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手术疗效META分析
- 腹腔及胰头结核术前误诊为壶腹周围肿瘤1例
- 2007年
-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反复上腹部疼痛3月余。呈间断性胀痛,开始为左上腹痛,伴左侧腰背部胀痛。无消化道症状、黄疸及身体明显消瘦。后逐渐转为中上腹痛为主。疼痛性质未变,并伴双侧腰背部疼痛。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入院查体:生命征平稳。全身皮肤及巩膜未见黄染。上腹饱满,未见胃肠型、蠕动波及腹壁静脉曲张。
- 李杉皮儒先
- 关键词:腹腔结核误诊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一例被引量:1
- 2009年
-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pseudo—papillarytumorofpancreas。SPTP)是一种较罕见的胰腺肿瘤,由于临床特征多样化,诊断较为困难,而手术是目前报道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我院曾于2007年收治SPTP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患者l例,结合文献进行分析总结,报道如下。
- 李杉
- 关键词: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
- 肝胆外科介入治疗技术带教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2
- 2009年
- 肝胆外科介入治疗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疗技术,其微创、安全、简便有效的优点已得到认同。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介入医师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因此,肝胆外科相关疾病的介入治疗培训也就显得十分重要。针对带教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肝胆外科介入治疗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 谢斌刘宏鸣李杉
- 关键词:介入治疗肝胆外科
- 浅谈肝胆外科介入治疗技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被引量:5
- 2010年
- 肝胆外科介入治疗是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肝胆胰疾病的诊疗技术,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对介入医师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但是介入治疗特有的"有创性"和"辐射性"不可能使实习生有太多的机会实际演练,成为该技术教学发展的"瓶颈"。计算机辅助教学已成为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手段,好的多媒体课件能突破这个"瓶颈"。设计、开发一套系统的、适合医院肝胆外科介入治疗教学的多媒体课件以提高其教学质量和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 谢斌李杉刘宏鸣
-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介入治疗
- 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表现为反复右下腹痛1例
- 2007年
- 笔者诊治1例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反复右下腹痛12d,加重9h入院。起始表现为右下腹间断性绞痛,无腰背部放射痛,无腹泻、黏脓血便,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无恶心、呕吐、返酸。病程中症状持续存在,给予抗感染、抑酸、补液等治疗,病情无明显改善。入院前9h右下腹痛症状加重,并呈持续性胀痛,伴呕吐胃内容物。1个月前外院胃镜示“十二指肠球炎”,偶感嗳气。查体:急性痛苦面容;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反跳痛,无肌紧张:肠鸣音正常。
- 李杉罗东林皮儒先
- 关键词:十二指肠穿透性溃疡右下腹痛
- 巨大腹主动脉瘤破裂一例误诊被引量:1
- 2007年
- 李杉
- 关键词:误诊
- 小儿巨大横结肠系膜囊肿1例
- 2007年
- 本院收治小儿巨大横结肠系膜囊肿1例,现报道如下:1典型病例患儿,男,4岁。起病隐匿,因入院5个月前洗澡时被家长发现中腹部稍膨隆,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并可触及圆形质软包块,可移动,包块大小当时家长未注意,患儿家长当时未予以重视。直到患儿家长发现患儿腹部进行性增大,无消化道症状,
- 皮儒先李杉
- 关键词:小儿
- 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控制肿瘤疼痛的效果分析
- 2016年
- 目的探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控制肿瘤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晚期恶性肿瘤伴有中、重度疼痛患者100例。随机平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2组疼痛评分采用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法(MPQ)评价。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疗效疼痛总评分T、VAS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动力护理理论结合个性化护理对肿瘤疼痛控制有较好疗效。
- 李杉段静萍
-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