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利
- 作品数:69 被引量:209H指数:9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接种建立异位大鼠C6胶质瘤模型,实验组每3d局部应用VEGF抗体,对照组局部应用PBS溶液,每5d量取肿瘤的长径和宽径,15d后处死动物,称取肿瘤湿重,肿瘤组织行H-E及TUNEL法原位凋亡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光镜下观察实验组肿瘤标本见到较多的坏死灶,TUNEL法原位凋亡检测发现实验组肿瘤组织内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应用VEGF抗体后大鼠C6胶质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抗血管形成疗法不仅能使肿瘤坏死增加,而且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 李永利蒋传路王占英康军杨东波陈赞杨立庄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胶质瘤细胞凋亡
- 经眉切口眶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被引量:14
- 2001年
- 目的 介绍经眉切口眶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技术和经验。 方法 9例病人采用经眉切口眶顶入路切除。 结果 全切肿瘤8例,次全切除肿瘤1例。 术后病人症状缓解,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结论 采用经眉切口眶顶入路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显露鞍区占位病变,减少术中脑压板的使用,避免了对脑组织的压迫。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 郑永日李永利康军陈赞赵岩蒋传路王社军叶伟杨立庄
-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外科手术
- 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迁移的研究被引量:3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后成年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窗内增殖分化及前体细胞最大的增殖效应。方法 用Longa’s线栓法制作大鼠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大鼠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最佳增殖时间及最大增殖效果。结果 脑缺血半球室管膜下区、嗅球和头端迁移流(RMS)溴化脱氧尿嘧啶(BrdU)阳性细胞数在脑缺血后 1 d明显增多,3~7d达高峰,14 d后开始下降;BrdU阳性细胞数在脑缺血半球室管膜下区和嗅球成正相关;脑缺血侧海马齿状回未见BrdU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BrdU阳性细胞最大数量在脑缺血后第3周,从第4周开始 BrdU阳性细胞数下降。结论 成年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 3~7 d内源性神经前体细胞增殖达高峰,在该期进行外源性细胞移植治疗可能会更行之有效。
- 杨东波杨立庄李永利蒋传路郑永日叶伟
- 关键词:局灶性脑缺血细胞增殖免疫组织化学
- 64层CT颅内血管减影成像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评估64层CT减影血管成像(subtraction CT angiography,SCTA)的图像质量和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两名影像医师对32例行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颅内动脉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SCTA和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图像质量进行比较,以DSA为金标准对SCTA和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进行评估。结果 SCTA的后处理时间明显少于CTA(P<0.01),SCTA中图像质量优秀占25%(8/32),图像质量好占44%(14/32),图像质量一般占28%(9/32),图像质量较差占3%(1/32)。SCTA在颅内动脉瘤整体诊断准确性和颈内动脉(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段诊断准确性与CTA相比仅轻度提高(P>0.05),但在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和大脑前动脉交通后段)、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和后循环动脉的诊断准确性完全相同。结论 SCTA是一种减影去除邻近血管骨的有效方法,具有好的图像质量并且明显缩短了后处理时间,但诊断准确性无明显改善。
- 赵德利张在人李永利李永哲李艳英姜慧杰张金玲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减影
- 中澳医师培养的差异及对中国医疗教育改革的启示被引量:2
- 2014年
- 通过中澳两国医师的比较,分析中澳两国在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医疗教育体制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从中找出我国在医师培养方面的不足,建立并完善具有我国特色的医学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适应新世纪对临床医学人才的要求,从而推动我国医学教育的发展。
- 李瑞岩李永利李庆斌蒋传路
- 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4年
- 杨东波李永利蒋传路杨立庄
-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分化调控信号途径基因调节神经元
- 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术后恶性变1例被引量:2
- 2003年
- 杨东波杨立庄付红李永利蒋传路
- 关键词:侧脑室三角区脑膜瘤术后肿瘤恶变影像学检查
- 脑缺血卒中后内源性神经再生的调节机制
- 2009年
- 脑缺血性卒中目前仍然是临床治疗难点,随着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逐渐深入,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和移植外源性干细胞已经在试验卒中动物上取得一定成功治疗,特别是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激活与脑损伤的程度,功能锻炼和不断变换的丰富多彩的环境,生长因子,神经炎性反应等许多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近年在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做一简要综述。
- 杨东波蒋传路李永利
- 关键词:脑卒中神经干细胞细胞因子炎性反应
- 动脉内溶栓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评价动脉内溶栓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应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10月接受治疗的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动脉内溶栓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进行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生活质量评分,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PAR、VEGF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及治疗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动脉内溶栓术联合血管内支架成形术能有效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治疗有效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 郑自立李永利夏士斌马超群苑宏亮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临床疗效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中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分析二者表达程度与脑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33例脑星形细胞瘤组织和7例正常脑组织VEGF和Flt-1的表达情况进行了观察。结果VEGF在Ⅰ型、Ⅱ型、Ⅲ型和Ⅳ型脑星形细胞瘤之中阳性率分别为11%、50%、75%和75%,而正常成人脑组织无VEGF表达.脑星形细胞瘤与正常成人脑组织VEGF、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7例正常成人脑组织未见Flt-1表达,脑星形细胞瘤Flt-1表达率分别为0、17%、50%和100%,限于肿瘤血管的内皮细胞表达。肿瘤细胞VEGF表达与Flt-1表达呈正相关(r:0.7376,p<0.001),无论VEGF还是Flt-1在坏死区周围表达都明显增强。结论 VEGF及其受体Flt-1在人脑星形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与脑星形细胞瘤病理分级有关。
- 杨东波杨立庄李永利郑永日康军叶伟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受体FLT-1脑星形细胞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