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琳

作品数:3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临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地方高校
  • 2篇课程
  • 2篇课程评价
  • 2篇高校
  • 1篇学成
  • 1篇叶状
  • 1篇抗病毒
  • 1篇抗病毒活性
  • 1篇课程评价机制
  • 1篇化学成分
  • 1篇活性
  • 1篇病毒活性

机构

  • 3篇临沂大学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李琳
  • 1篇李岩
  • 1篇许俊杰

传媒

  • 1篇中成药
  • 1篇临沂师范学院...
  • 1篇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2
  • 1篇201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地方高校课程评价机制的构建策略被引量:2
2012年
良好的机制是活动成效的重要保证,构建科学的、系统的、行之有效的课程评价机制,是课程评价管理高效化的重要手段。地方高校应该在理念上建立明确的课程评价意识,制定科学的课程评价标准,完善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开发实用的课程评价模式,从而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课程评价机制。
李琳
关键词:课程评价机制
地方高校多元化课程评价机制的构建被引量:9
2011年
伴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和实践探索的丰富,课程评价多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此过程中,为了更好地推进课程评价多元化的进程,地方高校必须构建一个包括多元化评价目的、多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标准和多元化评价方式在内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机制。
李琳
关键词:地方高校课程评价
茶藨子叶状层菌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研究茶藨子叶状层菌Phylloporia ribis(Lonicera japonica Thunb.)化学成分及其体外抗病毒活性。方法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CPE抑制实验测试其体外抗病毒活性。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3β, 22E)-ergosta-5, 7, 22-trien-3-ol(1)、drosophilin A(2)、crototropone(3)、(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4)、protocatechualdehyde(5)、1,2,4-苯三酚(6)、腺嘌呤核苷(7)、尿嘧啶核苷(8)、a-D-(+)-葡萄糖(9)。茶藨子叶状层菌75%乙醇提取物表现出显著的抗RSV A2活性与良好的抗H1N1活性,其IC_(50)分别为10、100μg/mL,其中化合物2表现出抗RSV A2与HSV-1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50、75μmol/L;化合物3具有抗H1N1与RSV A2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00、100μmol/L;化合物4~5、7表现出抗H1N1的活性,其IC_(50)分别为12.5、12.5、25μmol/L。结论化合物2~3、5~8为首次从该真菌中分离得到,其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RSV病毒活性,化合物2~5、7有较强的抗病毒活性。
于秀玲白丽君李琳姚雅芳李岩许俊杰杨文强
关键词:化学成分抗病毒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