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琳

作品数:3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地质
  • 1篇第四纪
  • 1篇生产率
  • 1篇盆地
  • 1篇环境地质
  • 1篇江汉盆地
  • 1篇汉江上游
  • 1篇PDA
  • 1篇FISHER...
  • 1篇FISHER...
  • 1篇LMDI
  • 1篇沉积环境
  • 1篇碳生产率

机构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作者

  • 2篇李琳
  • 1篇洪水峰
  • 1篇梁杏
  • 1篇张鑫
  • 1篇李琳
  • 1篇孙立群

传媒

  • 1篇软科学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中国碳生产率动态演进规律与驱动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采用LMDI模型与PDA模型相结合的方法,测度和考察了2006—2019年我国及各省碳生产率的动态演变规律及驱动因素,讨论了各省对全国碳生产率变动的贡献与差异。研究发现,各省碳生产率演进呈现明显的马太效应,并受技术效率效应、生产技术效应、资本能源替代效应、劳动能源替代效应、能耗强度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地区格局效应等因素驱动,江苏、山东和广东等省份对全国碳生产率提升贡献较大。
光峰涛李琳李琳
关键词:碳生产率
基于Fisher判别准则的河湖相判别模型的构建:以江汉盆地汉江上游段为例被引量:5
2020年
为了探究Fisher模型在盆地第四纪河湖相演变上的实用性,以江汉盆地汉江上游段某单一钻孔的粒度资料和沉积相划分作为模型的训练样本,利用Fisher基本原理计算得到河湖相判别模型,最终利用模型实现对研究区沉积环境演化分析.依据单因素方差以及显著性分析结果可知,Fisher模型对河流相、河湖过渡相、湖相具有很好的区分效果.留一交叉验证结果达到80.6%,超过了判别模型应用要求的75%标准.同时,将多孔沉积相判别结果与定性划分结果进行了对比,其综合吻合率达到85.06%,进一步验证了Fisher模型在河湖相判别上的实用性.依据判别分析结果可知,自早更新世开始,研究区存在4期较大的沉积旋回,可划分为8个沉积阶段,不同沉积阶段水动力来源复杂且变化迅速,区域沉积环境演化与新构造运动相吻合.本研究说明依据粒度资料建立Fisher模型用于沉积相以及沉积环境的分析是可行的,同时丰富了江汉盆地汉江段沉积环境资料,为盆地水资源调查及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张鑫梁杏孙立群宋晨李琳
关键词:江汉盆地第四纪沉积环境环境地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