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兰
- 作品数:24 被引量:146H指数:7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816例体会被引量:2
- 2010年
- 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1]。作者总结了对816例患者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体会,报道如下。
- 李素兰刘杰谢静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冠心病
- 有氧-抗阻训练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应用有氧-抗阻训练对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接受PCI治疗的160例NSTE-AC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术后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有氧-抗阻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变化、6 min步行距离、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00%,4/80)低于对照组(15.00%,12/80),P<0.05。结论NSTE-ACS患者PCI术后采用有氧-抗阻训练,可有效改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运动耐力,减少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
- 丁丽熊琰琰李素兰
-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脏功能
- CT检查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 2023年
- 目的探讨CT检查前导入式健康教育在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CT检查前干预方法的不同将150例肺癌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健康教育组,每组75例,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指导和口头教育,健康教育组患者进行导入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配合度、CT知识掌握度、CT扫描图像质量、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健康教育组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组患者的配合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1)。健康教育组患者的CT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CT扫描图像质量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健康教育组患者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检查前导入式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高配合度和CT扫描图像质量。
- 徐冰冰李素兰岳松伟
- 关键词:肺癌CT检查心理状态
- 多学科协作群组管理护理模式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群组管理护理模式对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受检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的120例受检者为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将受检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多学科协作群组管理护理。比较两组血压、心率波动次数、检查时间、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屏气时间、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图像质量。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收缩压、心率波动、SAS评分较低,检查时间较对照组短,一次检查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图像质量较优(P<0.05)。结论多学科协作群组管理护理有望成为冠状动脉CTA检查受检者的护理干预管理模式。
- 李素兰黄峥白井双朱娇娇张永高
- 舒适护理在多层螺旋CT增强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多层螺旋CT增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放射科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检查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行满意度、舒适度及影像质量调查,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及影像质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舒适护理能显著提高多层螺旋CT增强检查患者的满意度、舒适度及影像质量。
- 李素兰刘延锦
- 关键词:舒适护理
- 高压注射器应用于螺旋CT增强扫描7230例被引量:4
- 2003年
- 李素兰
- 关键词:高压注射器螺旋CT血管穿刺空气栓塞护理
- 不同部位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致局部疼痛比较被引量:20
- 2008年
- 目的:寻找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局部疼痛程度最轻的注射部位。方法:将4062例行增强CT检查的患者按静脉穿刺部位分为A组(肘正中静脉组)、B组(前臂头静脉组)、C组(前臂贵要静脉组)、D组(前臂掌侧下段静脉组)和E组(手背静脉组)。静脉穿刺均采用直刺法,分别观察各组注射部位局部疼痛程度。结果:不同注射部位疼痛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局部疼痛最轻,其次为B、C和E组,D组局部疼痛程度最重。结论:高压静脉注射造影剂时,应尽可能选用血管部位较深、管腔较大和侧支分流量较大的血管,以减轻注射时局部疼痛程度。
- 王超琴刘延锦李素兰谢静
- 关键词:注射部位局部疼痛造影剂高压注射器
- 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首次行冠脉CTA检查的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检查结局的影响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探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对首次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检查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首次行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238例,2018年8至9月行CCTA检查的老年患者125例作为对照组,2018年10至11月行检查的老年患者113例作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后焦虑、抑郁负性情绪、CCTA检查知识及一次性检查成功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均低于健康教育前,干预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检查知识、一次性检查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家庭协同护理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能显著降低老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患者的负性情绪,增强老年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的检查知识,提高一次性检查成功率。
- 朱娇娇李素兰曲利媛高剑波
- 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 艾滋病螺旋CT增强20例的护理被引量:1
- 2010年
- 李素兰滕录霞高剑波
- 降低CT增强检查中对比剂渗漏发生率
- 李素兰高剑波岳松伟于湛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