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显
-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濮阳市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胆宁片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观察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胆宁片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 139例胆源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1例)和对照组(6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胆宁片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胆宁片治疗。分别于治疗1、2、4周末记录临床症状观察结果 ,对比两组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症状明显改善,在1、2、4周时总有效率分别达40.8%、88.7%、10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19.1%、45.6%、51.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及停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阿嗪米特联合胆宁片治疗胆源性消化不良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好。
- 靳淑黎李丽平李自显
- 关键词:胆宁片复方阿嗪米特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分析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01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采用早期肠外营养支持治疗,研究组则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T淋巴细胞亚群及肠内营养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前,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CD_3^+、CD_4^+、CD_4^+/CD8^+、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P均>0.05;两组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CD_3^+、CD_4^+、CD_4^+/CD8^+、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P均<0.05;同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CD_3^+、CD_4^+、CD_4^+/CD8^+、血清转铁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比较,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干预可减轻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营养状况。
- 李自显
-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急性胰腺炎T淋巴细胞亚群
- 不同方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比较序贯疗法与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方法将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76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序贯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三联疗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Hp根除率、溃疡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97.4%、94.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及Hp根除率分别为76.3%、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溃疡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溃疡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清除Hp,具有复发率低等优势,可推广使用。
- 李自显
- 关键词:序贯疗法三联疗法幽门螺杆菌十二指肠溃疡疗效
- 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均行急诊胃镜检查,在内镜直视下明确出血部位,使用钛夹推送器对准出血部位两端,钳夹出血血管及附近组织,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喷洒冲洗,确认完全止血。结果 60例患者共使用钛夹176枚,每例患者使用2~5枚,平均使用2.9枚。治疗时出血即时停止60例(100%),均1次止血成功。72h未再出血。术后定期胃镜及透视随访,观察出血及钛夹脱落情况。本组钛夹脱落时间为5~58d,平均23d,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无明显并发症、止血效果显著、费用低的治疗措施,值得各级医院大力推广应用。
- 李自显
-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非静脉曲张性金属钛夹止血
- 内镜下电凝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道息肉的效果比较
- 2024年
- 目的比较内镜下电凝切除术与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肠道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1年5月至2023年12月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肠道息肉患者9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行内镜下电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息肉切除时间、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住院时间)、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息肉切除及术后首次进流食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观察组PCT、CRP、IL-6、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内镜下电凝切除术相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肠道息肉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更好,炎症反应更轻,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更低。
- 吴彦彦石国梁李自显
- 关键词:肠息肉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 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临床疗效探讨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七叶皂苷钠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抗炎、抑制胰液分泌以及抗感染等基础性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施加七叶皂苷钠辅助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有效率为85.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急性轻症胰腺炎时应用七叶皂苷钠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李自显
- 关键词:七叶皂苷钠急性轻症胰腺炎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培养的病原菌耐药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培养结果170例抽取腹水进行病原菌培养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本组采集的170例腹水,经培养分离得到病原菌1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有112株(66%),这当中又以大肠埃希菌最多;革兰阳性菌54株(32.1%),这当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革兰阴性菌对三代头孢及喹诺酮类药物均产生耐药;而革兰阳性菌则对三代头孢发生耐药。结论正确检验出肝硬化并发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病原菌的情况,有助于早期科学治疗,提高患者的预后。
- 李自显
- 关键词:抗菌药物病原菌耐药性肝硬化
- 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消化道息肉的疗效分析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术在消化道息肉治疗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某院收治的600例消化道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手术治疗,对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息肉复发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消化道息肉中腺瘤性息肉占84.8%,增生性息肉占10.3%,炎性息肉占4.9%;按照息肉大小分组后组间腺瘤性息肉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息肉一次性成功切除率为98.7%,其余息肉均经过二次手术成功切除;痊愈率为92.2%,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83%,息肉复发率为0.5%。结论:经胃肠镜高频电凝切除手术治疗消化道息肉具有较好疗效,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李自显
- 关键词:消化道息肉复发率
- 血清瘦素水平与肝硬化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 靳淑黎李梅玲贾朝京李保军葛松华李丽平张海三刘明军杨庆福许志强石国梁鲍启德李自显
- 该项目检测了肝硬化患者血清瘦素水平,并与正常人对照,观察和分析其异常变化及其与肝功能、肝性脑病的关系,以及能从改变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入手治疗肝硬化,改善患者的生存状态及营养状况,从而为临床治疗肝硬化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关键词:
- 关键词:瘦素肝硬化肝性脑病
- 一种上消化道异物取出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异物取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上消化道异物取出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上消化道异物取出装置。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上消化道异物取出装置,包括有支撑架、床板、躺枕、侧板、封闭机构等,左右两侧的支撑...
- 李自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