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芸

作品数:6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药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纳米银
  • 3篇纳米
  • 2篇抑菌
  • 2篇凝胶
  • 2篇喷剂
  • 2篇抗菌凝胶
  • 2篇妇科
  • 2篇创伤
  • 1篇毒理
  • 1篇毒理学
  • 1篇毒理学研究
  • 1篇阴道
  • 1篇阴道黏膜
  • 1篇正交
  • 1篇正交试验
  • 1篇皮肤
  • 1篇皮肤刺激
  • 1篇皮肤刺激性
  • 1篇总黄酮
  • 1篇总黄酮含量

机构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省疾病预...
  • 1篇华绣科技有限...

作者

  • 6篇李芸
  • 5篇赵正保
  • 3篇刘锐玲
  • 2篇王亚伟
  • 1篇高亚雄
  • 1篇毕小平
  • 1篇程序
  • 1篇曲婷丽
  • 1篇靳宝芬
  • 1篇蔡蕊

传媒

  • 3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山西职工医学...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年份

  • 1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体外抗菌效果的观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的体外抗菌效果,为实际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抑菌环试验和悬液定量试验方法,对该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体外抗菌效果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5μg/ml、6.3μg/ml、3.15μg/ml和6.3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12.6μg/ml、25.2μg/ml、12.6μg/ml和25.2μg/ml。银含量为25.2μg/ml的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对上述四个菌种作用2 min,杀菌率均达到90%以上。结论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均具有较强的抑杀作用。
李芸王亚伟刘锐玲张文正赵正保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效果
纳米银创伤抗菌凝胶的制备工艺
2013年
目的制备纳米银创伤抗菌凝胶,并对其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方法通过考察溶胀性、pH及是否影响凝胶中银的含量,确定纳米银抗菌凝胶处方,并建立方法考察该凝胶的稳定性。结果纳米银抗菌凝胶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性质稳定,符合人体皮肤药用标准。凝胶中银的含量不低于25μg/ml。结论该纳米银抗菌凝胶的制备工艺简单,常温或低温条件下性质稳定。
程序李芸赵正保
关键词:稳定性
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的毒理学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一种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对黏膜的刺激性和皮肤致敏性,评价使用中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动物实验法,对该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进行动物阴道黏膜、眼睛刺激性和皮肤过敏性试验。结果用含纳米银25μg/ml的该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对试验家兔阴道黏膜和眼睛黏膜均为无刺激性。动物完整皮肤反复接触该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无皮肤过敏反应。结论该纳米银妇科抑菌喷剂对实验动物阴道黏膜和眼黏膜均无刺激性,对动物完整皮肤无致敏作用。
刘锐玲李芸靳宝芬张文正赵正保
关键词:纳米银阴道黏膜
一种创伤用纳米银抗菌凝胶预防创伤感染与皮肤刺激性试验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观察一种创伤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对皮肤创伤感染预防作用及皮肤刺激性。方法通过动物实验方法,对该纳米银抗菌凝胶预防皮肤创伤的效果及其对皮肤刺激性进行观察。结果在试验家兔背部人造伤口上,分别涂抹纳米银抗菌凝胶、京万红软膏和凡士林软膏,在1周内创伤愈合率依次为29.5%、25.5%和15.2%,15 d内创伤愈合率依次为95.2%、93.4%和78.0%。该纳米银抗菌凝胶对实验动物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刺激试验指数评分均为0。结论该创伤用纳米银抗菌凝胶对新鲜创伤伤口具有预防感染的效果,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
曲婷丽李芸布紫云王亚伟秦社宣张文中刘锐玲
关键词:纳米银抗菌凝胶创伤皮肤刺激性
消渴降糖胶囊中总黄酮含量测定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建立消渴降糖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硝酸铝比色法测定消渴降糖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按照优选的提取与含量测定方法,在500 nm波长处测得所提供的3批消渴降糖胶囊的总黄酮平均含量不少于74.76 mg/g。结论:建立了消渴降糖胶囊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单方便,准确可靠,重现性好。
高亚雄李芸毕小平赵正保
关键词:消渴降糖胶囊总黄酮
正交试验优选鹿衔草中总鞣质的提取工艺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优选鹿衔草中总鞣质最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以提取率和总鞣质含量作为考察指标,对热回流、超声提取、冷浸提取等方法进行提取工艺考察。结果以水为溶剂,提取方案采用热回流法,料液比为1∶8,温度为100℃,提取3次,每次1h,提取率最高为7.63%。结论热回流与超声提取、冷浸提取比较,所得提取率和总鞣质含量较高,该工艺操作简单,成本较低,水为溶剂环境友好,为进一步研究鹿衔草中总鞣质的提取方案提供依据。
蔡蕊李芸赵正保
关键词:鹿衔草总鞣质正交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