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李防晔

李防晔

作品数:3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临床高新技术重大项目解放军总医院临床科研扶持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多模态
  • 2篇外科
  • 2篇颅内
  • 2篇颅内病变
  • 2篇病变
  • 2篇磁共振
  • 1篇导航
  • 1篇增强现实技术
  • 1篇质子磁共振
  • 1篇质子磁共振波...
  • 1篇神经导航
  • 1篇神经外科
  • 1篇神经外科教学
  • 1篇手术
  • 1篇术中磁共振
  • 1篇术中磁共振成...
  • 1篇氢质子磁共振
  • 1篇氢质子磁共振...
  • 1篇外科教学
  • 1篇外科手术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陈晓雷
  • 3篇许百男
  • 3篇李防晔
  • 3篇张家墅
  • 1篇孙国臣
  • 1篇胡深
  • 1篇孙正辉
  • 1篇宋志军
  • 1篇朱伟杰
  • 1篇张挺
  • 1篇张猛
  • 1篇郑刚
  • 1篇吴东东
  • 1篇张华平
  • 1篇侯远征
  • 1篇余新光
  • 1篇侯孟卓
  • 1篇李晋江
  • 1篇赛晓勇
  • 1篇李晔

传媒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颅内病变穿刺手术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7年
颅内病变穿刺活检术是一种对于脑内病变的活体组织检查方法,也是年轻神经外科医师需要掌握的基本术式。在传统活检手术中,脑功能区的定位完全依靠术者的经验判断,缺乏客观依据,不适合在临床教学中推广,对于缺乏临床经验的年轻神经外科医师来说,脑功能区的定位更具挑战。基于多模态导航的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能够解决脑功能区定位和可视化问题。文章介绍了虚拟和增强现实技术在穿刺活检手术教学中的应用经验。
张家墅陈晓雷王群侯远征孙国臣李防晔张治中张军孙正辉余新光许百男
关键词:神经外科教学
术中磁共振成像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评价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胶质母细胞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9年2月至2010年7月,76例胶质母细胞瘤患者接受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引导下肿瘤切除术。其中男性43例,女性33例;年龄14~79岁,平均49岁。分别于首次和末次iMRI扫描时计算胶质母细胞瘤全切除率和切除程度,采用)(2检验比较全切除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首次iMRI扫描时,术者对24例肿瘤切除程度判断不准确,误判率31.6%。iMRI使得本组胶质母细胞瘤的全切除率从52.6%提高至78.9%(χ^2=11.692,P=0.001),20例(26.3%)肿瘤全切除得益于iMRI扫描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在28例首次iMRI扫描后继续手术切除肿瘤的患者中,肿瘤平均切除程度由81.5%提高到98.1%。所有患者的平均切除程度从92.3%提高到98.4%。术后3个月随访时,3例(3.9%)患者术后神经功能障碍程度较术前加重。术后随访时间3.0~45.0个月,平均15.6个月,术后24个月累积生存率为19.7%。60例肿瘤全切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12个月(95%CI:10.1~13.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6个月(95%CI:13.7~18.3个月);16例未全切除(次全、部分切除)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9个月(95%CI:7.9~10.1个月),中位总生存期12个月(95%CI:9.7~14.3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进展生存时间:χ^2=4.756,P=0.029;总生存时间:χ^2=7.885,P=0.005)。结论iMRI和多模态功能神经导航能够在提高胶质母细胞瘤切除程度的同时,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李防晔陈晓雷赛晓勇张家墅胡深李晋江郑刚张挺李晔侯孟卓许百男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神经导航胶质母细胞瘤外科手术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影像自动融合指导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 探讨基于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 H-MRS)影像自动融合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技术在脑内病变活检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准确性.方法 2011年7月至2013年7月因临床诊断困难而需行活检的连续病例93例,患者均进行基于MRS影像自动融合的无框架立体定向活检.其中男性48例,女性45例;年龄7~76岁,中位年龄47岁.所自患者术前1d常规行MRS检查,根据MRS反映的病变代谢信息确定穿刺靶点,术中应用MRS自动融合技术,将代谢影像融合到新型VarioGuide神经导航无框架立体定向系统,直接引导靶点穿刺活检,同时应用高场强术中MRI进行靶点检查和术中矫正,并在术中检查有无出血等并发症.结果 93例患者均成功实施了1 H-MRS检测,采用1 H-MRS数据自动融入神经导航系统技术,平均每个病灶的融合时间为5 min 6 s.采用1 H-MRS引导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88例患者获得明确病理诊断,诊断阳性率为94.6%;4例(4.3%)未获得明确病理诊断,1例活检获得病理诊断与二期开颅手术结果不符.穿刺后靶点血肿2例,其中1例为5 ml,术后新发运动障碍于术后10 d恢复正常;另1例血肿为32 ml,术中MRI检查后及时开颅清除血肿,术后无新发神经功能障碍.结论 基于代谢影像1H-MRS自动融合指导下的神经导航术中MRI辅助无框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具有较高的病理诊断阳性率,融合方法简便快捷,在提高手术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有一定优势.
朱伟杰陈晓雷张家墅李防晔吴东东张猛张华平宋志军许百男
关键词:磁共振波谱学立体定位技术活组织检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