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杜晓宇

杜晓宇

作品数:7 被引量:11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篇对口援疆
  • 1篇新疆经济
  • 1篇新疆生产建设...
  • 1篇新型建材
  • 1篇中国金融
  • 1篇中国金融业
  • 1篇生产建设兵团
  • 1篇丝绸之路
  • 1篇碳排放
  • 1篇碳排放强度
  • 1篇中亚经济
  • 1篇乌鲁木齐
  • 1篇金融
  • 1篇金融全球化
  • 1篇金融业
  • 1篇经济带
  • 1篇经济发展
  • 1篇经济增速
  • 1篇就业
  • 1篇就业结构

机构

  • 7篇新疆大学

作者

  • 7篇杜晓宇
  • 5篇王雅婧
  • 4篇李金叶

传媒

  • 2篇特区经济
  • 2篇新疆大学学报...
  • 1篇新疆社科论坛
  • 1篇干旱区地理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经济增速放缓、发展不平衡延续——中亚国家2012年经济形势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2012年中亚国家经济形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特别是欧债危机的冲击,中亚地区经济总体形势不如往年。其总体经济增速放缓、发展不平衡延续,且2013年经济形势仍不容乐观,但其与中国经贸联系增强,为双方经济合作提供了新契机。
李金叶王雅婧杜晓宇
关键词:中亚经济不平衡
“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建述评被引量:1
2014年
2013年习近平主席访问中亚期间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引发了学界的研究热潮和众多沿线地区及城市的积极探索。文章针对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热点问题,从其构建的战略意义和作用、沿线地区和城市的定位和对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路径的探索等三个方面梳理和归纳构建经济带的相关研究和论点,并对这些观点做了评价,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和现实推进经济带建设提供借鉴。
杜晓宇李金叶王雅婧
产业链视角下的乌鲁木齐建材产业集群路径探析
2014年
乌鲁木齐建材产业上游资源禀赋支撑得力;乌鲁木齐建材产业中游集聚发展崛起有力;乌鲁木齐建材产业下游延伸市场引领给力。改造提升乌鲁木齐传统建材产业;全面推进新型建材产业发展;实现建材产业集群优化布局。
李金叶杜晓宇王雅婧
关键词:建材产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传统建材新型建材
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在新疆经济发展目标层下,设立6个基准层指标、29个表征层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经济增长、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基础设施完善、民生改善、人才队伍建设、产业升级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对口援疆背景下的新疆经济发展;基础数据来自于《新疆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3年)相关年份数据或者以此为基础计算而得。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新疆基础设施建设和民生改善的效应显著;产业优化、财政能力和人才建设有所增长;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说明在对口援疆过程中存在着产业发展滞后、人才短缺、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转移等问题。因此,必须从提升新疆自我发展能力、构建有利于新疆和谐发展的财税体制、合理布局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改善民生实际效果、建立激发人才活力机制、坚持生态兴疆等方面,切实提高援疆效应。
李金叶杜晓宇
关键词:对口援疆经济发展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问题研究
近年来兵团城镇化发展迅速,2013年的城镇化率达到60.17%,进入城镇化后期发展阶段,但这不是第二、三产业发展的必然产物,而是主要依靠行政力量推动城镇人口水平的提升,是将兵团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释放的大量富余劳动力“...
杜晓宇
关键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城镇化率城镇就业就业结构
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业的挑战及其对策分析
2013年
"金融全球化"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一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的经济都提出了一定的挑战。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毋庸置疑的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本篇论文从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出发,简单探讨了金融全球化对我国金融业的挑战。同时针对当前我国金融行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分析,以使我国能在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从容面对挑战,保持金融市场的和谐与稳定。
王雅婧杜晓宇
关键词:金融全球化中国金融业
中国碳排放强度变动趋势分析及预测被引量:1
2013年
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已为世界所公认,而中国的碳排放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与讨论的热点问题之一。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上,中国向世界做出承诺:到2020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本文基于1990~2009年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历史数据,分析其变动情况并预测2020年是否能完成减排40%~45%的承诺。最后提出了为实现减排任务的承诺提出政策性建议。
杜晓宇王雅婧
关键词:碳排放强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