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凤

作品数:25 被引量:156H指数:8
供职机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应用研究与疫苗可预防疾病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健康
  • 4篇尘肺
  • 4篇尘肺病
  • 3篇电焊
  • 3篇园区
  • 3篇职业病
  • 3篇肌肉
  • 2篇电焊烟尘
  • 2篇毒性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企业
  • 2篇微型企业
  • 2篇肌肉骨骼
  • 2篇肌肉骨骼疾患
  • 2篇疾患
  • 2篇工时
  • 2篇骨骼
  • 2篇二甲基乙酰胺
  • 2篇发病
  • 2篇发病特点

机构

  • 25篇上海市疾病预...
  • 2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北京市劳动保...
  • 1篇上海市宝山区...
  • 1篇上海市闵行区...
  • 1篇瑞典大学
  • 1篇赛鼎工程有限...
  • 1篇上海市化工职...
  • 1篇中国铁路上海...

作者

  • 25篇杨凤
  • 17篇尹艳
  • 14篇郭薇薇
  • 10篇贾晓东
  • 10篇丁文彬
  • 9篇刘美霞
  • 8篇瞿菁
  • 3篇李传奇
  • 2篇庄冉
  • 2篇蒲立力
  • 1篇应圣洁
  • 1篇汪国权
  • 1篇秦景香
  • 1篇付朝晖
  • 1篇方亚敏
  • 1篇王忠旭
  • 1篇唐仕川
  • 1篇彭娟娟
  • 1篇刘武忠
  • 1篇窦婷婷

传媒

  • 9篇环境与职业医...
  • 6篇中国工业医学...
  • 5篇职业卫生与应...
  • 2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职业与健康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化工设备与管...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事故分析及预防建议被引量:16
2018年
[目的]分析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中毒与窒息事故发生原因,提出预防同类事故发生的建议。[方法]从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事故案例库收集2014—2015年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中毒与窒息事故案例47起(含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查阅事故案例报告,同时通过文献及新闻检索完成对案例的补充。完成典型事故的企业调查,分析事故发生的行业、作业地点及岗位,事故类型及安全管理落实情况,从作业管理流程、危害辨识、危害控制、事故应急救援等方面深入剖析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及所存在的问题。[结果]55.3%的事故发生在市政设施管理、化工制造、建筑和电热力供应行业。污水井(污水处理站)、反应池(罐)、基坑和涵洞等工作地点的清理清淤和检查维修等作业过程容易发生事故。事故主要源于硫化氢(53.2%)和一氧化碳(21.3%)等气体中毒,以及甲烷(8.5%)和氮气(6.4%)等富集导致的缺氧窒息。事故单位的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要求落实情况极差,安全培训、通风换气、气体检测和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率分别为12.8%、8.5%、6.4%和6.4%,作业审批制度执行率为零。其中83.0%事故(39起)存在盲目施救情况,导致事故伤亡人数从初始49人,最后增加到188人,危害扩大3.8倍。[结论]2014—2015年全国有限空间作业较大以上中毒与窒息事故主要源于硫化氢和一氧化碳等气体中毒,盲目施救会导致伤亡扩大。为预防同类事故的发生,企业应严格落实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要求,针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人群开展教育培训以及应急救援培训,杜绝盲目施救。同时,政府部门应加强监督执法与科普宣传。
周兴藩杨凤郭玲付朝晖唐仕川贾晓东
关键词:中毒窒息硫化氢一氧化碳
2019年上海市小微型企业粉尘接触工人尘肺病主动监护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背景]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小微型企业粉尘接触工人是尘肺病发病的高危人群。然而,由于其职业卫生服务覆盖率低,发病具体情况不明。[目的]通过尘肺病主动监测试点,评估小微型企业粉尘接触工人尘肺病的检出率和发病特点。[方法]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针对上海市粉尘危害企业相对集中或近5年尘肺病累计发病人数较多的3个区,选择76家小型或微型企业近3年内未进行过职业健康检查的粉尘接触工人703人,对其开展免费职业健康检查。主要检查内容为胸片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_(1)/FVC),各指标均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VC%、FEV_(1)%、FEV_(1)/FVC%)表示。[结果]76家企业的经济类型以私有经济为主(73.7%),行业以机械制造业为主(48.7%)。监测粉尘接触工人703人,平均年龄为(43.8±9.7)岁,接尘工龄为(7.2±6.7)年,接触电焊烟尘者最多(28.3%)。703人中检出疑似职业病1人(0.1%),职业禁忌证1人(0.1%)。胸片检查结果中,尘肺样改变检出率为0.1%,其他异常检出率为21.6%。肺功能检查结果中,FVC%、FEV_(1)%和FEV_(1)/FV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5.3%、2.6%和0.9%,肺功能指标异常检出率为5.8%。胸片异常和肺功能异常检出率均随年龄和接尘工龄增加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结论]该市存在粉尘危害的小微型企业行业类型相对集中,接触电焊烟尘者最多,该年度通过尘肺主动监测检出1例疑似职业病,不同粉尘种类、年龄和接尘工龄的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存在差异。
郭薇薇刘美霞杨凤丁文彬瞿菁尹艳
关键词:尘肺病粉尘职业病
二甲基乙酰胺职业接触生物限值的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作业场所二甲基乙酰胺(DMAC)浓度与职业人群生物监测指标水平的关系,进一步探讨DMAC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方法]对生产4,4’-二氨基二苯醚的某企业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连续采集32名DMAC接触工人工作周第1天、第2天及第5天的班前和班末尿样,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尿中甲基乙酰胺(NMAC)水平;同时应用个体采样器收集工作日的作业场所空气中DMAC,并进行浓度测定。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班末尿中NMAC水平与个体接触量、工龄、年龄的相关性;同时收集职业健康监护资料,分析DMAC接触浓度与健康效应的关系。[结果]车间内空气中DMAC 8 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 h-TWA)为(121.32±164.31)mg/m^3(1.30~818.20 mg/m^3),其中26份样品DMAC浓度超出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0 mg/m^3),超标率81.25%。不同工作日的班前及班末尿中NMAC水平并无明显差异(均P>0.05)。多元回归结果显示,DMAC接触工人班末尿中NMAC水平与空气中DMAC个体暴露浓度呈正相关,lgρ_(NMAC)(mg/g)=0.303+0.677lgω_(DMAC)(mg/m^3)(R^2=0.725,F=63.18,P<0.001)。[结论]研究发现尿中NAMC并无蓄积现象,工作班末尿NMAC水平与空气中DMAC浓度呈良好对数线性关系,工作周内的任一次班末尿NMAC测定均可用于DMAC职业接触评估。根据回归方程及我国DMAC职业接触限值,推导出DMAC的职业接触生物限值为工作班末尿中NMAC水平为15.27 mg/g。
杨凤郭薇薇李传奇沈朝烨谢强鸣胡训军刘美霞尹艳汪国权贾晓东
关键词:二甲基乙酰胺生物接触限值半衰期
上海市苯职业接触人群血细胞减少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评估上海市苯作业场所职业接触人群暴露水平和血细胞减少状况,探讨苯职业接触人群的健康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按企业规模和行业分层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85家涉苯企业(在岗职业接触苯的工人共3314名纳入研究对象),以定点结合个体采样的方式检测苯作业场所苯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评估作业场所空气中的苯接触水平;收集接苯工人的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接苯工人健康状况。结果作业场所苯TWA中位数为0.3mg/m3。共设采样点504个,超标点7个,超标率为1.4%(7/504).其中大型企业3个,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各2个。超标点的行业分布为船舶制造行业3个,化工行业1个,轻工行业3个。苯接触职业人群血细胞减少率为13.6%(451/3314),其中男性血细胞减少率为13_3%(339/2548),女性血细胞减少率为14.6%(112/766)。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接苯工人的白细胞减少率和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不同工龄接苯工人的血细胞减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龄接苯工人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大型船舶制造行业和以中型、私有经济企业为主的化工行业苯作业场所以及苯接触劳动者应重点加强职业病危害监测与干预措施。
彭娟娟刘美霞杨凤郭薇薇庄冉贾晓东
关键词:全血细胞减少流行病学研究
上海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长工时作业与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关联被引量:4
2023年
[背景]长工时是作业中常见的职业健康风险因素,影响劳动者健康。医务人员长工时作业问题及其健康影响不容忽视。[目的]了解上海市三甲医院医务人员长工时作业现状,并分析长工时与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及疲劳蓄积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择上海市6个行政区各1家三甲医院,选择急诊科、内科、外科、重症监护室(ICU)、麻醉科、妇产科的科室内全部医务人员(1531名)为研究对象。使用结构式问卷调查医务人员的人口学特征、职业特征、行为和生活方式等信息,并应用《职业紧张测量核心量表》和《劳动者的疲劳蓄积度自己诊断调查表》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情况开展调查,采用卡方、Kruskal-Wallis H检验分析长工时、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在医务人员中的分布情况,并利用log-binomial模型进行长工时与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关系的研究,并对不同岗位的效应进行分层分析。[结果]研究对象平均周工作时间为(47.84±11.40)h,65.90%的医务人员周工作时间超过40 h,周工作时间达41 h~,49 h~和55 h~的医务人员分别为31.42%,13.46%和21.03%。医务人员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检出率分别为25.87%和65.64%;不同年龄、性别、岗位、学历、工龄、轮班情况者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binomial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性别、年龄、月收入、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体育锻炼、吸烟、工作岗位、工龄、轮班等混杂因素的影响后,周工作时间是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影响因素(P<0.05);与周工作时间≤40 h相比,当周工作时间高达55 h及以上时,职业紧张和疲劳蓄积的风险随之增加,其PR(95%CI)为2.595(1.989~3.385)和1.578(1.349~1.845)(P<0.001)。进一步岗位分层分析发现,相对于周工作时间≤40 h者,周工作时间高达55 h及以上时,医生、护士及医技人员职业紧张发
杨凤邸妞郭薇薇丁文彬尹艳
关键词:医务人员
长三角地区机车乘务员幸福感和睡眠质量与职业紧张的关联
2024年
[背景]职业紧张是影响职业人群健康的重要因素,幸福感是近年来关注较多的话题,睡眠质量和幸福感对职业紧张有一定的影响。[目的]了解长三角地区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的现状,探讨幸福感和睡眠质量对职业紧张的影响,为今后制定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2年10—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抽样。采用基于工作要求-自主模型(JDC模型)简明职业紧张问卷中文版、WHO-5幸福感指数量表(WHO-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对机车乘务员职业紧张、幸福感、睡眠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和幸福感对职业紧张的影响,采用相加和相乘交互作用模型分析幸福感和睡眠质量对职业紧张的影响。[结果]共抽取了5个机车车辆单位8243名在职机车乘务员进行问卷调查,最终纳入分析的问卷有7976份。长三角地区机车乘务员中职业紧张者为4633人(58.09%),幸福感低者为4949人(62.05%),睡眠质量差者为4129人(51.77%)。不同年龄、工龄、地区、技术级别、车辆性质、学历、家庭人均月收入、婚姻状况、吸烟、饮酒、每周运动次数、睡眠质量、工作班制、通勤时长的分组,职业紧张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大于11000元(OR=0.795,95%CI:0.656~0.964)、幸福感高(OR=0.477,95%CI:0.430~0.528)、睡眠质量好(OR=0.588,95%CI:0.531~0.651)的研究对象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降低;夜班次数越多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越高,夜班1次及以下(OR=1.707,95%CI:1.312~2.221)、夜班2~3次(OR=2.649,95%CI:2.111~3.325)、夜班4次及以上(OR=2.804,95%CI:2.202~3.571);通勤时间60 min及以上(OR=1.353,95%CI:1.111~1.646)发生职业紧张的风险增加。睡眠质量差与幸福感低对职业紧张的相加交互作用显示,相对超额危险度比(RERI)、归因危险度(API)和交互作用指数(SI)�
刘燕杨凤靳宇武会栓曹雪玲尹艳
关键词:机车乘务员幸福感睡眠质量
上海健康园区评价标准指标体系构建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构建上海健康园区评价指标体系,为科学推进上海健康园区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和筛选,初步构建健康园区指标评价体系的指标池,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专家咨询,收集专家对指标重要性、可操作性、自评熟悉程度和判断依据的意见,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两轮咨询共回收12份专家咨询意见,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重要性变异系数均<0.2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117和0.199(P<0.01),权威系数均>0.8,且第二轮结果高于第一轮。最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由5个基本条件指标(一票否决项)、5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0个三级指标及1个特色项目构成。结论基于德尔菲法建立的上海健康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有助于上海健康园区的建设。
杨凤郭薇薇邸妞尹艳
关键词:园区评价指标德尔菲法
上海化学工业区职业人群职业健康素养状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 了解上海化学工业区职业人群对职业健康素养知识水平,为开展“健康企业”和“健康园区”建设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7月—2022年9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化学工业区中23家企业1 921名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素养调查。结果 1 921名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水平为58.77%,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内容知晓率低(10.20%)。多因素分析显示行业和文化程度是职业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P <0.05),其中相对于初中及以下学历,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分别提高至1.813(95%CI:1.315~2.500)、2.764(95%CI:2.004~3.183)、7.174(95%CI:5.072~10.147)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以及其他行业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素养水平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的0.421(95%CI:0.334~0.530)和0.595(95%CI:0.450~0.787)倍;提高职业健康知识有助于员工提高职业健康保护基本技能、健康工作方式和行为知晓率(OR=2.173~4.459,P <0.05)。结论 上海化学工业区职业人群的职业健康素养知识处于中等水平,应重点加强文化程度低及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以外行业的企业职业人群的职业健康培训。
刘彭薇杨凤彭晓莉贾晓东尹艳
上海市公众职业病防治相关知识认知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就上海市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看法、态度及相关法律、职业病防治知识的了解情况开展问卷调查,为上海市今后的职业卫生的工作重点和宣传明确方向。[方法]在全市范围选取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采取方便抽样方法对7876人开展问卷调查,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调查对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知晓情况较好,知晓率达95.9%。具有维权索赔意识的比例为95.7%;公众认为职业病防治工作主管部门应为政府(统领全市的领导机构)及卫生部门(具体事务主管部门);公众对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评价较高,评价差的比例仅为8.7%,在职业病防治态度上,有53.5%的调查对象不知道自己工作岗位是否有职业危害因素;在职业病防治常识上,调查对象对酸碱等伤害处理常识、喷漆作业防护、电焊作业危害等方面掌握较差,男性对上述知识的知晓程度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知晓率也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文化程度增高,职业病防护知识知晓率也相应增高。[结论]在今后开展职业病防治常识的健康教育中,应充分发挥社会、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的力量,针对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岗位的人群开展相应的普及宣教,将企业职业卫生培训与职业安全培训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时应针对重点职业危害、重点人群和重点行业开展以专业培训为主,形式多样的科学知识普及活动,提高劳动者的职业卫生知识知晓水平。
蒲立力刘美霞杨凤瞿菁李传奇尹艳贾晓东
关键词:职业病防治
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初步探索
2024年
目的 探索和评估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并总结经验及成效,建立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模式。方法 上海市首次职业健康帮扶时间为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纳入10个区的100家企业,涉及18个行业。对每家企业进行现场摸底,确定风险评估报告和“一企一策”帮扶实施方案,重点解决企业目前存在的职业健康问题。根据对企业实施帮扶前后《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评估表》(试行)得分评估企业职业健康改善程度,分析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帮扶工作的成效和困难。结果 上海市10个区100家企业被帮扶前得分总体平均值(44.49±16.22)分,被帮扶后得分总体平均值(87.41±5.42)分。对企业被帮扶前后得分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显示,被帮扶后企业得分显著上升,帮扶前后得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65,P<0.001)。不同辖区和企业规模经帮扶后提升的分数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帮扶后,职业病防治管理措施企业合格率提升83.06%,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提升78.57%。结论 本研究旨在逐步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帮扶模式,通过准备、摸底和制定方案、帮扶、验收汇总4个阶段,了解上海市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薄弱环节,结合企业自身情况针对性解决实际问题,切实提高中小微型企业职业健康水平。
邸妞郭薇薇丁文彬杨凤尹艳
关键词:帮扶工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