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剑虹
- 作品数:60 被引量:421H指数:11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城市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的对比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通过对城市园林栽植土质量标准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5个标准在园林栽植土的分类方面差异较大,相同分类只有花坛土和草坪土;对栽植土的一般质量要求总体相近,但是在质量评定、指标选择和指标值设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与城市土壤研究现状、地区土壤特性和园林建设情况等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城市园林栽植土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 陈祥包兵胡艳燕杨新敏杨剑虹
- 关键词:土壤质量
- “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被引量:10
- 2019年
- 为提高自然保护与生态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优秀的土壤农化分析技术人才,从西南大学实际情况出发,对"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和探索.主要包括扩展和补充完善理论课程内容、丰富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完善实验考核制度、更新实验教学手段、进行探索式实验教学并让学生参与科研项目.通过这些探索和改革,提高了学生"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操作技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对其他农林类专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李忠意杨剑虹程永毅李振轮谢德体
- 关键词:土壤农化分析实验教学
- 水田不同耕作方式下土壤酶活性及生化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4年
- 对紫色土水稻田不同耕作方式的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气田免耕垄作提高了土壤酶活性,并以氧化层(A)和鳝血斑层(Pg)的各种酶活性最高。与传统的水旱轮作和淹水平作耕作方式相比,免耕垄作土壤的呼吸强度和纤维素分解强度均明显增加。
- 谢德体陈绍兰魏朝富杨剑虹
- 关键词:水田土壤酶活性免耕生化特性
- 热梯度处理-XRD法鉴定紫色母岩中层状硅酸盐矿物被引量:4
- 2014年
- 采用"热梯度"法处理,以处理前后不同种类的标准层状硅酸盐矿物X-射线衍射(XRD)图谱中晶面距d值和峰形变化特征为层状硅酸盐矿物种类的定性依据,鉴定在相同"热梯度"处理条件下紫色母岩中的层状硅酸盐矿物的种类.结果表明:"热梯度"处理前后紫色母岩的XRD图谱差异显著,通过与标准矿物处理前后图谱变化特征比较,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紫色母岩中部分层状硅酸盐矿物;运用该方法对部分紫色地层的鉴定结果,白垩系夹关组(K1j)红紫色砂岩以蛭石、云母、伊利石、高岭石组合为主;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灰棕紫色泥岩以云母、伊利石、高岭石、蛭石组合为主;三叠系巴东组(T2b)暗紫色泥岩则以绿泥石、高岭石、云母、伊利石组合为主.
- 程永毅严宁珍陈慧屈明杨剑虹
- 关键词:X-射线衍射紫色母岩层状硅酸盐矿物
- 几种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的效果比较被引量:6
- 2017年
- 为真实地反映酸性土壤交换性酸含量水平,探讨了KCl淋溶法、BaCl_2淋溶法、NaAc淋溶法、KCl-三乙醇胺(Triethanolamine,TEA)提取法和BaCl_2-TEA提取法对紫色土、黄壤、红壤和砖红壤4种土壤的交换性酸测定效果。结果表明:5种方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大小关系为:BaCl_2-TEA提取法>KCl-TEA提取法>NaAc淋溶法>BaCl_2淋溶法>KCl淋溶法。BaCl_2淋溶法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出土壤交换性酸水平,其次为KCl淋溶法。受土壤有机酸和铝氧化物的影响,NaAc淋溶法、KCl-TEA提取法和BaCl_2-TEA提取法测得的土壤交换性酸含量偏高。但由于尚无标准方法对测定结果进行验证,因此,还需进一步对土壤交换性酸测定方法及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
- 李忠意白颖艳程永毅李艳杨剑虹
- 关键词:交换性酸
- 植物样品干法灰化Vc助溶对原子吸收测定的影响被引量:5
- 2007年
- 在常规的干法灰化中,采用Vc助溶,大多数植物样品都能获得清亮的待测溶液.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灰分元素,变异系数在0.455~2.55之间,标准加入法的回收率在98.5%~103%之间.与不加Vc助溶的干法灰化和常规的湿法灰化测定结果比较,精密度和准确度得到了较大提高,且实验中未观察到Vc对原子化效率和测定背景值产生影响.
- 杨剑虹李宗澧胡艳燕
- 关键词:原子吸收光谱植物样品干法灰化
- 渝西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景观位置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0年
- 运用实地调查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渝西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景观位置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田耕层土壤有机质、氮素和全钾含量显著高于旱作地类,菜地耕层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地类,各地类耕层土壤的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景观位置下的耕层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按冲沟、坡脚、平坝、坡腰、坡顶的顺序明显减少;全钾按冲沟、坡腰、坡顶、坡脚、平坝的顺序明显减少;坡脚、坡腰、冲沟部位耕层土壤速效钾显著高于坡顶、平坝;平坝、坡脚、坡腰部位耕层土壤有效磷显著高于冲沟、坡顶;各景观位置的耕层土壤全磷含量无显著差异。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有机质和速效钾含量的剖面变化强弱程度是,园地>菜地>旱地;有效氮、磷则是菜地>>园地>旱地。不同景观位置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剖面变化强弱程度为,平坝>坡脚>坡腰>坡顶;有效氮,平坝>坡脚>坡腰≈坡顶;有效磷,平坝>>坡脚>坡腰≈坡顶;速效钾,坡顶>坡脚>坡腰>平坝。
- 蒲玉琳谢德体屈明杨剑虹
- 关键词: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养分土壤剖面
- 不同耕作制度下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变化的DNDC模型预测被引量:9
- 2013年
- 利用紫色水稻土不同耕作制度下的长期定位试验数据,结合DNDC模型来探讨长期不同耕作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选取常规平作(CK)、垄作免耕(水稻—冬水)(T1)、垄作免耕(水稻—油菜)(T2)、水旱轮作(水稻—油菜)(T3)4种处理,分析了15年来土壤有机碳的变化特征,并用DNDC模型模拟了长期试验点15年和100年有机碳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经过15年的耕种,4种耕作制度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都较原始有机碳含量有所上升。T2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增幅最大,分别为CK,T1和T3处理的131%,142%,153%。T3处理的有机碳含量最低。DNDC模型的模拟结果与田间实测结果大致相同。模拟值与实测值的RMSE值都小于10%,且相关系数都达到0.01水平下的极显著关系,这表明4种耕作制度的DNDC模拟效果极好。对试验地土壤有机碳变化趋势的长期模拟结果显示,只要保持现有的耕作制度和种植模式,100年间4种处理的土壤有机碳都会持续稳定地增加。
- 陈杰华慈恩谢德体杨剑虹符卓旺赵新儒
- 关键词:紫色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DNDC模型耕作制度土壤有机碳
- 重庆地区中性紫色土酸化特征被引量:13
- 2012年
- 为研究重庆地区中性紫色土的酸化特征,按土壤发育层次采集19个已酸化的中性紫色土剖面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的中性紫色土已经出现了一定程度酸化,酸化程度为耕作层>心土层>底土层,但受地形地貌、种植方式、耕作管理方式等的影响,各土样的酸化程度很不一致。酸化使土壤的交换性K+含量增加,交换性Ca2+、交换性Mg2+含量降低,盐基总量减少,盐基饱和度降低。酸化对土壤的有机质、全N、全P、全K、有效N、有效P的影响不显著,但酸化加速了土壤矿物的分解,使钾的有效态含量显著增加。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和氮肥、磷肥的大量施用可能是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
- 李忠意程永毅杨剑虹
- 关键词:中性紫色土酸化
- 岩溶山地土壤有机碳的分布特征及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分析——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被引量:6
- 2013年
- 通过野外采样调查分析,运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北碚区土壤有机碳(SOC)的分布特征和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空间上,从表土层到底土层SOC含量依次降低,且差异显著,降幅依次为35.02%和47.12%;时间上,与1984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从表土层到底土层土壤有机碳的含量呈增加趋势,增加幅度分别为:4.36%,31.92%和14.74%。对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SOC含量随着土壤中全氮、碱解氮、黏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含有碎屑岩的碳酸盐岩比纯碳酸盐岩形成的土壤有机碳含量高;随着海拔的升高SOC含量增大,表现为:山顶(21.94g/kg)>平坝(19.53g/kg)>槽谷(15.60g/kg)>山腰(13.40g/kg);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SOC含量高低顺序为:林地(26.16g/kg)>草坡(21.95g/kg)>菜地(16.75g/kg)>果园(15.31g/kg)>耕地(12.85g/kg)。传统的耕作方式容易造成SOC损失,建议在岩溶山地通过退耕还林还草、坡改梯、增施有机肥增加土壤有机碳;推广应用免耕、少耕、秸秆还田等耕作措施,增加农田土壤固碳能力。
- 严宁珍程永毅杨剑虹屈明
- 关键词: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岩溶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