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学兵

作品数: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云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伊蚊
  • 2篇公路口岸
  • 2篇埃及伊蚊
  • 2篇版纳病毒
  • 2篇传染
  • 2篇传染病
  • 1篇登革热
  • 1篇血清
  • 1篇血清学
  • 1篇血清学监测
  • 1篇染病
  • 1篇种群
  • 1篇种群数量
  • 1篇蚊虫
  • 1篇联防联控
  • 1篇抗体
  • 1篇呼吸道病毒
  • 1篇基孔肯雅热
  • 1篇发热
  • 1篇边境

机构

  • 7篇云南出入境检...
  • 3篇中国检验检疫...
  • 3篇云南国际旅行...
  • 2篇云南省寄生虫...
  • 1篇承德医学院
  • 1篇云南西双版纳

作者

  • 7篇杨学兵
  • 3篇卢云兰
  • 3篇孙肖红
  • 2篇张勋
  • 2篇覃卫红
  • 2篇周红宁
  • 2篇张晓龙
  • 2篇高风
  • 2篇朱莹
  • 2篇李亚平
  • 2篇胡克林
  • 1篇白红岩
  • 1篇胡孔新
  • 1篇范国珍
  • 1篇杨鹏飞
  • 1篇郭金金
  • 1篇张乐
  • 1篇燕清丽
  • 1篇魏莲
  • 1篇高旭

传媒

  • 5篇中国国境卫生...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口岸卫生控制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2011年中越河口口岸入境发热人员呼吸道病毒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掌握中越河口口岸入境发热人员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采集入境发热人员咽拭子,用RT-PCR和PCR方法检测8种呼吸道病毒,将阳性样本的PCR产物直接测序,利用MEGA4软件进行序列对比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采集中国籍和越南籍入境发热人员咽拭子样本66份,检出3型副流感病毒1份,人腺病毒3份,其中2份为基因2型,1份为基因7型;中国籍入境发热人员阳性检出率为10.53%,越南籍入境发热人员阳性检出率为4.26%。结论初步明确了河口口岸入境发热人员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中越河口口岸入境人员呼吸道病毒感染率较高,应加强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
孙肖红杨晓东白红岩陈俊利杨鹏飞吴志坤杨学兵胡克林胡孔新
关键词:呼吸道病毒
云南临沧清水河公路口岸埃及伊蚊分布调查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了解云南临沧清水河公路口岸埃及伊蚊的分布。方法在口岸采取现场孳生地捕捞幼虫,分类鉴定;成蚊调查采用CO_2诱蚊灯和栖息地人工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捞113条伊蚊幼虫,其中埃及伊蚊94条,栖息地全捕法捕获3属4种16只成蚊,其中埃及伊地只;诱蚊灯法捕获5属7种48只成蚊,其中埃及伊蚊13只。结论埃及伊蚊已广泛在清水河口岸分布且具有一定的种群数量,结果提示相关部门加强埃及伊蚊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卢云兰高风覃卫红李亚平张建生刘中华罗忠鑫朱莹杨学兵周红宁
关键词:埃及伊蚊
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探讨——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联防联控“3+1”防线机制建设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为了解决云南边境无天然和人工屏障而造成的有边难防局面,完善国境口岸传染病防控新模式。〔方法〕云南检验检疫局经过长期实践和积极探索,提出了《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及动植物疫情疫病联防联控"3+1"防线机制建设》理论。〔结果〕通过"3+1"防线的构筑,科学、有效的做好云南口岸卫生检疫查验及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结论〕"3+1"防线,是对云南边境地区传染病防控工作机制的创新。
范国珍杨学兵胡克林李晋张勋赵林
关键词:传染病边境地区联防联控
云南省一株版纳病毒的分离和鉴定被引量:8
2010年
目的 对2008年在云南省勐腊县采集的蚊虫进行版纳病毒(BAV)分离和鉴定.方法 2008年7月在勐腊县南嘎村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用细胞培养法进行虫媒病毒分离并鉴定,测定分离到的BAV第5、8及11节段序列,利用MEGA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 共采集到蚊虫7种1731只,分离到1株导致C6/36细胞产生规律病变的分离物,经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为BAV,系统进化分析显示第8节段和中国分离株关系最近,而第11节段和越南分离株关系最近.结论 系统进化分析提示该BAV毒株可能与越南分离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
孙肖红张晓龙刘宇夫王静魏莲高旭赵文张勋杨学兵张乐
关键词:版纳病毒
首次从老挝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版纳病毒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对中国-老挝边境口岸地区云南省勐腊县和老挝勐新县采集的蚊虫标本进行版纳病毒检测。方法2009年8月在勐腊县、勐新县人房和畜圈采集蚊虫标本,从蚊虫研磨液中提取RNA,用RT-PCR方法扩增版纳病毒第3、5、7、9、l1、12节段序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核酸扩增阳性标本的基因组带型,利用MEGA 4软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共检测蚊虫标本80批,其中3批老挝标本扩增到版纳病毒第3、7、11节段核酸序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3个阳性分离物的基因组均为12条带双链RNA,系统进化分析显示3个老挝版纳病毒分离物位于2个进化分支,其中1株与越南分离株关系最近。结论首次从老挝蚊虫标本中检测到版纳病毒,老挝分离株与中国、越南分离株之间发生了基因重配。
郭金金英叫.普塔翁燕清丽康梦.端帕占赵文杨学兵张晓龙桑豪孙肖红
关键词:版纳病毒蚊虫
中老口岸出入境人员重要虫媒传染病血清学监测
2016年
目的了解云南中老口岸出入境人员登革病毒(dengue virus,DENV)抗体和基孔肯雅病毒(chikungunya virus,CHIKV)抗体水平,为制定有效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在中老磨憨口岸采集出入境体检人员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ENV和CHIKV IgG抗体,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健康体检人员血清182份,其中有42份DENV或CHIKV IgG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24.08%(42/182)。DENV IgG阳性率为1.65%(3/182),CHIKV IgG阳性率为21.42%(39/182);检测阳性率差别和年龄、性别、职业相关,51~60岁、男性、后勤人员的阳性率高于其他人员。结论中老磨憨口岸健康人群中存在DENV和CHIKV的隐性感染,应加强口岸的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疫情的监测。
卢云兰刘宇夫纪仁春罗忠鑫张琼华周麟杨学兵
关键词:登革热基孔肯雅热抗体
云南临沧清水河公路口岸埃及伊蚊分布调查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云南临沧清水河公路口岸埃及伊蚊的分布。方法在口岸采取现场滋生地捕捞幼虫,分类鉴定;成蚊调查采用CO2诱蚊灯和栖息地人工捕法进行调查。结果共捕捞113条伊蚊幼虫,其中埃及伊蚊94条;栖息地人工捕法捕获16只成蚊经分类鉴定隶属于3属4种,其中埃及伊蚊2只;诱蚊灯法捕获48只成蚊经分类鉴定隶属于5属7种,其中埃及伊蚊13只。结论埃及伊蚊已广泛在清水河口岸分布且具有一定的种群数量,结果提示相关部门应加强埃及伊蚊的监测和控制工作。
卢云兰张建生高风刘中华罗忠鑫朱莹杨学兵覃卫红李亚平周红宁
关键词:埃及伊蚊公路口岸种群数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